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失落的秘符,丹·布朗,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羅伯特·蘭登焦急地偷偷瞟了一眼手錶:晚上七點五十八分。米老鼠的笑臉沒能讓他的情緒好起來。我要去找彼得。我們這是在浪費時間。

佐藤走到一邊去打了個電話,然後又走回蘭登身邊。“教授,我是否耽誤了你什麼事情?”

“沒有,夫人。”蘭登說著拽下袖口蓋住手錶。“我只是非常擔心彼得。”

“我能理解,但我向你保證,你救彼得的最好辦法是幫我弄清楚這個綁架者的想法。”

蘭登可不這麼確信,但他感覺到自己現在是哪兒都去不成了,除非這位安全部部長搞到了她需要的情報。

“剛才,”佐藤說,“你說起過,這個圓形大廳對於那個古代奧義有著某種神聖的含義。”

“是的,夫人。”

“請解釋一下。”

蘭登知道他必須謹慎用詞。他曾給學生講過一整個學期有關華盛頓特區神秘符號的課,僅與這幢大廈有關的神秘主義參考文獻就能列出一個沒完沒了的書單。

美國有一個隱秘的過去。

蘭登每次開設美國符號學講座,學生們得知美利堅開國元勳們的真實意圖時都糊塗了,那跟許多當代政客所宣稱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美國最初的命運已失落在歷史中了。

建立這個國家首都的國父們最初將她定名為“羅馬”。他們用“臺伯河<sup>(1)”來命名流經的河,建造了有先賢祠和萬神殿的古雅都城,所有的殿堂都飾以傳說中的偉大神祇和女神像——阿波羅、密涅瓦<sup>(2)、維納斯、太陽神、火神、朱庇特。在城市中央,如同許多宏偉的古都,開國者們矗立了一尊永久的向遠古人們致敬的標記——埃及方尖碑。這個方尖碑甚至比開羅或是亞歷山大城內的還要壯觀,以五百五十五英尺、超過三十層樓的高度伸向天空,向著半人半神的國父昭示感恩與敬意,因為他,這個城市有了一個新名稱。

華盛頓。

如今已過去了幾個世紀,儘管美國實現了政教分離,但古老的宗教式符號象徵卻在這個政府維護的圓形大廳大放異彩。圓形大廳內供設十多個不同的神祇——甚至超過了它的原版——羅馬萬神殿。當然,羅馬萬神殿於公元六〇九年皈依了基督教……而這裡的萬神殿卻從未皈依,仍樸素地保留著真實的歷史痕跡。

“你也許知道,”蘭登說,“這個圓形大廳的設計表達了對羅馬最神秘的聖殿的崇敬之意。維斯太<sup>(3)之殿。”

“就像是維斯太貞女<sup>(4)的祭壇?”佐藤看上去不太相信守護維斯太的火焰和國會大廈會有什麼關聯。

“羅馬的維斯太神殿,”蘭登說,“就是圓形的,地板上有一個豁口,透過那個豁口能看見由貞女姐妹們照料著、確保其永不熄滅的神聖啟明之火。”

佐藤聳聳肩。“這個圓形大廳是圓的沒錯,可我看不見地板上有什麼豁口。”

“是啊,現在不再有了,但從前這個大廳中央確實有一個很大的豁口,就在現在彼得的手放置的地方。”蘭登指著地板。“事實上,你現在還能從地板上看出曾設定過防止遊客滑落的圍欄的痕跡。”

“什麼?”佐藤連忙仔細察看地板。“我從未聽說過這事兒。”

“好像他說得沒錯。”安德森指指現在還留在那兒的一些圓形小鐵片,那是以前曾立過柱子的地方。“我以前就見過,可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在這兒立起柱子拉上圍欄。”

你並不是惟一不知情的,蘭登想道,他想象著成千上萬的人,包括那些著名的立法者,他們在走過圓形大廳地板中央時,壓根就不知道他們每一天都有可能掉入國會大廈地窖裡——圓形大廳底下那一層。

“地板上的洞,”蘭登告訴他們說,“後來被蓋住了,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參觀圓形大廳的人仍然能夠看得見底下在燃燒的火。”

佐藤轉過身。“火?在國會大廈裡?”

“確切說來,更像是一支大火炬——永恆之火,就在我們下面的地穴裡燃燒。透過地板的洞穴可以看見,使這個大廳成為現代的維斯太神殿。這個大廈裡甚至還有自己的護火貞女——有個聯邦政府的僱員就被稱作‘地穴守護者’——她使地火持續燃燒了五十年之久,但後來由於政治、宗教的原因,加之煙塵給建築物帶來損害,終於給熄滅了。”

佐藤和安德森兩人都大吃一驚。

現在,這裡曾有過燃燒的火焰的惟一物證,就是嵌在底下一層地板上的那個四星羅盤——那是美國永恆之火的象徵,意味著光亮傳向新大陸四隅。

“這樣說來,教授,”佐藤說,“你的看法是,把彼得的手放在這兒的那個人,知道所有這些名堂?”

“清清楚楚,而且所知甚多。這個大廳裡的所有符號都反映了有關古代奧義的信念。”

“秘密智慧,”佐藤的聲音聽上去更像是嘲諷,“讓人們獲得神一般力量的知識?”

“是的,夫人。”

“好像不符合支撐著這個國家的基督教教義啊。”

“看起來是,但事實就是如此。這種從人到神的轉變被稱為‘神化’<sup>(5),不管你是否瞭解,這一論說——人轉變為神——就是這個圓形大廳符號的核心。”

“神化?”安德森轉了一圈,好像驚訝地發現自己不認識這兒了。

“是的。”安德森在這兒工作。他知道。“apotheosis一詞就是‘轉化為聖’的意思——那個人成了上帝。這是從古希臘語來的:apo意思是‘成為’,theo意思是‘神’。”

安德森驚異地說。“Apotheosis意思就是‘成為上帝’?我以前根本不知道。”

“你們在說什麼?”佐藤問。

“夫人,”蘭登說,“這幢樓裡最大的一幅畫名為Apotheosis of Washington。<sup>(6)清楚地描繪出了華盛頓轉變為神的一幕。”

佐藤表示懷疑。“我可從來沒見過這類東西。”

“說實在的,我肯定你見到過的。”蘭登舉起食指,徑直指向他們的頭頂。“就在我們頭頂正上方。”

————————————————————

(1)  臺伯河(Tiber),義大利中部的一條河,流經羅馬。

(2)  密涅瓦(Minerva),即羅馬神話中的雅典娜,司智慧與工藝的女神。密涅瓦是拉丁語名稱。

(3)  維斯太(Vesta),羅馬神話中的女灶神。

(4)  維斯太貞女(Vestal virgin),古羅馬主持祭祀女灶神維斯太的女祭司。

(5)  此處原文為apotheosis。

(6)  意為華盛頓成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歷史深處的民國3·重生

江城

宿命之王者使命

月林雪寒

蓋世仙尊

王小蠻

我的世界,全部給你(出書版)

無處可逃

分手後我依舊傾倒眾生[重生]

醉語星瀾

攻略世界好可怕,求大佬保護

逗你玩的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