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途中,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我是小民,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深秋的夜雨,帶來無盡的淒涼,尤其在荒郊野外。為了早日抵達武昌,朱高熾帶領近千人冒雨在黑夜中穿行。雨水打在沉重的鎧甲上,出清脆的響聲,斗笠下,是一張張疲憊的臉孔。

馬蹄聲過後,只留下閃爍微光的小水窪,風聲、雨聲交織著戰馬的嘶鳴,構成這夜晚的喧囂。朱高熾緊緊抓著韁繩,戰馬因長途奔跑,身上冒出白茫茫的熱氣,給冰冷的夜晚增添一絲暖意。

他身披特製的雨披,但秋夜的寒意已深入骨髓,讓他渾身僵硬。這是通往武昌的官道,也是最快的路線。朱高熾領頭,後面依次是戶部、大理寺和督察院的官員。

隊伍尾部,是錦衣衛組成的兵士,遵照燕王世子的命令,他們不敢稍作停留。

“籲!”

朱高熾在前方勒馬,示意隊伍停下休息。放眼望去,洪水造成的災難籠罩這片土地。秋雨猛烈地拍打著大地,農田被沖刷得一片狼藉,一些作物幾乎被水淹沒,低窪處更是泥濘不堪,無法辨識地面。

馬兒輕輕踏地,泥水四濺,彷彿在抗議,口鼻噴出白霧,汗水和雨水混合,沿著肌肉滴落,融入泥濘之中。

“紀明,我們距離武昌還有多遠?”

朱高熾轉頭問向隊伍,作為副手,紀明自然同行。

\"稟殿下,距離武昌城僅剩數里之遙,然而前方道路已被洪流摧毀。如若強行穿越,恐有不測。我提議在此地設立營地,讓眾人休憩,明日正午再啟程,士兵們疲憊不堪,且這最後一段路程尤為艱難。\"

朱高熾聞言,沉吟片刻,隨即頷應允。

\"就這樣吧,原地駐紮,大家充分休息,養精蓄銳,以待明日攻取武昌!\"紀明接到指令,猛地拽緊韁繩,疾馳至隊伍後方傳達命令。

這些秘密訓練的錦衣衛,其能力遠一般兵士,不過片刻,一座座帳篷便在這山嶺間矗立起來。

\"殿下,前方現一群流民,該如何處置?\"

朱高熾剛在帳內落座,一名偵察兵便匆匆闖入。

\"帶他們到我的帳篷,妥善安置!\"

揉了揉疲倦的臀部,朱高熾不自覺地伸直雙腿,試圖舒緩下肢的不適。監察院的馮高聞訊,握著戰刀,在一旁穩穩坐下,他記掛著朱元璋的特別叮嚀,一旦有潛在威脅,必須寸步不離地守護在世子殿下左右。

朱高熾深知此點,給予馮高足夠的行動自由,儘管腿痛令他咬牙切齒。自小他就常騎馬,但從未有過如此晝夜兼程的經歷,連用餐都在馬背上草草解決。

雙手在大腿上輕輕按摩,才感到些許舒緩,篝火漸旺,帳篷內漸漸暖和。解決了腿部困擾,朱高熾解下身上的斗篷,水滴滑落,滲入土壤。不久,熱水煮沸,他放入茶磚,一杯行軍茶便泡製完成。

舉杯輕啜,溫暖瞬間蔓延全身。紀明處理完事務,也從帳篷口鑽入,只是步態略顯古怪。

紀明是個書生,直至離京才學會騎馬,如今卻要連續騎行一日一夜,這對新手來說無疑是嚴峻的考驗。

他嘗試坐下,但刺骨的疼痛讓他無法適應。

\"紀明,讓你受累了!\"

\"殿下言重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是我的職責所在!\"

朱高熾端著茶杯,靜靜思索。

\"你不是說過武昌是你的故鄉嗎,回到家鄉,你心情如何?\"

紀明聞言怔了怔:\"臣許久未歸,家中狀況在洪水之後,實在無從知曉。\"

\"想些愉快的事吧,這次帶你回家,也算是一種榮歸故里的象徵吧!\"

朱高熾幽默地回應。

“非也非也,世子閣下親臨,實為武昌黎民,乃大德,非為我等而來。”紀明搖頭道,言語中滿是敬意。朱高熾見此,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輕輕品著杯中的茶。

不久,炊煙裊裊,飯菜香氣瀰漫,一桌簡樸的行軍餐擺進了帳篷。填飽肚子,朱高熾才真正感到舒心。然而,一想到那些仍在洪水中掙扎的民眾,這份安逸瞬間消散無蹤。

“殿下,我們還帶了些酒,是否要拿來?”紀明提議,儘管軍中有禁酒令,但此刻並非戰時,各有各的規矩。況且,酒能驅寒,確有其用。

“好,拿來,暖暖身子!”罈子很快被紀明抱了進來,金色的酒液倒入碗中,稍加烘烤,一口烈酒在口中躍動,滑入體內,一股暖流瞬間貫穿全身。溼氣被酒驅散,朱高熾心滿意足,但他深知飲酒不宜過量,只淺嘗幾口便放下酒碗。

眾人酒足飯飽,難民們選出代表,穿過雨簾步入帳篷。一陣寒風隨著簾幕溜進,但很快被帳篷內的暖意抵擋。望著眼前蓬頭垢面的難民,朱高熾心中不禁憐憫。若無貪官汙吏,人間苦難自會減少。解決武昌困境的根本,必須從百姓著手,從這些難民中找到出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