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6頁,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臨西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哎呦,這種舒服的天氣,什麼都不幹,坐在這兒發一天的呆,心情都是好的。

聽說等這陣忙完以後,居民區規劃好的小公園也要開始動工修建了,到那個時候,茶餘飯後去公園裡遛遛彎,更舒坦吶!

而在居民區中心位置,‘江縣第一百姓醫館’修繕完畢,最近已經開業。

再往東邊稍微走點,則是‘江縣第一百姓學堂’。

提起這事兒,江縣人心裡就覺得熨帖。

因為學堂和醫館,都是以‘江縣百姓’的名字命名的,以後大家看病啊、家裡的孩子讀書啊,縣衙都會給相應的報銷,說是醫療、教育保障。

不愁吃飯,不愁住房,不愁看病,不愁孩子上學。

那這日子還有什麼可愁的呢?

全都是滿滿的幸福感吶。

單從這些百姓悠閒的姿態裡,就能瞧的出,大家對現在的日子有多滿意。

陳庚年和富春一路坐著馬車,來到了醫館。

“我聽見馬蹄的聲音了,應該是又有病人來了,我出去看看——”

馬車剛到醫館,裡面就有人應聲跑了出來,瞧見車上的人,聲音頓時變成了驚喜:“呀,是縣太爺!”

跑出來的是個江縣婦人,她叫做吳秀,是顧家村的。

前幾天,就是她負責接待的周禾老孃和媳婦兒。

時間線再往前推,回到當時那場恐怖的沙暴,吳秀家的房子因為窗戶被吹開,差點垮掉,後來還是鄰居嫂子翻窗戶進來,幫她關上了窗戶。

再後來,縣衙帶著火炕技術,展開了災後安撫工作。

縣太爺還親自來了顧家村,吳秀家裡是全縣第一個盤火炕的人家呢!

“是你啊。”

瞧見吳秀,陳庚年隱約還有些印象,他笑道:“來醫館工作還習慣嗎,對了,你家的房子後來怎麼樣了?”

沒想到縣太爺還記得自己,吳秀更加激動了。

她振奮道:“多謝縣太爺惦記,我們顧家村現在日子好起來了,主要是菜園子多,種的菜也算鮮靈,現在隔三差五就能往涼州那邊送新鮮蔬菜。我家也賺了錢,今年一開春,大家一張羅合計,全村都把磚瓦房給翻蓋起來了!您是沒過去瞧,我們村啊,現在漂亮著吶。”

真好啊。

雖然陳庚年知道,現在縣區裡幾乎村村戶戶的磚瓦房都陸續蓋起來了,可回想當時沙暴時候顧家村悽慘的狀況,再瞧瞧如今,當真讓人唏噓。

吳秀估計也想到了以前,表情也有幾分感慨。

可很快她反應過來:“縣太爺,您是來找我們館長的是吧,我這就帶您進去。林大夫本事厲害的很,什麼病都能治,大家都喊他林神醫呢。”

林杏山以前在京城太醫署當值,醫術自然高超。

縣衙決定建醫館以後,把原本縣區裡的四五個郎中,都編配在了醫館這裡,交由林杏山負責傳授技術。

至於像是吳秀這樣的女工,起到的其實是‘護士’的作用,目前醫館一共招收了十人。

護士和郎中不一樣,只要懂一點點藥材,就能進來,後面再慢慢學習醫理知識。

聽說縣太爺來了,醫館的工作暫停,林杏山帶著五個大夫,以及十個護士,來跟縣太爺見面。

“不用緊張,我就來交代一點事情,盡力快一些講完,不耽誤你們治病救人。”

陳庚年把帶來的一沓總結好的資料遞給林杏山,說道:“林大夫看一看,這是我寫的一份關於戰地救護工作的資料。這個工作,你們醫館的每個人都要學習,以後江縣的傷兵們,都需要在場各位的救助。”

林杏山接過那一沓資料,匆匆看過以後,驚豔抬起頭:“縣太爺,這,這是專門用來治療傷兵的救護技術?”

他行醫這麼多年,自然也上過戰場救治傷病,但從未見過如此全面、細緻的救護資料技術總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碰瓷新手奶爸,珏崽帶你殺出重圍

花箋舟

串線光遇後的肝圖手札

九尾團團子

逃婚當天,被億萬總裁撿回家了

酒七

大宋小吏。

拉棉花糖的兔子

:救世主但是不可饒恕咒仙人

寂寞天際線

快穿:滿級大佬駕到,主神又哭了

貪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