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心機,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我是小民,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景仁殿內,朱高熾端坐於高位,紀明立於他身旁,而仇離則侍立在階下,腰間掛著長刀。書案上,香爐中嫋嫋升起松香,史書堆在一旁,文房四寶安靜地置於桌角。朱元璋無聊地把玩著手中的玉佩,李景隆已等候半個時辰。然而在秦皇的建議下,朱高熾並未立即接見。秦皇認為君臣有別,這是朱高熾次正式與大臣會面,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晾著李景隆並非要給他下馬威,而是為了營造氣勢,讓朱高熾在會面中掌握主動。

正如早朝,群臣往往很早就聚集在奉天殿前的廣場,但只有當皇帝準備就緒,早朝才會正式開始。

李景隆立於宮闕,心中滿載疑雲與忐忑,他對這位少年越看不透了。未及用午膳,他就匆匆趕來,卻只得在紅漆門前怔怔愣。

然而,他並非愚鈍之人。入宮前,他已細心探聽,生怕皇帝察覺他假病逃離前線,今日會以此責難於他。但他也知道,陛下不至於為這點小事大動肝火。然而,燕王世子此舉顯然來者不善,召見他必定無好事生。

李景隆正兀自門外揣測,殿內的朱高熾已按捺不住。

“秦帝,已過半個時辰,還要讓他等待多久?香菸都已燃盡一爐。”

“朱兒,莫急,帝王心術豈止是晾人這般簡單,你需學習的還多著呢。”

秦始皇的話語中透露出傲然,駕馭人心是權謀的核心,作為領袖,須懂得如何運用自身魅力贏得臣子的忠誠。

“然而,凡事皆有度。讓李景隆久候反而會激起他的疑慮,不如讓他進來,我幫你判斷此人是否值得收服。”

朱高熾聞言,揮手示意,門口的宦官立即小步奔出,來到李景隆面前。

“李將軍,您可入內。”

李景隆望見陌生的小宦官,略感寬慰,整理衣冠,裝出鎮定自若的模樣步入殿內。

“微臣李景隆,拜見燕王世子!”

踏入景仁殿,李景隆微微鞠躬,既不失禮又不失尊貴。朱高熾坐在書案後,輕輕點頭,目光並未離開眼前的古籍,這也是秦帝教給他的策略。

“咳咳!”

見對方沉默,李景隆只好輕咳一聲,企圖引起世子的注意。行禮完畢,他稍稍抬頭,只見殿內香菸繚繞,距離稍遠,無法看清朱高熾的神情。

君臣間地位懸殊,若朱高熾未示意,李景隆便只能維持現狀。

景仁殿內頓時靜謐無聲,唯有香爐靜靜燃燒。

朱高熾合上古籍,看著下方李景隆緊鎖的眉頭,心中竟湧起一絲快意。原來居高臨下便是如此感受,一舉一動皆在掌控之中。

“朱兒,此人雖怯懦,但意志尚堅,可收為己用,但不宜委以重任。面對真正危機與抉擇,他必會選擇退避。”

秦帝透過朱高熾的視角,作出了這樣的判斷。確實,李景隆憑藉學識塑造了良好的公眾形象,讓人誤以為他是個難得的人才。

歷史的卷軸中,建文帝即位後,李景隆憑藉口舌之利贏得了他的信賴,率六十萬雄師試圖壓制燕王朱棣的叛逆。然而,未曾料想,這浩浩蕩蕩的軍隊竟敗於朱棣的五千親兵,最終只得開城投降。

朱高熾對李景隆的看法卻與眾不同。此人能得建文帝的信任,必然有過人之處。正如始皇帝曾教導他,用人之道在於揮其長處,避開短處。

如能妥善利用李景隆,必能產生不同凡響的效果。但朱高熾清楚,絕不會讓他執掌三軍大權。他審視著李景隆,松香的香氣襯托出他威嚴的形象。

今天召李景隆前來,朱高熾心中有數,意在警告權貴。他擺手示意李景隆起身,後者早已疲憊不堪,心中叫苦。

“可知我今日召你前來所為何事?”朱高熾冷漠的問話讓李景隆顫抖,他連忙鞠躬:“殿下召見,莫非有重任交付?”

“坐下!”朱高熾並未回應,而是命侍從搬來一把椅子置於李景隆身後。李景隆驚懼,但仍強裝鎮定,瞥了朱高熾一眼,才不安地坐下。

“多謝殿下!”他道。

“你看,他已經心慌了。再刺激他一下,他可能會露出馬腳。”秦始皇笑著低語。朱高熾透過鬆香的煙霧,察覺到李景隆眼中閃爍的恐懼,他沉默不語,仔細打量這位武將。

感受到那銳利的目光,李景隆心頭一緊,燕王世子的威懾如猛虎,笑容背後隱藏著危險。他嚥了口唾沫,悄悄深呼吸。

“殿下,請問今日召我前來有何吩咐?”朱高熾身體微傾,雙手扶住書案,側頭問道:“李將軍因戰傷提前回京,但我看將軍身體健康得很。”

這輕描淡寫的言語,瞬間讓景仁殿的氣氛變得凝重。李景隆低頭,盡力掩飾慌亂:“臣一路養傷,到京時傷口已痊癒大半。”

朱高熾微微挑眉,顯然對這個答覆並不滿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在新宋當保安

恰飯貓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