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歸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辭天驕 第383節,辭天驕,天下歸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賀太傅是什麼人?文章領袖,士林魁首。他一聲肯定,帝王便可邀天下學子文人之心。

文人重風骨,賀太傅親筆賀詞,又是如此盛讚,比送一座宮殿還珍貴。

滿朝欣羨賀喜之聲不絕。鐵慈親自起身,作揖謝過太傅,雙手接了字,著令內侍立即裝裱掛在瑞祥殿正殿。

方納言在門縫裡看著,滿心苦澀地想,太傅是太女的師傅,送幾個字都是偌大面子,可他這等小官可不成。

他又看見翰林院編修,那位朝內外偌大名聲的容溥獻禮,也是書冊,卻是聯合了在京舉子一百七十人,一人一句聯了一首賀壽長詩。

可以想象到做到這樣一件事並不容易,少不了禮賢下士親自奔走。文人多傲骨,要想聯合這麼多人一起給當權者賀壽,雖說其間少不了鐵慈自身掙得的尊敬,容翰林嘴皮子定然也沒少磨。

畢竟這樣的群體聯詩賀壽,同樣意味著文人歸心。

容溥出身尊貴,什麼樣的華貴禮物拿不出,他卻選了這樣一件吃力許多卻意義非凡的禮物,心意可見一斑。

殿中又一陣嘖嘖讚歎,方納言再次苦澀地想,他也不是容溥,沒那個文名資歷去召集文人聯名寫詩。

懷中的盒子此刻簡直燙手,他不敢想象,像他這種微末小官,一排排獻禮,這粗糙的黃楊木盒子和那些金碧輝煌的盒子,眾目睽睽之下放在一起,丟人先不說了,屆時皇室會不會覺得他不敬?

內侍唱名聲長長地傳過來,他低著頭,和一群同僚跨過承乾殿高高的門檻,走到丹墀之下,給太女賀壽。

方納言第一次進主殿,不敢抬頭,也不敢窺探天顏,深深垂頭,看著膝下金磚縫隙。

一排六七品的官兒雙手奉上自己的禮盒,給皇太女賀壽。

內侍取了托盤來接,會成行捧上去給皇帝和太女過目,若皇帝和太女有興趣,便開啟盒子展示一番,哪件禮物得了皇帝太女青眼,賞下什麼來,那官員面子便十分光彩。

這是皇太女第一次大殿慶壽,本身就有昭顯皇室地位的意思,如今蕭家吃癟,朝中風向隱隱變化,皇帝已經開始親政,鐵氏父女已經不是傀儡,眾臣就算現在還沒有改換立場,也得先給予皇室充分的尊重,因此鐵慈壽辰,百官們準備禮物比皇帝聖壽還用心些。

所以禮物可謂爭奇鬥豔,看花了人眼。

皇太女顯得很有興致,很多禮物都開啟看過,一直微微笑著,心情頗好模樣,不過幾乎所有禮物她都這個表情,也沒賞賜誰。

眾人便覺得她一定是眼光高,心下不由更慎重。

殊不知鐵慈正在想,這群王八蛋比她想象得更有錢啊。

挺好,這萬一國家沒錢了,缺軍費了,隨便抄幾個家就夠了。

該從誰抄起呢,嗯,老蕭家以無與倫比的競爭力排第一,老容家也擁有趕英超美的競爭力,幾位大學士可以排排隊,六部九卿不要急。

眾人仰望著皇太女,殿下的神情真是無比溫柔慈祥啊。

丹墀之下忽然發出微微的噓聲。

鐵慈從抄家富國的美夢中醒過來,目光一轉,就看見底下十分扎眼的一個木盒子。

和一群閃瞎人眼的盒子比起來,那盒子樸素得鶴立雞群。

而那獻上盒子的官員,低著頭,看不清臉,只看見微微顫抖的肩。

鐵慈招手對內侍示意,內侍會意,將那盒子端了上去。

方納言眼角餘光看見這個動作,腦中轟然一聲。

他又要受羞辱了!

心中不禁湧起悲憤之氣。

那一堆好東西她不看,偏要看他的盒子!

他受的羞辱還不夠嗎!

方納言絕望地想,等下盒子一開啟——

罷了,若受申斥,他便在殿上直言諫皇儲大辦壽辰,靡費國帑,勞民傷財!再掛冠求去!

鐵慈看一眼端到面前的盒子,木質一般,雕工也一般,粗糙素樸,和身邊的一切格格不入的感覺,讓她想起方才那官員清瘦顫抖卻依舊端平的肩,以及已經洗得發白的官服。

底下官員們翹首望著,很多人眼底帶著看好戲的笑意。

鐵慈開啟盒子,取出那繡布和書卷。

眾臣看見居然就這兩件尋常人家東西,都不禁愕然,紛紛向方納言看來。

方納言緊緊閉著眼睛,等著聽接下來的嘲諷甚至是天子之怒。

卻聽上頭一個聲音,溫和婉轉地道:“這繡工當真了得。”

語氣微帶驚喜,彷彿那手繡的經書當真繡工令她驚豔一般。

方納言愕然睜開眼睛。

群臣看不見那捲上繡工,只看出綢布普通,此刻聽鐵慈這語氣,不禁迷惑了。

殿下從一開始到現在,態度都是禮貌卻平常的,還是第一次語氣如此驚喜,這得是什麼樣的大師繡工?

天工神秀辛九娘?還是拈雲繡坊的主人?

前者是名動天下的繡娘,後者是久已不出山的刺繡界的名家。

鐵慈又認認真真地翻看那手抄的經書,展顏笑道:“好字。”

眾人又猜,這得是誰的書法?號稱書聖的柳大家,還是書畫雙絕的龔大家?

方納言身邊,先前嘲笑過他的一個官員,悄聲道:“想不到方兄如此大手筆,愚兄慚愧啊。”

方納言:……那倒也不必如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開局震碎李二三觀!

換湯不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