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照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皇帝之心》,御虛英豪傳,藜照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瘦的皇帝,雖有契丹族的彪悍血統,卻透著漢人雍容儒雅的氣質。

他悠悠地理了理身上的綢緞窄袍,挺了挺胸膛,“這些箱子裡頭,裝的不僅僅是南朝人的珍寶,裝的還是南朝人的智慧和國力!”

三位重臣兩兩對視一眼,微笑中隱著欣慰。

皇帝繼續道:“漢人有句古話,叫‘治大國如烹小鮮’。”

駙馬沒聽明白,撇了撇嘴,道:“竟學這些沒用的玩意。”

“駙馬,好好聽著。”

看駙馬心不在焉,太后揚聲訓了句,聽得駙馬立刻直立身子,挺如樑柱,“是!兒臣遵旨!”

皇帝道:“其實,這大國跟小鮮,沒什麼區別。”

駙馬笑道:“怎麼沒區別!一個是大帝國,一個是小鮮肉!”

“閉嘴。”太后又訓道:“一點規矩都沒有,聽人講話,不讓人家說完,成何體統!跪著聽。”

駙馬即刻跪了下去。

太后笑道:“皇帝有什麼想法,儘管說。”

他們知道,像駙馬這樣的心思,在大契丹國不在少數,只顧一隅不顧全域性,這不是智力問題,是沒有學到漢人的精髓。

皇帝道:“烹小鮮,細膩,治大國,縝密。”

第一次在輔國重臣跟前,如此放鬆順心地表達觀點。

昨晚看到大於越耶律休哥站著睡著了。這讓他產生一種不祥的預感,當時沒有多想,回到寢帳他才瞠目道:“大臣老了,朕卻不能不考慮以後……”

所以昨夜,駙馬沒睡好,皇帝也沒睡好,他腦袋裡想的比宰輔們還要多得多。

皇帝道:“兩者都講究火候,火候不到,小鮮作廢,大國也會生亂,歷史從來如此,現在也是一樣。比方說這這南朝人應對戰事。”

十年前,他只有十五歲,但作為契丹皇帝卻不得不應對南朝二十萬大軍的北征,贏了宋軍,他也看到了兩國的實力。

皇帝道:“要打仗,樞密院上報皇帝,東京才派出禁軍,可邊將作戰時才搞明白實際任務。他們有六十萬大軍,可臨時調配,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十年前那次大戰和這次南朝五路大軍攻打李繼遷,從調動到對戰,他們一再失去良機,恰恰都是因為‘火候’出了問題啊!”

“什麼火候?”駙馬跪得筆直,蹙眉不解。

皇帝一樂,“若論烹製小鮮,南朝人那是天下無敵,御廚們擅長做菜,精於火候,可他們的皇帝卻不精,不知道該什麼時候添作料,什麼時候蓋上鍋讓菜自己燒著,只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油鹽醬醋一起下鍋,到頭來,自己燒的菜,自己難嚥,就下令臣下去吃。而我大契丹卻不一樣,鐵騎一揮,戰局已定,當決則決,內外一體,他們輸我們遠甚。十年來,南朝皇帝縮頭不出,正是火候上出了大問題!大力,不能盡數揮!”

皇帝瞅了眼三位重臣,露出了御駕親征的自信:“他們打一仗,這上上下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連他們的三司使都搞不清,繁瑣到戰場上相見,才知道他們壓根不知火候。趙光義兩次興兵來犯,大敗而回,正在此因!”

看眼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皇帝一施禮,“哦,願聞高見。”

兩位無數次地分析過原因,也深知其由,卻依舊俯身謙虛道:“都賴陛下天威隆盛,太后英明神武!”

噗嗤一聲,駙馬咧嘴譏笑,心思,“真他媽虛偽!”

皇帝也笑了笑,“這南朝人的智慧還沒學完,奉承,可學得不錯。”

“臣惶恐!”

雖是重臣恩遇,然皇帝終是皇帝,耿直的少年心還是藏不住那股驕傲,“朕想再聽聽諸位高見。”

耶律休哥給耶律斜珍遞個眼色,可老頭又還了回去,兩人遞了兩個來回,忽被一個響亮的聲音截斷。

“臣有話說!”

皇帝頓時笑道:“還請宰相大人不吝賜教。”

韓德昌道:“臣不敢,臣雖愚鈍,卻以為南朝大敗,不光因為依賴陛下的天威及太后英明神武的決斷!”

“哈哈哈!”駙馬跪著笑完兩手一捂嘴巴,看得皇帝眉眼一挑,故意問道:“怎麼了?宰相大人難道不對嗎?”

駙馬一頭磕在地上,“臣惶恐!”

“好了駙馬!”太后坐正了身子,“平日裡讓你多讀書,看看你自己,都什麼樣子,回去把《漢書》給我抄一遍。”

駙馬眉頭皺成了樹皮,“這……是!兒臣遵命。”

韓德昌略一俯身,拜謝笑道:“啟奏陛下,臣一時又……糊塗了,還請陛下示教。”

皇帝也不客氣,看了眼正目瞧他的母后,他才挺直了身子繼續道:“就像宰相昨晚說的,他們雖敗了卻並沒有臣服於我們,朕卻不能乘著兵機繼續前進,為什麼?就在一個‘力’字。他們戰死十萬兵卒,卻有五十萬之兵力補上,花完一百萬軍費,卻有五百萬財力補上,用完一百萬物資,卻有一千萬又來補上,源源不斷,源源不斷,以至於可能把我們都拖垮了,他們還能補上去,簡直是天賜之力,就像大河裡的小鮮們,逮了一網又一網,沒有盡頭。烹小鮮如此,治大國,不該也是如此嗎?”

一段話說得皇帝自己都龍顏大驚。

駙馬兩手一攤,氣憤道,“難道這樣,我們就不打了嗎?”

“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府棄子的逆襲之路

大雷哥6

趕考大宋

鋼鐵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