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頁,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臨西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兒個晨會還是你們組織去開吧,我得出去一趟。”

潦草吃過早飯後,陳庚年說道:“給我指派倆人,去庫房樓把大豆、棉花種子帶出來,這玩意兒種植起來很麻煩,我得親自去盯著。”

棉花和大豆,這兩樣作物,衙門的人最近都有所耳聞。

據說是縣太爺從胡商那裡購買來的新品種農作物,種好了以後,比糧食更加值錢。

“好的縣太爺。”

胡銘點點頭,隨後又遲疑問道:“縣太爺,現在大江村的磚瓦,以及縣前村的布匹我聽說都開始售賣了,縣區內最近很熱鬧,很多村子都琢磨著想要做生意。我想問問,以後都是這個發展模式了嗎?”

這話,讓孫成和裴寶來都神情一緊。

他們作為鄉紳的兒子,自然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村子自己搞作坊生意,就意味著他們能自己賺錢,那等現在這批流民在江縣待滿一年後,肯定也不會再願意做佃戶了。

“對,現在只是個開始,以後村作坊肯定會越來越多。”

既然胡銘主動提起這個話題,陳庚年順勢多聊了幾句:“咱們老爹家裡那些地,以後就會面臨沒有人幹活兒的難題。我的建議是,開私家工廠,田地裡不再只種莊稼,而是種大豆棉花這種新的經濟作物。這樣賺錢更多,就能出高價來聘請工人。過年的時候,我讓他們來參加工廠的年終總結大會,就是想給他們提個醒,但是他們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年後佃戶們集體辭職,我本來就要跟他們說這事兒的,但你們也看到了,一批流民進來,讓他們覺得問題解決了,所以開開心心繼續回家躺著。可按照江縣現在這個發展狀況,遲早有一天所有人都不會願意做佃戶。所以你們回去以後都勸一勸自家老爹,要真想著開工廠的話,我這裡給他們提供技術,但廠子的具體運轉,以及招工、產出、售賣等等事宜,都得靠他們自己,就像是當初你們做廠長一樣。而且說句不開玩笑的話,你們那群老爹開私家工廠,才能徹底把江縣的經濟帶動起來,下一步衙門發展的重心關鍵,就在他們身上。”

說完後,陳庚年拍了拍胡銘的肩膀,去忙自己的事情。

等縣太爺走了,胡銘、裴寶來三人面面相覷。

江縣未來的經濟發展,關鍵重心在他們不靠譜的老爹身上?

多荒謬啊!

裴寶來頭疼道:“就我爹那德行,肯定是不願意去苦哈哈做廠長的,而且我覺得他幹不來。當廠長有多累,咱心裡都清楚。咱們一開始誰不是焦頭爛額,每天都崩潰的想哭。”

胡銘嘆了口氣:“那也得回去跟他們談談啊,就像縣太爺說的,他們要是不做廠長,以後沒有人幹活兒,家裡的田就廢掉了。”

且不說憂愁的胡銘三人。

縣太爺自己都在愁呢,因為他的老爹陳申,同樣死活不願意開廠子。

-

鄉紳們的事情暫時可以往後推。

但棉花、大豆的種子,得儘快種下去。這樣等八九月份收割以後,磨油廠、織布廠就能開辦了。

胡銘安排了兩個差役,推著棉花、大豆的種子,跟著陳庚年去了顧家村。

這批和鄉紳們解除契書的佃戶,足足有一百多人,按照每人三畝地的標準來算,林林總總開墾出來四百畝出頭的田地。

系統給的棉花和大豆種子,肯定是夠用的。

但因為這些曾經的佃戶們,散落在各個村子,陳庚年沒有時間一個一個村子跑。

剛好顧家村距離衙門近,這個村子也有幾家其中的佃戶,所以衙門乾脆把人都聚集在顧家村,然後統/一教他們種植。

陳庚年來的時候,佃戶們已經到了,在顧家村一戶人家新開出的田地外面烏泱泱站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之大師你想太多

世俗至極

大明第一國師+番外

想見江南

婉書華

鱈梅

女帝風華,傲嬌夫君請指教

九墨圖

幾度江山,幾顧飛花

酒澀飛香

行屍走肉之漂泊

桃兒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