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忘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岳飛任朔方都尉,趙雲清涼山拜主,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醉枕忘川,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回。

吳狄在表露出擴軍的想法後,就有讓岳飛單獨帶兵之意,便為其詳細介紹了麾下軍隊情況。

“鵬舉,雲州現有:

秦叔寶統領的雁門東部軍3ooo人,其中有15oo玄甲軍。

周德威統領的雁門郡兵8ooo人。

孟拱統領的雁門關守軍3ooo人。

辛棄疾統領的雁門北部軍15oo玄甲軍。

孝先統領的陷陣營12oo人。

蘇定方統領的朔方郡兵3ooo人,於夫羅部25oo人。

冉閔統領的五原郡兵3ooo人,其中有1ooo靜塞軍。

定襄郡兵62oo人,張遼統領3ooo人;藍玉統領32oo人,其中有遼東鐵騎12oo人。

我知鵬舉不僅勇武過人,且在兵法韜略方面,不輸於定方、永增幾人,可比肩孫吳,只在虎衛裡面做個副統領,著實有些屈才了......

我意你為朔方都尉,領1ooo秦銳士,再從青壯中選2ooo人加以訓練,為朔方郡兵,不知鵬舉敢擔此任否?”

吳狄說完,直勾勾的盯著岳飛,想從其面部表情看出些什麼。

岳飛聽了,很是激動的道:“末將願意,謝主公!”

沒有人不想獨領一軍,實現自己的胸中的韜略。

吳狄將岳飛放出去,存的想法便是讓其積累經驗和資歷。未來的戰鬥不會少,讓其獲得戰功,方便提拔。

岳飛在吳狄心中的定位極高,是未來麾下的元帥之一。讓其將兵數十萬,征伐一路諸侯,剪滅敵國。

一行人在偏關要塞這裡停留了三日後,便啟程繼續南下。

.........

一路走走停停,大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吳狄一行人來到後世名山之一的五臺山,現在應該是叫清涼山。

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史籍記載,永平十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兩位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

永平十一年,攝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叫清涼山),二人想在此建寺。由於當時五臺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

漢朝廷為辨別佛教與道教的優劣高下,讓僧人與道士表演、說明、驗證,因此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燬,佛教經文卻完好如初,故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

自此,五臺山上便建立起了寺廟。寺院落成後,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

漢明帝劉莊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後的全名是大孚靈鷲寺。

從那時起,五臺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的中心,五臺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

行至山腳,敬翔對吳狄介紹了關於清涼山上的寺廟來歷。

“主公,這清涼山上有一佛教寺院......明帝賜名大孚靈鷲寺,可要上去一觀?”

“不去了,我等還是繼續去前面的村落裡轉一轉,看看這裡的春耕進行得如何了。”

在吳狄心裡,寺廟是藏汙納垢之地,佛教......

“窸窸窣窣......吼......”

吳狄話音剛落,一旁的從林中竄出一隻吊額白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導演了玄武門事變

海里尋珠的胖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