活出第二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遠超出了老朱的認知範圍。,大明:被劇透的老朱,一統全球!,活出第二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朱接著說,“別跟他們計較,【這些人也挺艱辛的,都是朝中要員,哎。】”

蘇銘聽後,心中暗罵,這老朱說得輕鬆,彷彿生死與己無關。

“是嗎?理解文官的不易。”

蘇銘反問,語氣冰冷,“朱皇帝,你什麼時候開始慈悲為懷,關心起民眾福祉了。”

他犀利地指出,“你朱家的文官,一個接一個,都不是什麼善類!你們的江山,就是敗在這些紙上談兵的人手裡。”

老朱聞言,差點脫口而出,旋即意識到場合不對,趕緊捂住嘴巴,眼巴巴地看著蘇銘,期待他給出答案。

這次的時空波動,揭示了大明滅亡的原因之一,蘇銘意外收穫十萬積分,他心中不禁一陣雀躍。

早先還以為老朱的潛力已見底,每日的驚喜積分逐漸稀疏。

必須挖掘新的人才資源。

出乎意料的是,僅僅因為明朝的覆滅,就讓巴老朱對震驚有了全新的認識,十萬積分瞬間落入囊中。

蘇銘心情大好,積分在手,萬事皆有可能。

積分是他在這洪武王朝揮灑自如的關鍵所在!其實仔細想想,這並不難理解。

自古以來,文官始終是封建帝制不可或缺的一環,是王朝延續的基石。

然而,老朱的文化素養有限,他所熟知的,不過是昏君誤國、權臣亂政、或是宦官禍亂。

至於文官能誤國,頂多是貪腐官員的罪過。

但從沒聽說過,整個文官體系可以成為王朝覆滅的導火索!

這已經遠遠出了老朱的認知範圍。

即便提及大宋的覆滅,他們也只會歸咎於宋朝的積貧積弱和軍隊戰鬥力的衰弱。

【蘇銘的觀點讓老朱頗感吃驚,他有些不敢去思索這背後的可能性。】如果大明的天下因文官而敗落,那將是何等荒謬。

哪怕理智告訴他,王朝興衰是自然規律,但他無法接受這樣的設想!即使大明江山敗於後輩之手,那也只是家族榮譽的蒙羞,畢竟子孫無能,責任在於朱氏自家。

然而,文官又怎能如此輕易被視作無關緊要?他們是為朱家效力的僚屬,卻被一群文人弄到國破家亡的地步,這簡直是難以置信!為自家僱傭的幕僚,竟讓家業衰敗,這道理何在?簡直是顛覆常理,令人怒不可遏!

\"冷靜!畢竟他們都是大明的臣子,得給他們留點顏面吧。”

蘇銘的話語與老朱先前的腔調相似,卻又有所不同。

你不是讓我理解建文朝的臣子嗎?那你也要理解一下明末的文官啊!大家都要設身處地,別搞雙重標準!

老朱漲紅了臉,這面子他可不想給。

“你給我解釋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拉住蘇銘,氣息急促,顯然怒氣衝衝,非要弄個水落石出。

但明末的往事錯綜複雜,一時之間哪裡說得完?

蘇銘只好答道:“待日後親自帶你去看看,你會現那些人並非全無忠良之心。”

“他們每一個,都是忠貞不渝的典範。”

這時,蘇銘察覺到有人走近,抬頭一看,原來是朱棣的手下朱能前來尋他,對他施禮道:“燕王有請蘇銘大人移步。”

“有何事。”

蘇銘詢問。

蘇銘並未意識到,作為一國之君主動找朱棣會損害他的威儀,他就是要以此回應文官的刁難。

敗軍之君,還要什麼體面?這分明是在挑戰權威,自尋死路!

朱能回覆道:“陛下,不知您對太子之事有何想法。”

“太子。”

蘇銘望著朱能,顯得有些困惑。

在這個時候,哪來的太子呢?

朱允炆尚未正式冊封太子,朱棣尚未正式登基,太子之位還未確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榆林小衙內

小蝦和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