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頁,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臨西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民眾們忙碌起來,縣衙也得緊跟著運轉。

像是六月份那般,曲轅犁、耬車、耕牛的買賣租賃等工作再次扎堆出現,好在這次差役們已經逐漸熟稔起來,所以衙門雖然忙,卻並不亂。

作為縣令,陳庚年很清楚轄區內民眾們看似忙碌,實則都在憂心。

但他暫時同樣無計可施。

因為衙門沒有錢。

哪怕他現在有系統獎勵的磚瓦燒製技術,也沒有辦法立刻開窯,更沒有辦法保證每家每戶都能用上磚瓦。

他得等裴寶來把賣糧的錢帶回縣衙。

然後還得等這波農忙時間過去,再籌錢開窯,招收賦閒在家的民眾做工人,燒製磚瓦。

同樣陷入尷尬境地的,還有大江村人。

按照當時和鄉紳們的約定,三個月契約期已經到限,他們只能搬離房屋,如今在田地旁邊的草地裡風餐露宿。

紫雲英的種子、秸稈、蜂蜜,確實讓大江村人賺了一筆錢。

但這些錢,也只夠他們買接下來半年果腹的糧食。買來的糧食,還得有一部分用於糧種,種進地裡。至於想要蓋房子,那得等裴寶來把帶去涼州的紫雲英種子換成銀錢帶回來。

當然,哪怕這筆錢帶回來,大機率也不夠他們蓋很好的房子。

如果忙碌兩三個月,就能賺到蓋房的錢,那這就過於一本萬利了。

以及紫雲英的種植實在太麻煩了,哪怕吃苦耐勞如大江村的佃戶們,回想起來那段時間的忙碌都心有餘悸。

還有,對於現在的農民們來說,地裡種糧食,才是最讓人安穩的。

是,種植紫雲英確實能賺到錢,但付出的代價同樣驚人。

而且這是他們當時被逼無奈不得不種植,如今有了選擇,大部分佃戶還是更傾向於種莊稼。

所以經過商議,大江村的三百畝地,有兩百畝都改種糧食。

只留下一百畝地,繼續種植紫雲英。

陳庚年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沉默了片刻,隨後點點頭:“行,按照你們自己的意願來吧。”

貫徹在這個貧瘠年代裡的小農思想,並非一朝一夕能輕易改變的。而透過大江村這個事情,也更加讓陳庚年意識到,發展商業、工業的重要性。

農業是社會的基礎與基石。

但若人們只侷限在農業,只盯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那社會經濟就永遠發展不起來,發家致富就只能存在於口號和暢想中。

而且相比於大江村人種植什麼,對於陳庚年來說,他們能不能住進房屋裡安全過冬,才是最頭疼的事情啊。

可很顯然,大江村人是買不起磚瓦的。

除了磚瓦燒製技術,陳庚年在系統獎勵裡還獲得了蔬菜種植技術。

這個也很重要,等農忙期結束後,組織江縣民眾開墾小菜園,種一些最便宜的蘿蔔、白菜、薺菜、菠菜等,用不上一個多月,這些就能陸續上餐桌了。

等冬天的時候,這些都是飽腹的口糧啊!

燉蘿蔔白菜、煮菠菜湯、甚至包薺菜餃子包子,到時候都能安排上。

縣衙後院還有塊空地,完全可以開墾個小菜園。

想到過段時間能自己親手種菜,陳庚年的種花家血脈開始燃燒,竟然還有些小期待。

但此時還尚且不是時候。

因為,得先把化肥安排上!

接下來的沙暴天,不僅氣候惡劣影響人們居住,同樣也會導致田地土壤質量被破壞。

最好的解決辦法肯定是要先改良沙地、鹽鹼地,然後再進行播種。但這實在太難了,又不是大江村的三百畝地,陳庚年還能親自盯著,那可是足足一個縣區的糧田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瓊瑤同人)月下梅花香+番外

愛玲粉絲

鐵劍棲鳳(下)

拾舞

傾世嫡凰

不朽遠方

拯救那個女巫

紅燒盲鰻

農門貴後福滿天下

肖夫人8

穿越:春秋愛情故事

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