姀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頁,青山撞我+番外,姀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夕陽西下,最後一抹餘暉掛在天際,將落未落。

安陽以手撐面,撐在臨窗的貴妃榻上,一動不動,枯坐了一整日了,蕉月、綠雲幾個憂心忡忡,卻又不敢上前叨擾。

將“未遠遊”最後一頁書看完後,安陽將書冊合上,而後緩緩閉上了眼,不知過了多久,慢慢睜開了眼,可眼中的震撼和複雜之色,依然久久不曾散去。

她雖不愛文墨,可到底自幼師出名門,自幼在皇家學院唸書,那裡的夫子乃整個大俞最博學之士,便是耳濡目染的,也多少沾染了幾分書香之氣,絕非尋常愚蠢呆笨之輩,不過是相較於那些天賦之輩,少了幾分勤奮和重視罷了,志不在此。

這些年來那樂未央漸漸顯露人前,安陽雖偶有聽聞,但她不喜詩詞,不喜文墨,便是看書,也多愛瞧一些話本或者民間雜文故事,權當做瞧故事,打發光陰罷了,這還是她第一次認真閱讀樂未央的作品,卻不想,心裡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復。

這才在知道,也是,能夠被那麼多才子擁戴,當年在皇家書院時能夠被夫子另眼相看,甚至能夠被太傅偏愛,只恨她不是男兒身的女子,又豈非是尋常女子。

其實,早該想到的,畢竟,連他顧無憂當年都隱隱“側目”之人,能夠在滿京或端莊,或美貌,或才氣,或高貴的貴女中,生生以庶出身份殺出一條道來的女子,豈非尋常之輩。

這本遊記屈屈數萬之字,卻彷彿引閱讀之人身臨其境,隨著她一道遊歷了大半個巍巍山河。

措辭之精妙,之老道,文墨之精準,之華麗,無不令人另眼相看,文筆華麗倒是其次,主要是提筆之人的那股子靈氣,那股子見識見地,以及那股子奇思妙想和書寫方式,無不令人感到新奇和震撼,實在令人難以想象,這竟是出自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女之手。

關鍵是,這是那提筆人,也就是樂未央兩年前的遊歷,那時,她不過才十三四歲。

那該是何等的妙人啊!

這一冊遊記,記錄了樂未央遊歷兩年的所有事蹟,途經的地點,每一處的風貌,氣候,民風,每一處地方的飲食習慣,甚至包括此地盛產的藥草,花卉,出過的名人大家,以及在遊歷途中遇到的有趣奇聞異事,全部以一種詼諧又幽默又端正的方式記錄在冊。

說是遊記,更像是一側百科全書。

怪道一經發布,便令人搶斷了貨,說實話,沒有看之前,安陽不以為然,親眼一字一句看完了後,她心中的第一個感想是:甚至不輸一些前朝大家之作。

尤其,對於不曾出過遠門的深閨女子,書中游歷的地方和一路遊歷途中的所見所聞,彷彿與她們隔著一個世界。

安陽看完後,竟徒生出一股自行慚愧的心情來。

若非得知是樂未央所作,她必定以為是哪位閱歷豐富的名師大家所作。

一時,一種生生的挫敗感油然而生。

原來,美貌在深厚的才情面前,壓根不值一提。

忽然覺得自己這些年來,就像是個笑話。

一個庶女,她從來不以為然,沒有放在眼裡,卻不料,是自己夜郎自大了。

這個世界上,永遠有著超乎你意料之外的優秀者。

樂未央或是其中之一。

至於描繪的那一千餘字的西南友人招待之景,寒冷冬日裡的乾柴烈火,噼啪作響的點點火星,熱氣騰騰的一鍋菌菇鮮湯,雪夜中為她引路的一盞燈,以及茫茫冰川上的一抹黑色蓑衣,一字一景,沒有寫人,卻處處是人。

原來,他們曾在大雪中垂釣,在堅固冰川的冰河鑿洞垂釣,在河邊的小木屋生火取暖,甚至……熬湯作羹湯,熬的還是鮮美的……蘑菇湯,最後,在暮色下,為她點燈護送她歸去。

安陽甚至可以透過這寥寥千餘字,十分清晰的想象到那是一副怎樣的畫面。

千餘字,處處是懷念,處處是相思。

那是一個安陽全然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場景,那裡,皆是她陌生的人。

縱使安陽內心深處,有一個清醒的自己告訴自己,不過是用於刻意激怒她的辭藻。

可是——

難以想象,那樣畫面裡的他,是怎樣一個顧青山?

九歲隨軍,二十歲又一門心思奔走外放,或許,骨子裡的顧青山就是個不安於現世的吧。

若是沒有那一紙婚約,或許,那樂未央才是他顧青山最佳的靈魂伴侶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起澳門,暴富的道路有點坑

鐵心似水

撲倒,萌神小狐仙

睡懶覺的喵

娛樂:歌手大會,偶遇四個前女友

孤山放牛娃

我是石四懿

楊九渡河

劍修大師兄是個戀愛腦

菩又又啊

全球對映:我靠撿屍成大佬

千字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