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十字星2019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相期晚歲(一)首捷,中州錄,南十字星2019,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相期晚歲

昨日雙南金,今日綠綺琴。贈君無別物,唯有百年心。

——元好問《怒虎行?答宋文之》

-

(一)首捷

元好問驚訝得合不攏嘴:“什麼?!原來良佐還有一段情緣!難怪周姑娘尋到汴京又回了江南……”九娘問:“周姑娘嫁丁縣令的苦衷,大將軍和王經歷知道麼?”元好問想了想,沉吟道:“這事是霓旌私下告訴我的,我並沒說與旁人聽過,只將這隱衷寫成書信,寄往大理寺,單獨告訴良佐。周姑娘心高氣傲,若知道的人多了,她定要惱怒,而且萬一傳到丁縣令那裡,他臉上怎麼下得來?怎能輕易放過周姑娘?”九娘愴然嘆道:“這便是了!元先生的書信,定是被大理寺的人扔了燒了,沒有送到將軍手上。而大將軍和王經歷都不知情,自然也沒法告訴他真相。”元好問點頭道:“不錯。否則,以良佐的為人,又怎會去喜歡別的女子?”

九娘微笑道:“元先生很為周姑娘惋惜。”元好問訕訕道:“確是有些可惜。不過,周姑娘愛使性子說氣話,需得別人猜見她的心思,殷勤小意地哄著;而良佐直腸直肚,聽到什麼就是什麼,心裡明明有十二分的好,表露出來卻沒有一兩分,就算兩人真成了親,怕也難和睦。”迴雪笑道:“娘,那將軍和長主和睦麼?”九娘神色溫柔,悠然嚮往,嘆道:“豈止是和睦。我這大半生,見過的帝后妃嬪、親王王妃、公主駙馬,乃至現在這些鄰里鄉親,再沒有這般心心相印之人了,或許莊獻大長公主和僕散都尉年輕時能夠與之相比,可我又偏沒見過。”

元好問訝然:“長主冰雪聰明,蘭質蕙心,確是良佐的佳配,可他們同為宗室兒女,怎能……”驛丞也道:“是啊,便是民間百姓,同姓男女也不可成婚,哪怕兩家隔山跨海沒一丁點關聯,結了親家就是亂/倫。天家規矩森嚴,想來是給將軍改了姓氏?”元好問斷然搖頭:“不,良佐至死都未改過名姓,也沒做駙馬,我記得兗國長公主並未出降。壬辰年間崔立作亂,將滿宮女眷拱手贈與蒙古,其中也沒有兗國長公主。”迴雪輕靈的眸子轉了轉,笑道:“我知道啦,他們私奔了,是不是?”驛丞瞪了女兒一眼,輕責道:“你這孩子,嘴裡沒個把門的,這話也是你小姑娘能說出來的?”迴雪也知失言,雙頰微紅,元好問嘆道:“也沒有。良佐一生堂堂正正,死得明明白白,沒有娶妻,也沒和人私奔。”迴雪挽著九娘撒嬌:“究竟怎麼回事,娘接著往下說呀,將軍出征定是勝了,對不對?”九娘為元好問和驛丞斟滿杯中酒,微笑道:“是。”

-

-

金國建立之初,女真人仍保留著長白山上、松花江畔的漁獵習性,“地狹產薄”“多貧窘”,生存條件十分惡劣,因此也造就了女真人彪悍勇猛、忍耐堅久的習性,平日“佃漁射獵”,戰時“壯者皆兵”,將士骨血相連,盡心用命,“勝不追,敗不亂,整軍在後,更進迭退,堅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戰非累日不決。蓋自昔用兵,未嘗見勝之之道,非屢與之角者莫能盡知”,格鬥能力遠勝之前宋遼西夏三國。

金軍之中,有步兵、水軍、輕騎,但最精銳的當屬重灌騎兵,馬上士卒“被兩重鐵兜鍪,周匝皆綴長簷,止露兩目,所以槍箭不能入”,胯/下戰馬亦全身披甲,號曰“硬軍”。突陣時數人一組,如一堵銅牆鐵壁般逼近敵人,勢不可當,對戰者往往望風奔潰,不暇交鋒。由於金軍重騎兵時常在陣營左右兩翼,故宋人稱之為“柺子馬”(宋人俗語稱左右兩翼為“柺子”)。憑著這支驍勇善戰的鐵騎,女真人建立金國、滅遼覆宋、入主中原,可是,隨著熙宗皇帝仿照北宋舊例建置兵制,以及宗翰、宗望等初代名將的逝去,金軍機構冗雜,疊床架屋,子弟貪慕中原繁華,縱情逸樂廢弛弓馬,早已不復祖先開國時的兇悍堅韌,貴族將領狂傲自大花天酒地,底層士卒晉升無望怨氣沖天,兵不服將,將不知兵,戰鬥力每況愈下。至野狐嶺戰敗後,金人失去牧所,戰馬罄竭,愈發連像樣的騎兵都沒有,打仗多賴步卒,而忠孝軍正是在這樣的危機下應運而生。

當時仍是太子的守緒十分看重這支新軍,除三倍俸祿之外,沿用和恢復了一卒配備二馬的金初舊制,以供替換。完顏彝接手忠孝軍之後,一心重振大金鐵騎雄風,選拔士卒時便要考較騎射武藝,但凡稍有不及,便歸入合裡合軍,待加緊訓練合格透過測試後才能正式入籍忠孝軍。如此一來,忠孝軍人數始終只得千餘人,鼎盛時也不過兩千上下,卻是一支優中選優、精銳彪悍的勁旅。

完顏彝日常練兵之時,不但訓練膂力體能、騎射武功,也演練具裝衝鋒、長短兵步戰、步射、火器作戰,甚至水戰。其中火器的運用尤為出眾,士卒可在衝鋒陷陣之時配合震天雷、飛火/槍等武器守城和攻擊敵人。所謂震天雷是後世炸彈雛形,“炮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里外,所爇半畝以上,火點著甲鐵皆透。”飛火/槍則是後世步/槍原型,“臨陣燒之,焰出槍前丈餘,藥盡而筒不損。注藥以火發之,輒前燒十餘步,人亦不敢近。大兵惟畏。”

排演陣法時,完顏彝根據忠孝軍少而精的特點,著重練習連續衝鋒的銜接,模擬交鋒一個回合失敗之後利用高超的騎技退出戰鬥,快速重整隊形,一陣退,復一陣來,一陣重於一陣,勝則整隊緩追,敗則復聚不散,分合出入,變化接應,在甲冑與兵器負荷極重的情況下反覆衝擊,人人皆可勝任一二百回合。全軍將士耐苦耐勞,耐飢耐冷,同仇敵愾,上下同心,此次初征,更是士氣高漲,一心要洗雪從前被蒙古俘虜奴役之恥。

此時的蒙古內政未安,並無大舉攻金的計劃,八千騎兵到達慶陽府之後也只是在旁邊的寧州一帶掠奪,準備等更多金國援兵抵達,再圍點打援,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儘可能在野戰中消滅敵人,並給守軍制造最大恐慌。

金軍在慶陽城下沒有遭遇對手,移剌蒲阿詢問諸將,何人敢奔襲大昌原,與蒙軍決一死戰。

帳中鴉雀無聲,諸將低頭不言——攻守戰中金蒙尚互有勝負,遭遇戰則百戰百敗,聞風喪膽,且此番蒙軍大將赤老溫名列成吉思汗“四駿”,誰都不願平白送死。

尷尬的靜默中,完顏彝上前半步,沉聲道:“末將不才,願為先鋒。”移剌蒲阿與他本不相熟,只是此人既受皇帝破格提拔,又自請出戰,自無不允。完顏彝枕戈多時,早已沐浴更衣,從容披甲上馬,點齊四百忠孝軍鐵騎,以閃電般的速度奔赴大昌原,正合《孫子兵法》所言:“其疾如風、侵略如火、動如雷霆”。

蒙金開戰二十多年來,金人幾乎不曾掌握戰局主動,更不敢以非優勢兵力野戰對沖,蒙古因此放鬆了警惕,完全沒有想到向來疲塌拖沓金人行軍速度竟會如此之快,仍一如既往地分散周遭鄉里盡情搶掠殺戮。

忠孝軍士卒皆曾遭俘虜,對蒙軍部署異常熟悉,成功避開斥候,利用對方的分散部署,很快就摸到了赤老溫所在的核心位置,完顏彝命四百騎團團集結,遙指蒙古中軍,高聲道:“咱們今天,只打一個人——赤老溫!四百個打一個,你們說,打不打得過?!”忠孝軍兒郎聽到“四百個打一個”,無不摩拳擦掌,齊聲怒吼:“殺!殺!……”

完顏彝一聲斷喝:“殺!”帶頭向蒙古中軍風馳電掣般衝了過去,餘者見主將身先士卒,愈發熱血沸騰,爭先恐後躍馬直追。

雖然缺乏準備,兵強馬壯的蒙軍在猝然發現金軍後很快反應過來,有條不紊地集結散落的人馬,利用輕騎靈活的優勢向兩側疏散,以期避開金軍士氣最壯的第一波衝鋒。所料未及的是,金軍好像熟稔蒙軍佈置,對遍地遊騎視若無睹,閃電般徑直撲向赤老溫。親兵們迅速列陣保護主將,還未及站穩,便看見那為首的金軍將領一騎飆到眼前,從頭到腳包裹在沉重的鐵甲兜鍪裡,手中丈餘長的馬槊掃出一片旋轉的黑影,胯/下戰馬亦全副披甲,加速撞向親兵陣營,巨大沖力將蒙古輕騎撞得飛起,人和馬在地上翻滾扭曲。轉眼間後方鐵騎電奔而至,手中長槊橫掃,十餘騎排成一列如銅牆鐵壁般壓迫過來,蒙軍胯/下戰馬長嘶,本能地躲避這滅頂之災,卻沒能逃過忠孝軍開碑裂石的一撞,登時人仰馬翻,滾落在地。

“散開——散開——”一個蒙古千夫長大聲呼喊,蒙軍訓練有素,迅速策馬靈巧地疏散開來,重新列隊整形,準備發起反攻。誰知金軍絲毫不理會,不要命一般高速衝向親兵陣營中的赤老溫。

蒙軍縱然再勇猛,輕騎也無法與具裝重騎兵硬碰硬地對沖,赤老溫眼見親兵被衝散,只能縱馬撤退,以期組織人馬指揮反攻。誰知那為首的金軍將領高聲大喊:“赤老溫死了!赤老溫死了!”用的竟然還是蒙古語。忠孝軍士卒一聽,有樣學樣地用蒙古語高喊:“赤老溫死了!蒙古敗了!”聲音遠遠地蔓延在大昌原上,蒙軍士卒哪裡會想到曾被俘虜的忠孝軍將士個個都會說蒙古語,不疑有詐,以為主將真的已經戰死,登時驚懼交加,無心戀戰。

赤老溫氣急攻心,連忙組織親兵聲嘶力竭地大喊:“赤老溫沒死!金人詭計,不要相信!”忠孝軍循聲而至,向蒙軍中樞發動連續性衝鋒,憑藉厚重的鐵甲無視刀矢的襲擊,發瘋一樣死死咬住蒙軍主帥,打得赤老溫焦頭爛額無暇分身指揮,八千蒙古輕騎缺乏有效組織,攻守紊亂,無不望風披靡,潰散奔逃。

完顏彝一馬當先,率忠孝軍追出十數里,然而蒙軍輕騎行動速度遠勝金軍重騎,大昌原地勢開闊,潰逃之後實難斬殺殆盡。忠孝軍士卒也未料到片刻間竟已決出勝負,士氣愈發高漲,呼喝請願追擊窮寇。完顏彝暗忖己方只有四百人,寡眾懸殊,孤軍不可深入,便抬手笑道:“回去!咱們還怕來日沒得打嗎?”忠孝軍縱聲大笑,盡獲蒙軍輜重,大勝而還。

忠孝軍初次出戰,竟以四百騎兵大破蒙古八千鐵騎,迫使蒙軍從慶陽敗退,取得了大昌原之戰的全勝,此役名垂青史,成為歷代兵家心嚮往之的又一個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班師回京後,完顏彝奏功第一,皇帝親自下旨表彰勉勵,授定遠大將軍、平涼府判官,世襲謀克,一日名震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師長馮天魁

樓下水如天

熱吻煙火

喜粒

還是地球人狠

劍舞秀

仙俠世界歸來

落月星塵

渡厄

楊溯

權少獨寵:國民男神是女生

南黎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