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照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從天而降》,御虛英豪傳,藜照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聲呵斥嚇得王繼恩膀子一聳,可他畢竟是刀山火海走出來的,今晚和以後的前程,他也看透了。

“太祖在時,多次敕命宦官膽敢幹預朝政者,立斬不赦!從前我便不追究與你,可陛下御極,你卻勾結內外,圖謀不軌,無視先皇遺命!若非老夫及時察覺,險些釀成禍國大錯,你不但不悔改,竟口出狂言,悖逆太祖法制,還敢汙衊官家,就憑這幾條,哪一個不能治你的大罪!”

說罷,那王繼恩才轉過身來,臉色鐵青,雙目驚悚已黑,小聲道:“你這是誣陷。”

呂端知道他在想什麼,雖然自己對他沒有任何好感,但今日治罪不是最重要的。見他低著頭一動不動,呂端還是抬起了步子。

王繼恩此刻,最怕的罪名就是“犯上作亂”,但禁軍還未來得及動用就被李皇后制止了,李昌齡、胡旦等人也被關押起來等候落,心內仍然憤憤不平,卻在面對生死之事時,整個人的狀態,幾乎化為孩童的心志。

他感到有隻手碰到了自己,腦裡心裡這才朝手上看去,沒錯,是一隻握著自己的手。

“王宣政使。”

呂端竟說出了他的官銜。

王繼恩不知所措起來。

“你也是兩朝老臣了,屢受皇恩,如今官家英明神武,該是你分憂解難,全心全意報恩的時候,雖然大家在朝政上有些,有些誤會!”

呂端另一隻手也握住了,然後重重地掂了掂,“但畢竟現在,一切!都已經安定下來,過往的不快,心中的芥蒂,你我都一把年紀了,根本沒必要記掛在心上。老夫都可以全部忘記,你這兩朝功勳,還能在乎這些小事嘛,何況!”

王繼恩兩眼怔怔地看著他。

“何況,官家就要封皇后為太后,此刻還在宮裡盡其孝道,竭力侍奉,人主如此,何況我輩臣子。趙元佐畢竟是官家的同胞兄長,就等著官家想好了恰當的封賞,再予以重用。那李繼隆畢竟是皇親,又是國之帥才,陛下準備讓他擔任‘步帥’,繼續統領禁軍,而且領鎮安節度使。那個司李昌齡跟胡旦等人,也都繼續留任,陛下特別提到了你,說你過去立了那麼多功勞,他都記在心裡,寫在案上,等你哪天想明白了,官家就來召見你,唉,龍恩浩蕩,我等大福啊。”

王繼恩有種幻覺,雖然不知道他說得真假,可此刻看著這白髯老頭,一臉慈祥和憂愁,毫無剛才的咄咄逼人,心下一放,也低頭嘆了口氣。

“哦對了。”

呂端說完就兩手一放,王繼恩趕忙也放下兩手,抹了抹眼角的淚水。

“你知不知道當年岐王趙德芳去世時,宮內有什麼異常的變動,或者先皇有沒有交代什麼任務?如果你知道了什麼,可否能告訴老夫?老夫也好為你日後的安排,再多考慮考慮……”

此刻呂端雖然轉過了身,可兩隻耳朵連王繼恩的心跳都能聽得到。

王繼恩已經被他剛柔相濟,恩威並用的舉動,完全征服了,此刻聽到“趙德芳”的名字名字,卻一時沒有了頭緒。見他出門把外頭所有的人都支走了,王繼恩才覺接下來的事情,才嚴重得多得多。

“歧王?什麼意思?”

王繼恩習慣地試探了句,呂端才轉過身來,卻只看著他不言語。

這目光跟剛才所有的眼神都不一樣,看得王繼恩心裡開始怵,不由得低下頭來,腦袋裡極力想著當年有什麼事情生過。

“哦……那可是十六年前。”

王繼恩眼睛一眯,盡力地回想著,“十六年前……歧王病危,噢對了!我只記得十六年前,有人從天而降!”

王繼恩好像突然看見了什麼,眼睛眨巴眨巴,登即提高了嗓音。

呂端頭一偏,還是沒說話,仍舊靜靜地看著他,卻看得王繼恩毛骨悚然。

“那晚,我剛要服侍官家回床休息,因為官家太傷心了,眼睛都哭腫了。可剛要走進門內,忽的有人叫了句,不對不對!”

王繼恩連忙搖搖手,“不是,我們還在去福寧殿的路上,突然有人喊了句,什麼‘斧聲燭影世人誤,誤把江山作凳頭。草原狼群餓千年,總把長城來回遊……’”

王繼恩邊想著十六年前那晚的舊事,邊小心翼翼地理清楚前後經過,於是十六年前歧王趙德芳的生死之謎,再次襲入宰相呂端耳內。

十六年前的午夜,月照晴空,正當皇帝要回寢宮休息,天際便降下幾個人來,待到距離他們倆十數米的時候,耳邊就傳來了王繼恩才說的話語。

“斧聲燭影世人誤,

誤把江山作凳頭。

草原狼群餓千年,

總把長城來回遊。

天水一朝終五季,

文武之道張弛修。

太素浩然養正氣,

經綸莫大是虛柔。”

頭頂人從天而降,唬得王繼恩扯嗓子就喊,“來人吶!快來人吶!護駕!護駕……”

可皇帝就側個身,抬頭瞅著從天而降的神人們,心中想著這幾位既然口吐偈語,必不是邪輩之徒,只是其人能從天而降,如此輕盈的功夫,他倒是第一次見到。

“繼恩!退下,去把門關好!”

王繼恩嚇個不輕,滿身都溼透了,時值三月,初春的寒風還是凜冽無比的,見著那飄飄悠悠就下來的諸位,不知其何方神聖,那王繼恩還是大喊著,“來人吶!快護駕!”

“喊什麼喊!趕緊滾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

流香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