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歸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辭天驕 第488節,辭天驕,天下歸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人永遠關在外面,自然是把自己永遠關在裡面。

李蘊成道:“沒有猶豫的時間,他們快到了。”

確實,這回的腳步聲不再忽遠忽近,已經非常清晰了,只是由於墓道的設定,不能一眼看見。

死一般的寂靜。

李蘊成從懷裡摸出一本小書,輕輕地摩挲。

他愛書如命,時時刻刻都要捧一本書,因為書籍攜帶不便,便自行裝訂抄寫了幾本小書,隨身帶著,心煩時,寂寞時,愉悅時,無聊時,都要拿出來摸一摸。別人摸女人心神盪漾,他摸書也是一般心情。

呆立的馮桓忽然道:“關門機關在哪裡?”

低頭摸書的李蘊成嘴角蘊一抹半譏諷半淡漠的笑意,對著牆上指了指。

馮桓站在門前,仰望那一點龍睛,手指已經按了上去,卻久久不能用力。

這一按,便是生路斷絕,還是十分悽慘的他最害怕的死法,在別人的陰森墓穴裡,飢渴而死,無棺無墳無人知,雖說還有其餘同伴,可這更可怕,他聽過的那些雜書故事裡,一群人被困某地,無水無糧,最後大多都是自相殘殺以人肉人血為食的下場,他馮桓手無縛雞之力,那群黑衣人卻個個是高手,誰會先被吃掉,都不用多想。

到那時大概只能先自我了斷,死後被吃總比生前被吃要好些。

想到這般地獄般的場景,馮桓先激靈靈打個寒顫。

他覺得他並不是怕死,但他真的害怕這樣的死。

身後,李蘊成道:“不敢按就別按了,人都到了。好死不如賴活沒聽過?再說還沒個好死。”

馮桓一抬眼,一群人已經轉過墓道,看見了他,呼喝了起來。

這一霎馮桓腦子裡嗡地一聲,什麼都沒想,手指一按。

轟然巨響。

斷龍石落下。

煙塵四濺。

第401章 牽念

馮桓沒有避讓,呆呆任那灰塵撲了一臉,只是低頭看自己的手,不明白怎麼忽然就按下去了。

再抬起臉來時,眼眸通紅。。。

李蘊成在他背後輕輕嘆息一聲,將小書上落滿的塵灰拂去。

馮桓再回身的時候已經扯開笑容,走到他身邊坐下,道:“現在好了,誰也進不來了。”

李蘊成面無表情地道:“值得麼?”

馮桓想了一下,道:“應該算是值得的吧。”

李蘊成皺眉:“我是沒明白,你這樣的人,大好的日子沒活夠,怎麼就肯為往日裡毫無交情的皇太女做到這一步。”

“之前確實毫無交情。”馮桓從懷裡神奇地摸出一個小酒瓶,灌了一口,“可是我跟她走過這一路。她帶著我逛過街,讓我拎東西卻也請我吃當地名吃;我被阿吉弄了一張香腸嘴,她進山給慕容翊找藥的時候,我怪她怎麼不幫我找藥,她說香腸嘴其實是我的護身符;在連綿大山裡遇見蟲潮,她在懸崖上一手拎著我一手拎著慕容翊,看似舉重若輕,其實她的手臂一直在發抖,可那樣她也沒丟下我;我們從山腹滑入谷中,落入深潭,如果不是她把我撈出來,我大概現在也就是潭底一捧白骨,更不要說御苑狩獵,初見她就救了我一命。”

他斜睨著李蘊成,道:“我呢,欠了人的命,不說報恩,落井下石的事倒也做不出來。但你呢?你方才可以不告訴我,也有機會攔我,可你都沒做。”

“你不願意恩將仇報,我就願意?畢竟御苑那次,她也算是救了我。”

馮桓想了想,卻笑著搖頭,“別人這麼說,我信,但你老李其實是個冷心人,我不信。”

“死到臨頭,倒聰明起來。”李蘊成拍拍手中書,“一來,我從小讀書,閱人間卷帙千萬,沒有一本書教我忘恩負義,也沒有一本書教我臨敵怯弱。”

“二來呢?”

李蘊成目光在地上黑衣人身上掠過,忽然轉開話題,“快死了,有什麼牽念的?說給我聽聽?”

“說得好像你能出去一樣。”馮桓笑罵,遞過酒瓶,“來一口?知道你滴酒不沾,但臨死了也好歹破個戒,不然豈不是枉來人世這一遭。對了,二來什麼?”

李蘊成搖搖頭,把酒瓶擋了回去,馮桓嗤地一聲不再勸,仰頭喝了一大口,喃喃道:“牽念什麼呢?似乎也沒什麼了,你也知道我們這種出身,珠圍翠繞地出生,錦衣玉食地長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功名不必爭,爵祿天生有,家族興衰事務不用我擔其實也擔不起,每日裡愁的就是如何花錢和哪裡能找到更美貌的小娘,人生過得看似圓滿無比,細細想來卻空蕩得很。”

他想了一會道:“倒是行走燕南這一遭,還覺得有點意思。”

他腦海中掠過一條人影,想起方才那一霎聽見牽念兩字,沒來由就想到那人,卻又覺得無稽,討厭還來不及,談何牽念呢。

或許只是懷裡那些瓶瓶罐罐,以及先前蟲棺當面而不毒引起的觸動吧。

他沉默下去,只是一口一口地喝酒,想著醉死拉倒,少了許多煩擾。

外頭有吵嚷之聲,顯然對方對忽然閉門也是措手不及,砰砰敲擊了一陣,聲響漸漸消失,顯然是放棄了。

平日裡酒量不錯的馮桓,聽著外頭腳步聲漸漸遠離,竟然有些醉了。

他暈暈乎乎地抬起頭來,想著酒帶得還是太少,醉死很難達成,要不要試著自盡?

……

“請殿下憐惜百姓,退出昆州!”

呼聲簡直要上衝雲霄,百姓們聯袂踏前的腳步聲越來越齊,地面震動,煙塵不絕。

呼聲裡,那座一直沉默而顯得十分冷漠的車駕忽然動了。

在緩緩後退。

百姓們一怔,不明白先前一直態度強硬的皇太女,為何忽然退縮了,隨即就興奮起來——民意沸騰,民怨如火,這位皇儲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浩浩萬民憤怒之前的弱勢,認識到民心不可失,終於願意低一低頭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