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頁,重生后王妃鹹魚了+番外,希昀,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秀山聞言眯起眼,審視著進來的四人,“你們都是親眼瞧見的?”

“是姚小公子著實死在楊三郎手裡”

“我也看到了,楊三郎最後還拽著他胸襟罵了幾句難聽的話”

常秀山聞言臉色就變了,“放肆,來人,帶楊詢!”

話落,一小吏從後廊繞了進來,悄悄在常秀山耳邊說了幾句話,常秀山眉頭大皺,

“貴人?什麼貴人?”

小吏大汗淋漓往後面指,雙唇發顫,抖得說不出話來,常秀山見他這沒出息的模樣,氣得面色鐵青,礙著各方人馬滿滿一堂,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又見小吏臉色不同尋常,懊惱地拂袖而起,怒目掃視一週,“先等著,本官馬上就來,來人,立即將楊三郎押上!”

匆匆將烏紗帽往頭頂一擱,一面斥責小吏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一面提著衣襬疾步往後去。

公堂往後便是京兆尹的正堂,平日幾位官員均在此當值,遠遠地便瞧見正堂燈火通明,侍衛林立,常秀山常年翻看簿籍卷宗,熬壞了一雙眼,一時還沒瞧清是何人來了,

沿著臺階而下,步入院子正中,堪堪走到正堂臺階下,這才發現堂內當中坐著三人。

乍一眼還以為自己看花了,狠狠摔了一把頭,再定睛一瞧,心竄到了嗓子眼。

當中一人玄色蟒紋常服,衣襬上的金線龍紋五爪飛揚跋扈,端得是身姿如松,氣度威赫,不是那太子朱謙又是誰?

其左,一身仙鶴補子,面容清肅如顧,手裡扶著一青花茶盞,目光如水朝他投來,竟是當朝內閣首輔王欽。

視線再往太子之右挪去,那人面如冷玉,眉峭如峰,一身紅火的飛魚服,哪怕坐在當朝太子與首輔身側,依然氣勢昂然。

居然是東廠提督劉瑾

常秀山嚇得雙腿打軟,撲騰一聲跪在地上,烏紗帽也跟著栽了下來,他顧不上扶帽,忍不住往西邊天瞄了一眼,今日的太陽打哪出來的,平日裡他一順天府尹哪有機會得見裡面三尊大佛,今日卻齊齊聚在他的正堂?

順天府這間小廟,哪裡容得下這三尊天神?

作者有話說:

朱謙:我最先來的。

王欽:我不小心路過

默默準備暖手爐的劉瑾:這事我一個手指頭就搞定,你們倆都不要礙郡主的眼,有多遠滾多遠!

順天府正堂內燈火明亮, 落針可聞。

劉瑾修長的手指鉗著一小桐火箸兒,慢條斯理撥動手爐內的銀屑炭,清致的眉眼陷在一片無色的煙火裡, 瞧不真切。

自太子冊封起, 皇帝已不管朝政,就連錦衣衛都下放到了太子手中,現在手裡唯一握著的也就東廠與禁軍。案子最先是錦衣衛發現的, 稟了太子,而錦衣衛也歸東廠屬轄, 探子得報,也會抄一份邸報給東廠, 他一向吩咐沈府的事第一時間告訴他。

朱謙知曉這樁事不奇怪,劉瑾奇怪的是朱謙竟然親自來了。

郡主不是不待見他麼,怎麼還敢來。

劉瑾再位高權重,還是皇家的奴婢,論理不該坐在朱謙下方,只因有救駕之功, 朱謙一向看重他, 吩咐他坐,他便只能坐著,興許朱謙是讓他審案的意思。

別看朱謙面上沉肅,心裡已打了退堂鼓, 早知劉瑾出面,他就不必來了, 就怕回頭傳到沈妝兒耳朵裡, 怪他插手, 惹她不快。

左側的王欽更是默默撫了撫額, 他恰巧從都察院的衙門回來,路過順天府,見門前圍了不少百姓,遣人打聽得知殺了侯府公子,而兇手正是楊三郎,登時提了個心眼,楊家與姚家有些過節,楊三郎又是沈妝兒的姐夫,王欽擔心其中有蹊蹺,便尋了個藉口從側門進了順天府。

踏入院子時,沒注意到堂上坐著朱謙,轉背吩咐順天府吏員,將京兆附近諸縣的人口簿籍稅冊給拿來,吏員以為他要查檔,膽戰心驚,麻溜地去後衙將近三年的簿冊全部搬來了正堂。

王欽跟前的長几上便堆滿了文籍造冊,早曉得朱謙與劉瑾會來,他何至於插一腳,只是話已說出去,造冊搬了來,臨陣脫逃,不是他的作風,遂硬著頭皮坐下。

常秀山連滾帶爬地進了廳堂,跪著就沒過身,從小吏手中接過烏紗帽,手忙腳亂往頭頂一罩,衝朱謙行了跪拜大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酒廠中的名偵探

一夢衍

末世修真[重生]

魚丸和粗麵

重生豪門:寧少,寵上癮

花嫁與詩

報告穆少,你家小祖宗野翻天了

多duo

天家貴妻

海的挽留

初景道君

蓬萊靈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