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歸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辭天驕 第9節,辭天驕,天下歸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父皇便覺得,靜妃的性子,定然養不出尊貴大氣有擔當的女儲君,後來便將她帶到了身邊親自教養。

鐵慈也覺得就靜妃這鵪鶉般的性子,一滴雨露就能打折了的嫩葉,確實只適合保護,不適合參與。

丹霜也沒在意,都覺得靜妃估計又得縮回屋子裡去,自己哭個三天三夜,如此,囑咐人守好她也就罷了。

兩人都沒想到,鵪鶉也有炸毛的時刻,母獸對於小獸的守護天性,本就難以襯度。

這邊洗澡洗出意外事件,那邊太后召集了一幫閣老尚書,果然也在談歷練之事。

太后議事都在明德堂,位於前廷和後宮之間的一個獨立殿宇。畢竟男臣們後宮議事不妥,她又不願意把議事地放在御書房,那就成了借皇帝的地盤,因此獨立出了這一處,其實還是不合規矩,但是現在還有什麼規矩呢。

太后今天打扮比較別緻,暖春季節戴了一個厚厚的抹額,不過能混到內閣和六部的都是人精,大家看見都好像沒看見,只有內閣次輔,太后的親哥哥蕭立衡問了一聲:“娘娘這是著了寒涼了?這天氣乍暖還寒,請保重鳳體。”

蕭太后撐著頭,勉強笑道:“著涼倒未曾,只是日夜為兒孫操心,未免有些頭痛。”

兄妹倆對視一眼,彼此心領神會,蕭閣老便一副有感而發模樣,說起自家子弟最近如何淘氣令他煩惱,又說現如今世家子弟耽於享樂恬武嬉,太后深有同感頻頻點頭,其餘大多數人冷眼旁觀,且看兩人如何作妖。

自然也有蕭家的附庸門生附和著湊趣,新入閣的東閣大學士,也就是最年輕的閣老李慎就表示,太后和首輔所言甚是,年輕人就該到更廣闊的天地去增廣見聞,鍛鍊體魄,如此也是為朝堂儲備後續人才,造福當前與後世之事。

這都是堂皇章,在場的人便是警惕著,也說不出什麼來,隨即太后便命內閣先將此事商量個章程來,很自然這事便等於定下了,接下來就是商量範圍以及方式,禮部尚書在此時很及時地表示,大乾皇族貴族子弟往年都有歷練之說,這一朝卻擱置許久了。

原本一直垂著眼半夢遊狀的首輔容麓川,忽然便睜開了眼,沉厚的眼皮下眸子精光灼灼,沉聲道:“楊尚書說的是,如此,便令在京皇族以及三品以上大員子弟,非嫡非長者,及冠之前須歷練不得低於一年。否則不予恩蔭或者入仕。”

他一開口,立即也有幾位大臣附和。蕭閣老心中冷笑一聲,罵一聲老狐狸。

看似贊同,實則扣死了男丁,這是不動聲色把鐵慈給排除了。

太后緩緩道:“如此甚好。只是各家子弟都嬌貴著,就怕屆時糊弄稀鬆,不僅沒歷練著,反縱得那群子弟越發散漫便不好了。”

蕭閣老立即道:“臣僭越。臣以為,此事皇族當為表率,尤其是嫡系。如此才能避免諸臣子弟懈怠塞責啊!”

太后便泛上愁容:“你是公忠為國,哀家明白,只是皇族直系,如今只剩了慈兒,這叫哀家如何捨得!”

容麓川立即也道:“皇太女是國之儲君,一身當天下安危,如何能算在此例?”

蕭立衡道:“正因為皇太女是儲君,一身系大乾未來,才更應當多加歷練琢磨。如此,這批和皇太女一起歷練的皇族官家子弟,日後遲早要入仕的,有此一番經歷,才更易歸心,為我皇家所用,還請太后三思,莫要流連祖孫之情,耽誤了皇太女的未來啊”

他一臉懇切,太后一臉唏噓,一群人自我感動,另一群人表示膜拜。

皇家人不管品性如何,演戲的本事個頂個的出眾。

容麓川不管他們怎麼演戲,頂著表示蕭立衡這是佞臣思維,儲君國之重器,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臣子忠君,為王事鞠躬盡瘁本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何須親身下場,市恩賣好?

便又有人跳出來反對,一時吵成了一鍋粥。

蕭立衡心中有些焦灼,心想再不定下來,給皇帝知道了趕過來,又是一番波折。

卻見太后依舊神情鎮定,只對殿外多看了幾眼。

李貴忽然悄聲進門,他兼著司禮監掌印太監,在太后和諸位閣老面前卻神態謙恭,彎腰進門和太后低聲說了幾句,太后眉頭微微一揚,眾人頓時都歇了爭吵看過來。

太后接了李貴奉上的茶,慢慢開合盞蓋,卻不喝,似笑非笑地道:“那就請進來吧。”

片刻後,環佩叮噹,容麓川眉心便一跳,等認出那人是靜妃,心中便覺不好。

重臣議事,宮妃不得擅入,太后便對眾人解釋:“這是皇太女母妃,該當有她的顏面。”

眾人紛紛起身避讓,靜妃低著頭,攥緊了裙邊,不敢看任何人,只覺得心跳如鼓。

她回去哭了一陣,在身邊宮人的勸說下,鼓起勇氣來見太后,卻也沒想到這裡這麼多外男。一時只覺得路都不會走了。

在場比較年輕一點的臣子並不認識她,原聽說她的身份,免不了幾分好奇,都用眼角掃著,此刻見她那怯弱之態,不禁都皺眉。便是原先一直支援容閣老的六部九卿中人,也不禁悄悄搖了搖頭。

容麓川心中嘆息。

靜妃好容易走完人群中那一段路,已經背上汗出,隱約覺得今日自己來得不是時候,原先想做的事也失了大半勇氣。卻聽上頭太后聲音慈靄,道:“靜妃,你素日安分,很少往前頭來,今日可是有什麼事嗎?”

靜妃聽不出這是說她不安分,微微抬頭看見太后的容顏,老婦人原本個子就不高,年輕時候那叫嬌小玲瓏,上了年紀便成了塌塌米,臉上每根皺紋都隱藏著刻薄和精明,擺在眼角的卻是放射狀的笑意,乍一看勉強還能叫慈祥。

靜妃被這慈祥的微笑蠱惑著,忽然往太后榻前一跪,道:“妾身份低微,不敢擾老祖宗議事。妾只是代皇太女,給老祖宗送些點心。老祖宗日夜操勞,妾與皇太女都十分掛心。”說著便命身後宮女送上瓷盞,殷切地道:“皇太女親手熬的燕窩雪梨羹,她怕自己手藝不純熟,不入老祖宗的口,是妾勸她,手藝只在其次,但只這份對祖母的孺慕之心,老祖宗無論如何都會喜歡的。”

她來時路上已經將這話背得滾瓜爛熟,自覺說的很是妥帖很有宮妃風範,巴巴地看著太后。

太后眼眸微微一動,眼角的皺紋射出一點柔和的彎度,命李貴接了瓷盞,又讓靜妃起身,和藹地說還在議事不留她了,便命人送了出去。

靜妃出去時的腳步顯而易見的輕快。

容麓川閉了閉眼。

太后微笑看著那女子嫋娜的身影消失於殿門前,再轉回頭時那眼角的笑意已經散去,霍然抬手,指著門口的方向,森然問眾人:“鐵慈若長於此婦人之手,大乾安得有輝煌將來?!”

眾人默然,連容麓川都沒有再說話。

死一般的沉寂裡,太后聲音鏗鏘,“就這麼定了。皇族子弟自鐵慈往下,與眾官員子弟一例遠行歷練。鐵慈本就是女子,心性難免不堅,再若被這慈父弱母繁華錦繡浸淫久了,怕是更難成大器!”

容麓川看看自己那些門生同僚臉上贊同的表情,心知大勢已去,勉強道:“既如此,子弟們歷練有三種,莫如”

太后截斷他的話:“那便抓鬮。如此最公平不過,容閣老你說是不是?”

容麓川默然片刻,躬身:“老臣遵旨。”

等到被太后命人絆住的鐵儼和得到訊息的鐵慈趕來,事情已經塵埃落定。

鐵儼氣得蹬翻了象牙凳,聽得太后傳令讓鐵慈去抓鬮,顧不得罵人,親自陪著鐵慈過去。路上道:“歷練也不是壞事,等會抓鬮,不管抓到什麼,你都說是武學。父皇自有辦法為你彌縫。”

鐵慈笑而不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膽小貴妃

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