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歸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辭天驕 第118節,辭天驕,天下歸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中午,鐵慈在飯堂吃了幾口,猶豫了一陣,終於還是叫來丹霜,買了幾個清淡小菜,讓她送回去給容蔚,順便熬點粥。

就當關愛病號吧。

下午下課的時候,鐵慈敲敲桌子,往日一鬨而散的學生們齊齊頓住身形。

“承蒙各位兄弟們厚愛,小弟我今日賺了些銀子。”鐵慈拍拍腰間錢袋,“今晚山下桃林鎮我請客,優堂良堂諸位同窗,可願賞光。”

眾人默然。

敢不賞嗎?

片刻之後,熱情的回應幾乎衝破屋頂。

“好!十八兄仗義!”

“一定來一定來!”

“多謝十八兄!”

鐵慈一笑拱手。

真特麼的假。

又親自去良堂邀請,良堂那邊也是怔愣了許久,但是虛假程度比人中尖子的優堂要好些,一臉認真考慮狀。

鐵慈也不管,約定了時間,再回去換衣服,邀請同舍。李值田武都歡喜地應了,童如石帳簾深掩,鐵慈原以為他不會去的,不想他默默掀簾出來了。

鐵慈瞄了一眼床上躺屍的容蔚,看他沒有起身的意思,也沒說話,直接出去了。

容溥已經派人叫來了馬車等在山下,一行人先下山。

走在山路上,鐵慈狀似無意走到人群最後的沈謐身邊,沈謐拎著大包小盒,身邊還跟著幾個山民孩子。

沈謐對她點點頭,遞過來一片雲片糕。

糕點上畫著幾個花押,沈謐道:“我親自去的。趁他吃飯,悄悄翻了翻他的桌案,來不及拓印,憑印象記了下來。”

鐵慈的外賣業務自交給了沈謐,已經拓展到了師長階層,供應商已經不僅僅是書院餐堂,而是輻射到了山下最近的小鎮和農戶。

書院學生學業重,不可能奔波于山林之間取菜送菜,沈謐便僱了那些無所事事的山民的孩子,那些孩子日常就是在山林間奔跑,爬上爬下打柴挖藥,如今只需要走到書院的寬闊山路,就能拿到錢,還能欣賞一下聞名天下的躍鯉書院,聽幾句不要錢的書,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如此,書院不差錢的師長和學生可以經常換口味,山民也有了賺錢的來源,孩子們跑腿的錢,由山下的店家交給沈謐支付,店家每賣出一份食物,還得相應給沈謐一份抽成,所以沈謐這個外賣平臺,空手套白狼,一分不花還能賺。沈謐還說服監院給送飯送野味的孩子們專門在後山門處開闢了一個小門方便出入,專人看守,保證了書院的秩序。

沈謐並不會在店家給孩子們的跑腿費中抽成,之所以要拿在手裡,是為了每天結賬的時候,瞭解一些各舍各院的隱秘。孩子們年紀小,行走在各舍之間,而各舍學生也愛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對孩子不設防,那些孩子很容易便聽見各種八卦。比如女院的某女學生是逃婚來學的,夫家十分的有勢力。比如乙舍的某位學生,是走了誰誰的通道,未來也是要給誰誰效力的,等等。

書院高層的外賣是沈謐和那些窮學生親自去送的。由此也便知道了山長夫人有個小佛堂,佛堂裡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供著一個不起眼的牌位,上書“宮氏之靈”,非常簡單,簡單到費人疑猜。

賀夫人姓宮。

那靈位之下,是雙份的供果。

有次一個學生送外賣,正趕上山長夫人在小佛堂,讓他把東西放在院子裡,他湊近了一聽,聽見山長夫人正在喃喃禱告:“姐姐傳信說最近總做噩夢,讓我代她為你多念幾遍經……是我們對不起你,可這麼多年了,咱們也為你做了許多法事,你且放下一切,投胎去不好麼……”

比如有一次有個學生送外賣,送完後沒走,隔著那個最終沒能修好的新房的外牆,聽見監院夫人和監院在吵架,監院夫人聲音尖利,“那小子欺負我,你怎的一聲不吭?”

監院道:“說什麼欺負。你素日什麼性子,自己不欺負別人就不錯了!那位是先生推薦來的,得了先生青眼,就是同門,我如何能在他面前擺師長架子!”

監院夫人冷笑:“說什麼先生推薦。還不就是因為是那蹄子的遠親!你的那點心思當我不知曉?年年清明多燒的那一沓紙,給誰的?!”

監院:“牆矮院淺,噤聲!”

沈謐將這些都一一轉告給鐵慈。今日送上的則是從山長書房裡得來的各種私章拓印。鐵慈比對了一下,還是沒有。

難道當年那位上線,已經離開了書院?

但從這些線索來推斷,山長,山長夫人,監院,怕都脫不開干係。

甚至還有已經離開書院的人。

原以為就算有真相,也不過是某個人作祟,誰知道竟然牽扯到書院所有高層,再加上那個疑似細作的線索,鐵慈心中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

第107章 母子

沈謐道:“山長喜好金石收藏。據說他有一屋子的金石篆刻。他拿出來的用的這些,未必就是全部。我們不可能透過幾次送餐,便能拿到他所有的印章。”

鐵慈點點頭。

沈謐忙碌,要提前趕路,他今日也趁著下山,承接了幾個外賣業務,要幫一個管事的妻子買綵線,還要幫院務家採買一些糕點,得跑好幾個店,因此匆匆說了,便要先走。

忽然前頭有些喧鬧,有人在喊:“沈謐,沈謐!”

沈謐還以為誰要代買些什麼東西,急忙提著大盒小包奔過去,卻見眾人紛紛道:“好巧,你娘來看你了,若不是這山道上遇到,怕就是要錯過了。”

沈謐一抬頭,看見前方互相攙扶,氣喘吁吁走來的母親妹妹。

人群后,正在吃糕的鐵慈頓了頓。

人群前方,沈母和他的妹妹,依舊打扮得十分齊整,迎著沈謐笑著道:“謐兒,你好久沒回去了,娘不放心,這便過來看看你。”

沈謐只愣了一瞬,便將盒子交給山民的孩子,挽了他娘和妹妹,道:“既如此,我便不下山了,陪娘去書院走一走。”

沈母道:“我僱了馬車來,還等在山下,看你似乎要去山下辦事,便載了你一同去,辦完了再回書院。那車寬大,你也可邀你同窗好友一起乘坐。”

旁邊卻有學生詫異道:“沈謐,都說你家敗了,才在書院行那商賈之事,掙師長同窗的錢,可如今瞧著令堂令妹打扮氣度,你家似乎也不缺錢啊,那又何必……”

沈謐淪落市井,打磨得性格圓潤,回書院後,一改以往清高風範,籠絡得四方交好,只是難免有些昔日同窗,卻覺得他不如以往有風骨,染了滿身銅臭氣息,頗為可惜,只是聽說他家道中落,心想生計艱難也無可厚非。此刻見沈母母女二人插戴精緻,行事奢侈,不免便有了疑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