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排雲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荒唐之極,諸天福運,我叫排雲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燕雲大都督府的核心領地,燕雲之地的發展速度,自然比梁山本寨那邊要快速迅猛。

更別說,這裡儒學影響有限,地方豪強和鄉紳這一階層,還處於萌芽狀態,比起京東東西兩路發展的阻力要小得多。

起碼,不會出現之前在水泊周圍,出現的大戶,鄉紳和土豪反攻試探時,受害者依舊按照老思維行事的事情。

換在燕雲,不說拔刀就砍,起碼也不會忍氣吞聲,第一時間把事情鬧到官府這裡。

另外,燕雲這裡的普通百姓,不管是漢人還是其他族群的底層百姓,都相當窮困。

只要官府辦事公道,加上以工代賑的手段,能夠輕鬆動員絕大部分青壯參與建設和勞動。

這一點,水泊周圍的鄉村比不上,總有那些中農和富農日子過得不差,對於本寨的宣傳並不是那麼感冒。

加上燕雲大都督府弄出的免費公學教育,使得燕雲百姓對後代有了盼頭,更加擁護和支援大都督府。

於是,幾乎和水泊周圍鄉村同時鋪設木樑軌道的燕雲之地,只用了差不多半年時間,就將各大城鎮之間的木樑軌道鋪設完畢,而且還是客運和貨運同時鋪設。

與此同時,燕雲之地的水泥官道也在迅速延長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和鋪設的木樑軌道形成主要的交通網路。

此時的燕雲大地,一輛輛符籙客運和符籙貨運,奔行在廣闊的大地上,使得燕雲之地的發展陡然加速。

官道上,一輛輛符籙四輪馬車奔走如飛,同樣在加速燕雲大地內部的物流速度。

當接到朝廷召回命令,啟程回返汴梁的李綱和隨從,先是乘坐符籙公交抵達車站,而後又乘坐符籙客運奔向河北邊境時,整個人都沉默了。

作為大宋官場少有的能人,自然知曉這些便捷的交通工具,意味著什麼。

之前,燕雲大都督府大動干戈時,他倒還沒有太過驚奇,可真正親身體會符籙車輛的便捷,自然而然有了不少感悟。

可這種感悟,叫他的心情卻是好不起來。

再看沿途規劃整齊,水利設施完善的田地,還有一排排足有五六層,形制規整的樓房組成的居民小區,心情更是複雜難言,只希望看到的這一切都是虛幻。

不知不覺中,燕雲之地的實力,已經強到了驚人的地步。

這次返回汴梁,一定要好好和當今官家說道說道,大宋必須要改變了,不然肯定會發生不忍言之事……

符籙客運的速度不算快,也算不得慢,一路過了好些城鎮的站點,直到三天後到了河北邊境最後一個站點。

下了車,在附近的驛站休整一晚。

晚上,李綱帶著隨從在最靠近河北邊境的燕雲之地的城鎮溜達,看到了一切都叫他心情越發沉重。

燕雲之地的城鎮,發展得實在太快了……

這裡的居民個個紅光滿面精神抖擻,顯然都能吃飽甚至可能還能吃到了油腥。

鎮子不大,可五臟俱全。

什麼醫院,學堂還有圖書館之類的,這裡全都有。

單就這一點,大宋境內的許多城鎮都比不上。

燕雲大都督府在年後,可是發起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運動,鼓勵所有百姓加強自身學習,爭取學到更多豐富的實用知識。

特別是各地新建的圖書館,裡頭藏有許多的實用性質書籍。

只要是當地百姓,都不需要繳納銀錢,就能夠免費進入圖書館看書借書。

若是外地人士,也能花費少量銀錢辦理看書卡,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在圖書館看書學習。

單隻這一點,就讓李綱大為讚歎,此乃教化之功也……

當然,唯一不滿的是,不管是學堂還是圖書館,都很少教四書五經聖人之學,導致儒學在燕雲之地竟是沒有多少聲勢。

李綱沒少勸說柴大都督,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不過眼下,他就算心中有什麼想法也已經遲了,這次返回汴梁後,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回來。

說真的,在幽州的這一年多時間,李綱過得還是相當舒心愜意的。

起碼,大都督府監視他的行為,都擺在明面上,並沒有私下裡為難的意思。

除了一些比較機密的所在,整個燕雲之地幾乎可以隨處可去,就這一點不得不叫李綱佩服柴大都督的心胸氣度。

本來,他還想深入瞭解一下燕雲大都督府的民生治理,還有軍事潛力之類的事情,可惜汴梁的召喚來得太急。

說真的,他不明白朝廷這時候召他回去作甚?

收復燕雲十六州麼?

別開玩笑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崩人設後我變成了魅魔

魚無心

四合院:活著

EidolonLHF

俺尋思這挺合理的

天鑼雷光

穿成種田文裡的渣A

若桃李

赴宴者

嚴歌苓

陛下,奇觀誤國啊!

會飛的阿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