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和氏璧,吳蔚,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國使臣始終沒有想到什麼好的法子將和氏璧偷送回趙國。驛館中的任何人出去,不管是趙國使者,還是打雜的下人,都要被秦軍衛士嚴格搜身。和氏璧連驛館大門都難以透過,更不要說出咸陽和一路的秦國關卡了。

01

跟趙國邯鄲分趙王城和大北城一樣,秦國咸陽的王城與平民居住的咸陽大城各自為城。咸陽大城位於咸陽宮南面,是一座正正方方的城池,週迴二十餘里。

大城中又分為許多小的閭里,如屈裡、完裡等,每裡大約十戶人家。秦國自秦獻公以來便實行“戶籍相伍”的制度,即統一編制戶籍,五家編成一伍,十家編成一什,禁止百姓擅自遷居。商鞅變法時,又增加連坐法,以伍什為基本單位,居民相互監督檢舉,一家犯法,十家連坐。不告發奸人的處以腰斬,告發奸人的與斬敵首級受同樣賞賜,隱藏奸人的與投降敵軍受同樣懲罰。因而秦國人雖然強悍勇敢,卻是人情菲薄,暴戾苛刻,告奸之風興起,即使是鄰里之間,也常懷警覺之心。

當時天下有四大名城,分別是楚國王城郢都,魏國都城大梁,齊國王都臨淄,趙國王城邯鄲。咸陽城跟這四座城池相比,富麗繁華程度遠遠不及。但由於秦國律法嚴酷,即使是往道路邊倒灰這樣的小事,也會被處於黥刑,因而城中秩序穩定,路不拾遺,百姓安分守己,勤於農桑,家家富裕,糧價低廉,一石糧食只售三十錢,僅此一點,便令關東六國難以望其項背。

秦國為各國使者特意修建了驛館,又稱公館,集中建在大城東北面的新安裡中。不同的諸侯國驛館也不相同,各自獨立。譬如趙國驛館就在楚國驛館的邊上,兩館均是坐北朝南,比鄰而建,只有一牆之隔。

趙奢回來趙國驛館時,驚訝地發現驛館已被秦兵重重包圍,外人難以靠近一步,就連他要進去,也被反覆盤問才予以放行。

藺相如正在堂中反覆徘徊,同鄉李銀這次也是隨行者之一,憂心忡忡地站在一旁。

趙奢一步跨進來,徑直問道:“大夫君認為秦王五日後真的會以城易璧嗎?據今日在章臺大殿上的情形來看,秦王和白起都是極厲害的角色,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李銀道:“藺大夫也正為此事犯愁。”

藺相如也不再似平日那般鎮定,臉上深有憂色,道:“我在趙王面前誇下海口:如果得不到十五座城池,一定完璧歸趙。如今秦王雖然答應齋戒,但也只能多拖延五日,五日後他若拿到玉璧後仍然不給十五座城池,我還有什麼面目回國見趙王!”

趙奢道:“依我愚見,秦王根本就沒有誠意,得到了和氏璧,一定不會交出十五座城池的。”藺相如沉吟半晌,終於下定了決心,道:“那我們也不交出和氏璧。”

李銀道:“可我們身在秦國,能有什麼法子?難道還要再用撞璧那一招麼?”藺相如道:“經歷今日之事,秦王必有防備,那一招已經不管用了。我想暗中派人。”

李銀嚇了一跳,連聲嚷道:“那怎麼可以!秦王發現後,一定會殺了我們所有人。”趙奢也連連搖頭,道:“這計幾乎不可行。秦王派兵團團圍住了驛館,我們等於被困在這裡,寸步難行,根本不可能瞞過秦人耳目,將和氏璧送回趙國。”

藺相如道:“所以得想個法子才行。”又問道:“宣太后單獨留下趙君,可是有什麼特別的事麼?”趙奢面色一紅,道:“太后只是隨意問了幾句話。”

藺相如見天色不早,便道:“那好,大夥兒先各自去歇息,想想有什麼法子能破秦王十五城易璧的詭計。”趙奢道:“好。”

李銀卻不肯出去,訕訕問道:“這次秦國之行兇險得緊,我們也許不能活著回去趙國了,是麼?”藺相如點點頭,道:“是不是有些後悔一定要隨我來秦國?”

李銀倒也不否認,道:“是有些後悔,不過後悔也已經遲了。”又嘆了口氣,道:“你還記得小時候咱們一道求學的事嗎?先生出了一道寫字的題目,要用一筆寫出一個有稜有角、四四方方的字,結果我們誰也答不上來。寫個‘一’字吧,沒稜沒角不四方,寫個‘口’字,倒是有稜有角四方了,可筆畫太多。正束手無策時,你提筆起來,在竹簡上寫了一個‘乙’字,一筆呵成,完全符合先生的要求。”

藺相如驀然聽到童年趣事,亦露出微笑,道:“這麼久遠的事,你居然還記得。”李銀道:“當然記得。藺兄,我相信以你的才智,一定能想出辦法的。”上前拍了拍同窗好友的肩,這才出去。

藺相如雖受鼓舞,臉上還是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悵然來。

如此過了四日,趙國使臣始終沒有想到什麼好的法子將和氏璧偷送回趙國。驛館中的任何人出去,不管是趙國使者,還是打雜的下人,都要被秦軍衛士嚴格搜身。和氏璧連驛館大門都難以透過,更不要說出咸陽和一路的秦國關卡了。

藺相如將趙奢和李銀請來房中密議,嘆道:“秦國人防範極嚴,我反覆思量,都想不出什麼法子可以將和氏璧安全送回趙國。”趙奢道:“不如我們設法利用隔壁楚國驛館的通道出去。”

藺相如道:“這我也考慮過。但隔壁不是普通的驛館,楚國太子熊完也住在這裡,隨侍的大臣、侍衛眾多,難以掩人耳目。況且就算是楚國人,出入驛館大門一樣要受到秦兵監視。”

李銀也道:“可別指望楚國人會幫忙,和氏璧本來是楚國鎮國之寶,說不定他們也正想法子奪回玉璧呢。”

02

三人又計議了一番,還是沒有好法子,正好楚國使者蘇代將要離開秦國,來驛館禮節性地拜訪趙國使臣,趙奢便藉故辭出,也不帶侍從,獨自出來驛館。

秦兵仔細搜過趙奢身上,又問道:“副使要去哪裡?需要派人引路麼?”趙奢道:“咸陽宮。不必麻煩了,我還認得路。”

他是趙國副使,按禮儀出門要乘坐車子,但他本是軍人出身,馬上來往慣了,顧不得許多繁文縟節,騎了一匹馬,往咸陽宮而來。到了宮門,報了姓名,請侍衛通稟,欲求見宣太后。

等了一刻工夫,有內侍出來,命他將兵刃留在大門侍衛處,引著他往太后寢宮而來。

到了宮外廊簷下,趙奢將靴子脫下。中原人習慣穿著鞋履,只有趙國人在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改穿高筒靴子,原是學習胡人風俗。

引領的內侍一時好奇,問道:“這胡人的靴子到底有什麼好,很舒服麼?”趙奢道:“舒服還在其次,它最大的好處是絕不會自己掉落。另外,靴筒中還可以插置短兵刃。”內侍道:“原來如此。太后就在裡面,使者君,請。”

江羋正倚在榻上,聽男寵魏醜夫講故事,被逗得“咯咯”嬌笑,聲音清脆嬌嫩,渾然不似年過六旬的老婦。

趙奢一腳跨進門檻,便見到魏醜夫跪在臥榻前,上半身伏在江羋大腿上,笑著密密私語,君臣無狀,無所顧忌,可謂任性妄為之至,忙遠遠站在堂下行禮,道:“見過太后。”

江羋笑道:“本太后又沒有派人召趙君,你來咸陽宮做什麼?”趙奢道:“臣有要緊事要對太后說。”

江羋笑道:“能有什麼要緊事?你無非是擔心趙國獻上了和氏璧後,秦王毀約不給你們十五座城池。你若是想求我替你向秦王說情,那可萬萬辦不到。”趙奢道:“不是這件事。”

江羋道:“哦?那是什麼事?說出來聽聽。”趙奢道:“這件事,臣只能對太后一個人說,請太后稟退從人。”

一旁內侍喝道:“大膽趙國使臣,敢對太后提要求?”江羋道:“哎,本太后倒是很有興趣聽聽是什麼事。你們都退下吧。”又道:“魏醜夫,你也退下。”

魏醜夫應了一聲,從地上爬起來,轉頭狠狠地瞪了趙奢一眼,目光甚是怨毒,這才悻悻地出去。

江羋道:“到底是什麼事?”趙奢小心翼翼地道:“臣當年侍奉在主父身邊,曾聽說太后本來要立另一公子為國君,是因為主父的干涉,才不得不立了當今秦王。但因為有這樣一層關係在先,太后與秦王的母子關係並不是十分和睦。”

江羋笑道:“你刻意說這些話,是想挑撥我們母子關係麼?”趙奢道:“不敢,臣只是指出事實而已。這些年來,秦王曾一度想辦法排擠太后親眷出朝,好獨掌大權,但始終未能如願。可秦王終究是秦國名義上的君主,又已年長,秦國不少人盼望太后能夠歸政給秦王,如果他當真得到了和氏璧,不就等於有了一件利器麼?得和氏璧者得天下,一旦秦國上下認定秦王是天命所歸、人心所向,太后和魏相的地位就危險了。”

江羋笑道:“你還不承認你是為了和氏璧一事麼?繞著彎子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我出面,讓秦王不再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趙奢,你很有計謀,可惜你根本不是本太后的對手。不怕告訴你,你說的都是實情,我跟秦王的確母子不和,但我倒覺得是以城易璧對本太后可是一件有益的事——秦王若真的肯交出十五座城池,那麼秦國上下必然認為他貪戀玩物;他若不肯交城,背信棄義的名聲亦傳遍天下。我們羋姓一派的地位反而會更加穩固,有何不好?”

趙奢一時呆住,半晌才嘆道:“難怪當年秦武王死後,秦國諸公子爭立,只有太后能獨佔鰲頭,果然了不起,臣心服口服。”上前兩步跪下,道:“求太后救臣一命。臣離開邯鄲時,曾向我國大王立下軍令狀,如果得不到秦國十五座城池,一定要完璧歸趙。而今臣已經明白秦王根本沒有以城易璧之心,所以想先行將和氏璧送回趙國,求太后相助。”

江羋道:“你倒是個老實的孩子,就不怕我去告訴秦王麼?”趙奢道:“臣知道太后一定不會那麼做的。”

江羋笑道:“那麼你憑什麼來求本太后?”

趙奢本想說願意為她做任何事,可一想到這婦人習慣將天下男子玩弄於胯下,又實在說不出口。

江羋悠然道:“原來你們趙國人就是這樣空口求人的。”趙奢心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再無辦法可想。個人尊嚴事小,趙國國體事大,我少不得要勉為其難。”不再遲疑,叩首道:“只要太后肯助我國使者,臣願意為太后做任何事。”

江羋道:“那麼你願意留在我身邊侍奉我,做我的男寵?”趙奢略一猶豫,即應道:“臣……願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真界敗類

躍千愁

獵魔烹飪手冊

頹廢龍

第一神婿

火石山

我有三個絕色師父

老韓

給你祖宗打電話

南島櫻桃

中國橘子之謎

埃勒裡·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