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青年離去,甲午戰爭,陳舜臣,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h2>1</h2>

“依靠英國。”

——關於朝鮮問題,伊藤首相定下了這樣一個基本方針,俄國的干涉擺在眼前,作為對策,只有依靠英國勢力。

清廷對朝鮮的宗主權,英國不但承認,甚至還希望加強。不諳中央氣氛的大鳥公使,竟想把宗主權作為開戰的契機,結果與東京之間發生了齟齬。

這時,清政府內部也有了摩擦,李鴻章派和反李鴻章派之間在朝鮮問題上也存在意見分歧。

在中、日兩國糾紛中,駐漢城的清廷代表袁世凱那獨特的政治嗅覺也不靈了。對自己的政治嗅覺,他本來很有自信,如今不靈了,不禁感到非常焦慮。此時他也開始出現頭疼和神經衰弱等症狀。

頭疼,天津的李鴻章也不例外。

李鴻章確實是國政的一把手,然而,處於封建專制政體之下,如果得不到專制皇帝的信任,就什麼事也做不成。這時的專制皇帝,應該說是西太后。李鴻章同她的關係很融洽,所以迄今為止辦事還算順利。

西太后今年六十歲。

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帝),四歲即位,西太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攝政,是實際上的女皇帝。

這一年是光緒二十年,皇帝已滿二十三歲。人們都認為:西太后的攝政時代無論如何該結束了,當今皇上的親政時代即將來臨。

西太后年輕時,大臣們都拜伏在她的面前,連夢裡也不敢反抗她。但是,時代在緩慢地、不斷地變化著。

“我該引退享享清福了。”西太后從很早以前就這麼說。

於是,她大興土木,修造頤和園萬壽山,作為養老遊樂之所。

表面上,五年前光緒帝結婚時,她就已經把大權交出。其實,這五年間,絲毫不見西太后的政治影響有所減弱,依然繼續著西太后的時代。

李鴻章深得西太后信任,掌管國事。但政界的鬥爭是殘酷而複雜的,也存在反李鴻章派。這些政敵自然反感西太后,但不敢明目張膽地表露,這樣一來,矛盾更集中在李鴻章身上。

隨著光緒帝長大成人,帝黨形成了。

當時的戶部尚書翁同龢和禮部尚書李鴻藻等人是帝黨的主要成員。

在中國,同一輩的兄弟,名字中都有一個相同的字。李鴻藻和李鴻章,很容易被看作兄弟,其實,他們之間完全沒有關係。李鴻藻是河北高陽人,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李鴻章的弟兄之間,通用的不是“鴻”字而是“章”字。曾任四川、湖廣、兩廣總督的李瀚章是李鴻章的哥哥,而李鶴章是他的弟弟。

翁同龢是咸豐六年(1856年)的狀元。他的學識被看中,擔任了光緒帝的老師。他與光緒帝有這樣的個人關係,自然就成為帝黨的核心人物。

帝黨的另一根臺柱李鴻藻是比翁同龢早四年的進士。這一年本來不是會試之年,但開了一場恩科。李鴻藻曾擔任同治帝的老師。

另外,還有一個甲午年(1894年)的狀元——“壬午軍亂”時作為吳長慶的幕僚去過朝鮮,與袁世凱也有厚誼的張謇。雖然他四十二歲才考中進士,出頭較晚,但成績卓著,很快就當上翰林院編修。他加入翁同龢派,甲午戰爭之前充當帝黨的參謀。

張謇曾去過朝鮮,因此被認為是朝鮮通,帝黨經常徵求他的意見。在朝鮮問題上,他一貫是強硬派。

皇帝被強硬派所包圍,而且正當年輕氣盛之時,所以一開始就傾向於主戰論。

西太后屬於軟弱派,這並不是因為她掌握了現實情況,而是想把自己的六十壽誕過得平安些,她贊成李鴻章動員列強出面干涉日本的方針。

不戰而使日本從朝鮮撤兵,是再好不過的。但是,李鴻章這個人偏偏放著最有效力的英國不用,而期待俄國的干涉,豈非天大的失策!

日本的外交方針是依靠英國,如果英國方面加強壓力,那麼,日本或許能改變政策。就連主戰派的急先鋒陸奧外相也反對以英國所承認的宗主權問題為開戰的藉口。

可惜,對於這一情況,清政府的中樞機構卻不曾察覺,很可能是情報渠道在某處堵塞了。

據《德宗實錄》記載,光緒帝命令李鴻章調查軍備情況,是在陰曆五月二十九日(陽曆7月2日)。李鴻章復奏:“北洋鐵、快各艦,堪備海戰者僅八艘,須支出軍費二百萬兩,及至三百萬兩。”

光緒帝接到奏摺,不禁大怒。

“你長年監督海軍,前次報告海軍演習情況,不是說備戰充分嗎?而今說什麼堪備實戰的只有八艘,是何居心?你究竟練了多少兵?”

光緒帝的諭旨是嚴厲的斥責。同一天,皇帝給劉銘傳發電報,命他上京參謁。

劉銘傳是李鴻章的直系人物,因鎮壓捻軍有功,被任命為臺灣巡撫,去搞臺灣的近代化。中國鋪設的第一條鐵路,就是在臺灣,從基隆經臺北到新竹的鐵路,這時已經完成了。

光緒帝起用這樣有實務能力的人物,為非常時期做準備。當然,這並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主意,肯定是帝黨的建議。

具有反李鴻章傾向的帝黨,居然起用了李鴻章直系的劉銘傳。感情終歸是感情,為了國家的未來,必須跨過派系,把有能力的人才安排到適當的職位上。這是帝黨人們的想法。

反過來,這件事也說明帝黨相當缺乏人才,特別是具有實務才能的人。這裡有科舉考試的第一名,有長於文章、善於辯論的優秀人物,一句話,有的是理論家,但缺少實踐家。

劉銘傳接到電報,稱病沒有上京。也有謠傳,說他同李鴻章商量了,拒不進見。但是,劉銘傳在次年死去,可見並不是裝病推脫。

帝黨的目標是尋機使空有其名的皇帝親政名實相副。

阻止日軍入侵藩屬國朝鮮,是宗主國的正當行動。——這是正確的言論。

正確的言論誰也不能反對。西太后也不能否定這個原則吧,至少不能正面反對。排除西太后,也許就是促成皇帝親政的契機。

主張開戰的帝黨抱著巨大希望,這一點,李鴻章也很瞭解。

“糟透了……”李鴻章一天裡不知要嘟囔多少回這句話。

北洋軍的實力他最清楚,他也知道日軍的實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我就喜歡跟禽獸玩

魔芋鴨子

直播修仙

金筠

當宅女遇到殺手

卻卻/卻三

最佳女婿

林平之

戲精夫婦掉馬了嗎

Jilly

炮灰假少爺重生後驚呆了

稚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