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二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太廟(完),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南城二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爺爺,您為什麼要在太廟中,供奉元世祖呢?”

站在供奉三皇五帝和其他開國君主的正殿門外,被老爺子拉著的朱雄英小聲問道。

老爺子目光看向殿內,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開口反問,“你可知漢唐宋等過過好的由來!”

朱雄英想想,朗聲開口,“漢是因為漢高祖之前是漢王,唐是唐國公,宋是因為宋太祖的官職是宋州節度使!他們的國號,都是諸侯地域演變而來。”

老爺子一笑,“那你可知,大元的國號由來?”

朱雄英再次沉思,緩緩說道,“元國號出自《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教課的大學士說過,大元用這種國號,是為了表明,本身對於中華統治的合法性!”

老爺子點點頭,又問道,“那你可知,咱大明的國號出處?”

朱雄英毫不猶豫的開口,“出自《彖辭》中的大明終始!”

“嗯,世上都以為咱的國號,是因為明教,哈哈!”老爺子笑起來,“咱連真神仙都不在乎,還在乎他一個邪門歪道!”

“皇爺爺,大明終始的意義,是繼承前朝嗎?”朱雄英想想,認真的問。

“是,我大明就是繼承大元!”老爺子看著殿內忽必烈的雕像,沉聲道,“當初有人和咱聒噪,說忽必烈本是胡人,當驅逐太廟不可供奉,在咱看來,完全就是放屁!”

“秦至宋,夷狄有分也。至於大元,國號不以諸侯之名命之,夷狄皆為中國子民!”

朱雄英的臉上露出幾分疑惑,“可是前朝大元.......”

“大元給外人的詔書中也自稱中國阿,他們入中國,便是中國!”老爺子繼續開口道,“咱再問你,歷朝歷代,可有疆域過前元的?”

朱雄英搖搖頭,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宋就不說了,就說漢唐,全盛時期,對於傳統漢家之地實行郡縣制,而對於胡人之地,實行的是什麼?”老爺子繼續問道。

朱雄英說道,“羈縻,分封!”

“對呀,中原強的時,分封好使,可你弱了,誰聽你的?漢唐最盛之時,幅員萬里。可那只是兵鋒所至,不是疆域。可到了大元呢?”老爺子就在門檻上坐下,開口教導,“到了大元,龐大的疆土實行的是行省制!”

“中央集權!”朱雄英脫口而出。

“對,中央集權。四海之內皆是臣民,都要聽命於中央。無論是漢,還是胡!”老爺子繼續道,“這樣一來,不但把華夷都納入中央體制,而且天下政令,皆出於中央!”

朱雄英似乎有些懂了,元明清三代都和前朝郡縣不同,實行的是行省的制度。這樣一來,就能明確帝國的疆域,也能更好的管理和統治那些地方。

可以說,儘管不願意承認,但從元開始,華夏的政體結構生改變,不再是單一的傳統的農耕區域的文明,而是整合了遊牧漁獵等多民族的文明。這些文明在數百年的時間內,在以漢文明為主體的情況下,融合成新的,可以包容各個民族,及其有凝聚力的新文明。

正是這種文明,奠定了龐大的帝國疆域,代代傳承。

前世的朱雄英不是網路上的嘴炮,更不是躲在鍵盤和手機螢幕後面猥瑣的智障。

有段時間網路上叫囂的什麼滿蒙非中華,元清非中國,在他看來簡直就是一派胡言。跟著叫囂的那些白痴,都多餘生出來。

因為這種論調的源頭,正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倭寇島國提出來的。他們的目的在於分裂華夏,讓華夏的疆域變成傳統的漢家農耕區域,從而把華夏跟其他地區分割開來。

讓億萬人,離心離德!

而現在,老爺子這一代人要做的,是把漢胡夷狄,揉捏起來融合在一起。

“你問咱為啥供奉元世祖!”老爺子的臉上帶著幾分鄭重,“他雖胡人,但自認中國,在咱心中就是正統。若咱不認他,則漢胡不兩立!咱建的大明,可不是那麼小家子氣的國,而是要天下,一體!”

“大孫,懂了嗎?”

朱雄英撓撓頭,“似懂非懂!”

“以後跟在爺爺身邊,咱教你!”老爺子又牽著孫兒的手,“別看你爺爺讀書不多,可這份氣魄眼光,不是咱王婆賣瓜,歷朝歷代誰能及我?”

的確,別的不說,單看這份胸襟還有謀略,卻是乎凡人。

老爺子帶著朱雄英,帶著朱標,步入正殿。

徑直走到三皇五帝的雕像牌位前,隆重的跪倒。

“臣總理河山朱元璋,謹奏中國諸祖,三皇五帝!”

“臣本淮右布衣,生逢亂世,父母早喪,衣實無著,沮喪彷徨!”

“亂世朝不保夕,食不果腹,性命危在旦夕。毅然從軍,驅逐暴政!皇天保佑,臣二十五歲起兵,十七年征戰,躬擐甲冑,排程師旅,戡定四方,以安人民。奄有天下,登基為帝!”

“古往今來,帝王之中出身之底莫過於臣。創業之難,也莫過於臣,得天下之正,也莫過於臣!”

“登基以來,感懷身世,一日不敢忘人間疾苦。戰戰兢兢十五年,外抵擋蒙元於漠北,使其不敢南下中原。內,輕徭薄役,與民休息,廣用德政!”

“十五年來,天下稍安,百姓稍免解飢餓之苦,臣終不愧上天之愛,天子之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宇智波,我吸乾弟弟的養分!

我是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