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照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追殺》,御虛英豪傳,藜照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他馬上要走,沈知音忙羞赧迎上道歉道:“公子見諒,她是小女子的好姐姐,不知公子高臥江湖,所以才如此好奇,公子既是灑脫豪邁之人,不會因了幾句話就要後會無期了吧?”

女子見沈知音如此緊張,起身笑道:“哎呀,我是不該來了,本來是想一窺這俊才豪傑的尊容,可人家心高氣華,我等蒲柳之人,怎會入了人家的明簾,罷了罷了,我走了。”

沈知音好不為難,眼淚隨即而出,羞慚氣道:“你們都走吧,小女子本就是個無依無靠,千人嫌萬人厭的風塵女子,不該在這世上多留時日,今日二位能光臨寒舍已是光輝至極,怎還敢多留二位少許,二位既是貴不可近之人,小女子也只有恭送了。”

欠身施禮,回過身她就以帕拭淚。

沉默片刻,那貴婦一聲長笑賠禮道:“好妹妹,莫要生氣,姐姐我心直口快,你向來知道的。”

說著她就直瞥向藺彥故意道:“想我自幼也是個孤兒,無依無靠來到這汴京城,要不是當初妹妹替我說話,我早就不知魂歸何處了,哪還能留在這裡陪妹妹見見這江湖的俊才呢?現在俊才來了,見我等貧寒女子,人家定是目無下塵的,人家要走就讓人家走吧,我來陪妹妹說說知心話好了。”

“呵!”

藺彥兀自一笑,兩眉挑了挑,不作聲不動步,但看兩人如何再說,可兩人卻也不言,少主便又一笑,“兩位姑娘,敢問,此地乃是何處?”

兩人都回眸端看著,見他兩袖一展,英姿煥然展現,可來人卻陡升起傲然貴氣,“公子,你以為這是何處?”

常人要答,必然俗套,可藺彥卻看了眼沈知音,略略一笑,“風塵……”

兩女子雙目一瞠,登時不快,見著藺彥兩手一背,一步一出言,又道:“非是風塵,化外,亦非化外,二位目中無人!”兩人一對視再聽他要說什麼,那劍眉冷眸直迫兩人方寸,而闊口紅唇道一句,“卻有個無可無不可之人!”

立時木訥,忽的“噗嗤”一下全都笑出來,沈知音心道:“公子真奇人也!‘天下風流追藺彥’,不愧是歸藏少主!”

藺彥墨眉舒展,仰天大笑起來,“好啊,你們原是來拿我說笑的,也罷,既喝了姑娘的茶,彈了姑娘的琴,敢問姑娘們芳名?以後好作回禮才是。”

見他施禮,來人即刻收了高冷傲氣,笑道:“我姓劉,單名一個娥字,妹妹姓沈,名叫知音,嗨,公子第一次來到東京城吧,這罥煙樓可是……”

沈知音即刻打斷她的話,“賤名不值一提,公子見諒才是。”

劉娥看他們倆彼此情投意合,自己卻好似個外人,內心裡那股子不服輸的勁騰騰冒出來,捏著手裡的茶笑道:“這茶是妹妹新進的剡茶吧。唐人說得好,‘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腦。’”

劉娥說罷,沈知音臉色微紅,心道:“姐姐真是厲害,一句皎然品茶,既能展現自己的絕高品味,又能化解剛才的誤會,是啊,‘何須苦心破煩惱’,一語雙關。”

可她突然心裡一顫,因為下面兩句卻是:“此物清高世莫如,世人飲酒多自欺。”

而少主卻剛剛一飲而盡,道了聲:“好酒!”

劉娥的驕傲,已經到了骨子裡,哪怕對方是文武聖賢,她也不會輕易為其折倒,即便跟前的公子再是俊姿神采,她也要以柔克剛,遏其雄氣。

可少主已然會了意,自從聽到她的聲音,便斷出此人絕非等閒之輩,繼而仰一笑,“姐姐雖為女子,卻負英豪氣,在下佩服。”

兩女子這才燦然一笑。

想自己剛才也是傲然凜凜,在女人面前何必如此,少主也就趁著劉娥的引用繼續道:“姐姐既說到了越地好茶,在下也想到了越地名人。”

劉娥兩手一開,端坐道:“公子賜教。”

少主再飲一盞,道:“昔者王子猷,逢大雪之夜酌酒,忽憶起剡溪友人便乘船訪之,然而到了門前卻又揮袖離開了,這是何故呢?”

劉娥一笑,道:“乘興而行,興盡而返。”

沈知音陡然沒了笑容,“他果真還要走。”

少主再飲,拱手道:“兩位才情,佩服,可在下也要走了。”

劉娥心思,“嘿,我竟中了他的圈套!”

眉眼再轉,劉娥笑道:“公子文武雙全,想必棋藝也是高深得很,在下也沒什麼愛好,讀書之外落得個半路棋奴,下盤棋再走,不知給不給這個面子!”

劉娥也不強留,卻見沈知音緊緊握著衣角。

少主思罷心事,朗聲一笑,“姐姐既然有此雅興,還請賜教。”

這一落子可不要緊,輪番對弈竟連著三天不出門了。

那藺彥實在神才,每次都輸,卻只輸個一子,看得兩位女子驚詫連連,爭想著招讓他贏一局。

把盞麈談,於那古今學問,天下風物,評個究竟,既驚了藺彥又驚了兩位女子,引得罥煙樓外滿是怨言蜚語……

卻說那跟藺彥打賭的假和尚不是別人,正是玉生子。

他從渭南大覺寺下來,原本一路要西去,可中途開啟包裹才見著裡面寫了以下文字: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小施主開啟這封信時,老衲也已經離開大覺寺了,小施主說得對,老衲也是執著未淨之凡俗,僅憑著做點所謂善事來修煉自己,遠遠不夠,老衲決心做個苦行僧人,他日有緣再見,也希望施主將來塵緣淨了,得個大自在之身心,方不負我佛如來之佛恩。你若一時無它去處,可以照著信上的地址找我師兄了慧禪師,他在東京開寶寺任主持,你可以去那裡暫覓個安身之所,阿彌陀佛,施主保重。”

想了好久,他才決定順遂此緣,一路朝曾經放棄過的帝都奔去。

他不想再看見等閒幫的大船,就用包裹裡的銀子買了一頭驢,一路東去。

落地京城,他才想起那個叫胡文的書呆子跟他說過的東京盛況。

這裡的夜景就像夢一樣,宋州城的擁擠和繁華,已經過了洛陽城和長安城,可跟東京比,不過只是個小州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危任務

走投無路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