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一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伴王駕而行,明城決,留白一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侄正要給幾位叔父說起此事,奈何這幾日風波未停。今日上門拜訪意在此事!我有一舊識好友流落於燕都,如今正在兵部馬監為馬倌!特來請幾位叔父相助一二,能否相助一二,小侄不勝感激!”明城此刻誠懇說出才說出今日前來所求。

“噢?既是舊識好友,當相助一二。竟身在兵部?此事問題不大,你欲讓好友提升何許?”李牧大手一揮,一副完全不是事的樣子。

“能否提拔為官吏?我這好友身健力壯,家中尚有一老父。如今為一馬倌有些可惜,還請叔父成全。”明城心想讓最好讓李進再上一步,日後也可有個好前程。

“這,,,這倒是有些為難呀!兵部之中若無根基若無軍功,恐怕難以服眾吧。若是硬是提拔其人,恐怕日後只能做一刀筆小吏,再無大的前途可求。”李牧一臉嚴肅道。

“叔父這般身份竟也不能?唉!若是日後只能為一刀筆小吏,恐怕就荒廢了。小侄知道叔父為難,還請叔父在斟酌一二。”明城有些無奈懇求道。

“兵部不如其他各處呀,能入的此身者;無不是靠著強大的靠山,或是在軍旅混跡多年。若是我徇私枉法,恐怕會招來非議。”李牧實屬無奈,便對明城一番解釋。

“不如讓其來我右營試試如何?只要其人受得了苦,還怕沒有出路?亂世之中好男兒當入軍旅,一展其身手才是。寒門若想鯉魚躍龍門,非此不可!我等亦是如此,一步一步衝殺換來如此地位。怎麼?你小子如今才堪堪入的門檻,便要讓他人一飛沖天?豈不荒謬!”

趙沉聽著明城如此磨磨唧唧,終是沒有忍住,對其一番說教。明城本來還以為兵部提拔一人何其簡單,今日可算是知道何為碰壁。本意是讓李進安心在兵部安身,可如今觀李牧的態度很難有所前途。

自己曾經也想過,讓李進去往軍隊為卒。身在亂世若不能捨生忘死,如何能為人上人?就像自己一般,捨棄生死終大器可成。可又怕李父長眠後,李進再有三長兩短;恐怕李家就此絕後,到那時自己就算悲痛欲絕也不能挽回。

“他,,他是獨子,父親又身患重病,可能沒多少時光了。又是我兒時玩伴,待我如手足一般。我怕他入了右營,再又個三長兩短,日後有何臉面再見家鄉父老!”明城有些擔憂的說道。

“你小子!怎麼這般優柔寡斷!誰要說你小子性格硬朗果斷直接,老夫是一萬個不答應!看你樣!你能保得了人家一時能保一世嗎?”趙沉有些怒氣道,讓一旁李牧譏笑連連。

“明小子!今日若是我答應了此事,恐怕是在害他。拔苗助長之事,都誰都無宜呀。曾經你不也是如此冒死與鐵甲軍交鋒,怎麼到了自己兄弟就不忍心了?”

是呀!天下分崩流民失所,生死已是身外之事。自己都不能逆流而上,怎麼要求其他人了。正如李父所說人各有命上天註定,順其自然便是。若戰事一開,還有幾人能獨善其身。為何天下人都能身先,獨獨自己兄弟不行?

“叔父教訓的是,對此事而言是小侄太過心軟了。諸國爭雄連年戰亂,誰又能真正做到獨善其流。就此便依叔父而行,能走多遠便看其造化了。”明城彷彿艱難的下決心道。

“若來右營也無妨,但右營絕不是享福之地,絕不收廢物熊包。若是自己無半點本事傍身,讓老夫的老臉何存?”趙沉又是對其一番難。

“叔父放心。此人從小長於山間,身強體健會些拳腳功夫。拉弓射箭自不在話下,此人又是馬倌出身,又通戰馬習性。絕不會給叔父臉上抹黑的,還請叔父幫扶一二。”明城趕緊出聲解釋。

少年之時李進便不喜書文,好拳腳功夫又常常拉著自己在山間遊走,拉弓射箭捕獲野獸而食。自己雖從小長於山間,可時常跟不上李進的步伐。李進若能入的右營,絕對能有一番作為。

“如此你便是此人的保人,若此人日後在右營有半點疏漏,老夫得找你算賬!”趙沉似乎氣還未消,一番指指點點說道。

“小侄願作擔保!叔父我好友尚在兵部下馬監,若要調離還得叔父相幫才可!”明城將臉轉過看向李牧,一副虔誠求人姿態。

“小事一樁!既然趙兄都為你開了先例,我也不能袖手旁觀不是。其實也沒多麻煩,只一紙文書便是。你將此人姓名報於我,這就差人去辦如何?”李牧看著明城謙卑的樣子有些動容道。

“若有兵部的文書尚好,你讓你那好友攜帶文書;直往右營大營找文凱那小子就是,老夫隨後會交待清楚的。”

隨後明城便對李牧說出李進的名字,又詳細說出李進在何處為馬倌;畢竟兵部四下馬司諸多,萬一下方小吏弄錯了豈不令人苦惱。何止苦惱,今日明城才深感開口求人竟如此無助。雖趙沉李牧二人待自己如子侄,但若開口求之亦不是如此輕易而為。

求人難求己人更難,更何況身處亂世。幫之則是情義使然,不幫更是別人的本分!今日費了一番口水,又以身作保才讓趙沉勉強答應。這可與自己想的背道而馳,這讓自己有些取笑當日的自己。若當日自己不管不顧帶李進離去,看到如此這般恐怕被人笑掉大牙。

這一日兩位叔父可是狠狠地,又給自己上了一課。從自己進門被眾人圍攻,兩人就未曾一言。到明城提起李進之事,兩人雖都未拒絕,可如此推諉終是讓人不快。李牧對敵對友的做派更是讓人不恥,明城深知官場哪有人情可言,還真是人情似紙張張薄呀!

儘管如此明城還是一直咬牙低頭,一直懇求二人。自己都如此,換做百姓該怎辦?若真無自己橫插一腳,他們能怎麼辦?李進如同流民衰兵命運一樣,誰來為他們做主?西城的灰濛又何時才能見天日?世家與武將鬥得水深火熱,百姓倒成了兩派手中隨時可棄的棋子?明城不止一次問自己,北燕還能崛起嗎?

明城從李府離開後,一路捫心自問自己身處何位?是忠是奸?無人能給出答覆,更沒有準確的答案來形容自己。正如李父所說,哪有什麼好壞之分,事在人為只要隨心而行便是。順其自然周始迴圈一切皆有定數,天道終有輪迴又曾饒過幾人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