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西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4頁,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臨西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何況,各個州城的學館都有官府扶持,上學不再是普通百姓們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家長努努力好好幹,不愁供不起孩子上學!

甚至去學館以後,家裡孩子還可以選擇徵兵入伍!

三年義務兵當完,等退伍的時候,不僅能發十幾兩的銀錢,還管分配工作嘞。

以前總打仗,沒人敢當兵。

可現在當兵,又不讓你打仗,進了軍營先強身鍛體搞訓練,然後就是去全國各地支援、救援百姓。

哪家孩子要是當了兵,那可是會被街坊鄰居誇‘有出息’的!

很多廠子啊、作坊啊,甚至都會特地給退伍兵留出崗位就業名額。

甭管到了哪裡,一聽是咱江國計程車兵,百姓們都是噓寒問暖相迎。

當兵的待遇好,大家也樂意響應國家號召入伍,幫扶百姓。

小冰河天災剛降臨這幾年,氣候驟變,溫度呈現跳崖式下跌,全球諸多國家都陷入混亂。政權傾軋,戰爭頻繁,人口銳減……唯有江國,在後世人看來都瞠目的情況下,穩健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而這些奇蹟當中,自然也少不了江縣人的身影。

房屋坍塌,糧田被凍壞,大雪封路,商品滯留無法及時出售,寒災引發一系列疾病……

每個州城都有各自的絕望和崩潰。

但每個州城裡,都有那麼一撥人,他們永遠衝在搞建設的最一線,彷彿有使不完的牛勁兒,鼓舞著大家一起奮進。

陳庚年為什麼要把江縣人都散去全國各地呢?

就是因為他知道,這群人體內蘊藏著龐大的、不服輸的勁頭和力量啊!

而事實也正應了陳庚年當時說的話:走出去,咱江縣人,到了哪裡都受歡迎!

縱觀整個江國,從南到北四十九座州城,每一座州城裡,都有百姓們自發建造起來的‘江縣街’。

‘江縣精神’經由他們帶動,變成了‘江國精神’!

勤勤懇懇,吃苦耐勞,不怕磨礪,甚至敢和老天叫板!

咱江國人,誰都打不倒!

在江國士兵的幫扶下,各地州城江縣人帶頭鼓勁下,短短數年時間,整個江國都在以迅猛的速度發展著。

城市裡的大型工廠林立,建築樓越蓋越高,柏油馬路先是鋪滿整個城市,然後又貫連其餘州城,甚至縣區,鄉村。

醫院,學堂先後建立。

腳踏車從最開始的稀罕物,到後來佈滿大街小巷。

因為溫度過低,不適應一些蔬菜、瓜果的生長,人們開始建造大棚,搞棚內種植。

在此基礎上,還誕生了很多娛樂業,以及各種消遣、消費行業。

茶館喝茶、梨園聽曲只是最基礎的——冰上蹴鞠、全國腳踏車大賽、腳踏車環城市自由行、滑雪大賽等等都是當時普通百姓們的休息日常娛樂。

女性消費行業,則是衍生出各種服裝款式、髮髻樣式、以及胭脂水粉。

南方的珊瑚珍珠,北方的皮毛領子,都是最‘時尚’的配件。

男人們則是在眼鏡、手錶,滑雪裝備,腳踏車改裝等等領域花費心思,男士開面、美容行業同樣生意興隆。

翻開江國發展史,甚至會驚奇的發現,‘時尚是個輪迴’,幾百年後的你,可能還沒有你的老祖宗‘潮’嘞。

你坐在教室裡,穿著皺巴巴的校服,因為早起還有些迷迷糊糊,結果翻開教科書,看著上面還原出來的老祖宗精神抖擻日常,再看看有氣無力甚至早起連臉都沒洗、邋里邋遢的自己,陷入沉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後影帝想當兒砸他爸

吃糖長蟲

全家穿到古代混職場

愛吃炸雞的木木心

我在永夜斬神靈

擠墨

病秧子穿成倒黴昏君後

不吃薑糖

穿越夫郎有點甜(小阿錦)

小阿錦

楚國公主之鳳嘯江湖GL+番外

廣陵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