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頁,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臨西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去過江南。”

富春站在田埂,看著田地裡滿滿的雨水,笑道:“江南那邊,一年四季雨水充足,人們地裡種的不是小麥,而是大米。種大米的田地,都是像這樣的水田。”

水田種大米?大江村人聽得瞪圓了眼。

大米在戍邊可是頂頂金貴的東西,大家也都只是聽過,沒人真嘗過是什麼味道。

因為戍邊太乾旱了,根本種不活大米。

田大山好奇問道:“田地裡都是水,不會把大米秧苗都淹死嗎?”

富春聞言神情一窒,多少有些尷尬。

他不擅長農耕,只是見過大米都長在水田裡,但要問為什麼淹不死,還真說不明白。

“這大米啊,又叫做水稻,它的祖先最開始就生產在南方多水的沼澤地裡。這玩意兒金貴的很,不耐旱,而且還怕雜草。種植在水田地,常年都能喝飽水,也沒有別的雜草來搶佔養分。在南方軟溼的泥土裡生長,結出來的大米顆粒,色澤晶瑩剔透,咀嚼進嘴裡軟糯清甜,那叫一個香啊。”

陳庚年正在觀察泡水的耕田。

聽到眾人的談話,他頭也不抬的隨意說道:“等以後吧,等以後咱們江縣挖掘出來的坎兒井越來越多,冰山雪水在縣內源源不斷流淌,等大江村外的黃沙穩固住,咱們也能灌肥沃的水田,試著種植大米。”

別說,好一陣沒有吃大米,陳庚年把自己給說饞了。

他說完後,好久都沒有人接話。

陳庚年疑惑的抬頭。

就見富春、李泉,以及所有大江村人都呆愣愣的看著自己。

年輕的縣太爺並不知道。

他趟在水窪地裡,一邊檢查土壤質量,一邊彷彿隨意輕鬆又篤定般描繪出來的畫面,多麼引人震撼又神往。

坎兒井的雪水在江縣到處流淌。

北部的風沙得以穩固。

肥沃的水田裡長出金貴的大米秧苗。

那得是多漂亮又令人振奮的畫面啊!

“真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有縣太爺在,肯定可以實現的!”

“到時候,我也要嚐嚐大米是不是真跟縣太爺說的那般好吃。”

人們振奮著互相議論。

富春看著年輕的縣太爺,突然就懂了,為什麼衙門裡、以及江縣的民眾們都發自內心的尊敬他、喜歡他。

縣太爺身上是有股無法忽視的人格魅力在的。

他好像永遠不會服輸,永遠都有一股勁兒——江縣乾旱?沒關係,我們挖井出水也能造出來水田啊,有什麼難的。

就連富春本人,也很難不被這種人格魅力所征服。

要不說是曠世奇才呢,不僅懂農耕,懂醫學,懂手工業,懂養殖,懂改良土壤,甚至連他這個人的內在品格,和外在魅力,都完美的無話可說。

這種遇見心儀明主的美妙滋味,讓富春一度感動到熱淚盈眶。

想他以前遇見那幾位所謂的‘明主’,都是些什麼垃圾啊。

陳庚年被盯的有些奇怪。

事實上他覺得這位富春老先生真的很奇怪,時不時就會盯著自己發呆,眼睛裡還會浮現出一些看不懂的振奮,像是在觀察什麼稀世珍寶。

算了算了,出於對文化人的尊重,這個就假裝沒看到吧。

陳庚年輕咳一聲,轉身對大江村人交代道:“看這樣子,耕田再泡三天,就可以把雨水給排出去,然後清理地裡的鹽巴了。”

實際上,想要更充分的洗鹽田,只灌溉一次水是不夠的。

一般都要反覆灌溉,直到地裡沒有白色結晶鹽,但江縣這邊畢竟沒有這個條件,只能多泡曬幾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總想弄死我[快穿]+番外

墨千榕

和諧的綜漫日常突然撞進了萬華鏡

洛溪清流

豪門後爸擺爛後爆紅了

唐酒月

夫人假死後,賀少他瘋了

雪佛裡椰子

這個前鋒不正經

肉末大茄子

農女醫香:娘子主外夫主內

唐七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