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甲午戰爭,陳舜臣,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豈止兩週,等了一個來月也沒有一點兒反應。

“只要讀了,就一定會被打動。”孫文很有自信。

上書的內容主要是:

歐洲各國富強之根本,絕非僅限於軍事力量(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因之,必須學習西洋之法,教育、產業……

今天看來,這都是些理所當然的事情。有的孫文研究者認為,這篇上書連立憲政體都隻字未提,是不徹底的。可是,在那個時代,知識階層都鄙視外國,認為它們的長處只在軍事技術方面,應學習的不過如此而已。孫文提出西洋富強之根本不僅僅是這些,應當說是前進了一步。

其次,上書的物件是清政府的最高要人李鴻章,目的是觸動他的心,要讓他受感動,不能讓他發怒。所以,即使有改革政體之意,也不能在上書裡寫出來。

依據這篇給李鴻章的上書,判斷孫文這時還沒有強烈的革命思想,也是不正確的。從文章的目的來看,不能寫進去的事項簡直太多了。

接近李鴻章,他認為是一種手段。不應把他採取的接近李鴻章的手段視為他的本意。

“還是不行啊!”最能忍耐的孫文也終於搖頭了,說道。

“算了吧,不能總待在天津浪費時間。再多轉幾個地方吧?”易灰心的陸皓東對於孫文不再堅持接近李鴻章立刻表示贊成。

兩個青年人去了北京,然後經武漢返回廣東。這時,甲午戰爭已經開始了。

李鴻章是否讀了孫文的上書,已經無從查考。不過,從客觀上看,那年的六月到七月之間朝鮮問題異常嚴峻,他是不可能讀一篇與此沒有直接關係的八千字的上書的。也許他讀了一半兒就不往下讀了。

“讀了上書,竟不派使者來,可見李鴻章這個人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在北京,孫文和陸皓東一邊散步,一邊還談著這件事。

“還是得有武力!……要有兵!……”孫文自言自語似的說道。

“不錯,必須靠自己的力量。”陸皓東高高地舉起手臂。

青年們總是意氣風發的。

從北京回廣東的途中,兩人一直談論著依靠武力復甦國家的話題。

“你看這座城市應當從哪裡進攻?”

“這個地方軍隊不太多,萬一有事,援軍從哪裡來呢?”

“太平天國攻擊此地時,在那一帶佈陣,正確嗎?”

太平天國才過去三十年,人們記憶猶新。領導太平天國的主要領袖都是廣東和廣西的客家人,孫文也是客家人。

“我要做第二個洪秀全!”孫文在心裡暗自思量。他為敢於向清帝國造反的人和自己一樣是客家人而驕傲。洪秀全在孫文出生前兩年,於天京(南京)失陷的前夕死去,太平天國終於失敗。

“第二個洪秀全絕不會失敗!”

沿著長江旅行,也是為了憑弔太平天國的戰鬥遺址。

“體會太平天國軍的作戰方式是對的,不過,也該研究一下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做法!”陸皓東說道。

曾國藩和李鴻章兩人都是鎮壓太平天國的將領。曾國藩已死,李鴻章還在。這次想利用他,沒有成功,孫文已經斷了念頭。既然不抱幻想了,那麼,李鴻章作為“敵人”的樣本,倒也相當。的確有必要學習敵人的戰略戰術。

“當然……你說,攻陷這座城,需要多少兵力?”孫文仰望武昌城牆,嘆息道。

“建一支軍隊,沒錢不行啊!”陸皓東的語調不那麼激昂了。

“必須先考慮籌款。”

“籌款可不容易呀!……你一說這是為了建一支推翻政府用的軍隊,誰也不會提供。就連贊成我們的宗旨的少數人,心有恐懼,大概也不會出錢。難哪!”

“是難……”孫文想了一下,接著說道,“你說得對,在國內籌款怕是籌不到的。善良而膽小的人們不願被牽連進可怕的造反中……但是,在國外就不害怕清政府。”

“國外?”

“華僑!我在夏威夷住過,知道這事。華僑人多,其中有不少有成就的。他們遠離祖國,卻非常愛國。他們會捐贈的。不僅在夏威夷,舊金山、洛杉磯那裡的華僑也不少。不光美國,新加坡、馬尼拉也有,成功的人也有。對!向他們做工作……”

講求實際的孫文已經想好了具體方法。後世稱他為偉大的樂觀主義者,但他並不是盲目樂觀。單憑二十八歲的年輕人的一張嘴,不論多麼愛國的華僑,也不會輕易地解囊相助。需要附帶一個“釣餌”——“當革命成功之日”,所借的錢加倍奉還。有了這樣的條件,是會有人認可下賭注的。

“夏威夷,你在那裡也住過,熟人又多,肯定行,至於其他地方,可就難了!”陸皓東有點兒懷疑。

“有洪門,洪門在海外到處都有。”孫文答道。

洪門的別名叫天地會,是一種結社,具有行俠仗義和互相扶助等特點,並且有民族主義傾向,反政府的情緒是非常強烈的。

太平天國舉兵,天地會也參加了。洪秀全集團是些極端禁慾主義者,而天地會的人好似《水滸傳》中的豪俠人物,因此兩者的結合並不緊密、和諧。這是太平天國革命失敗的原因之一。

因為是秘密結社,其組織的詳情,創業的經緯,都不得而知。傳說清初,少林寺被鎮壓,有五個僧人逃出來,組織了天地會。

後來參加了太平天國,清政府對天地會的壓迫就更加嚴厲了。於是,許多人忍受不了壓迫,逃到國外,開闢新的生活場所。

由於這種原因,僑居海外的華僑多屬於天地會,也就是洪門。從人口來看,華僑社會的會員密度遠遠超過國內。

洪門在各地有橫向聯絡,只要有其他地方的洪門首領的介紹,就絕不會被輕慢。這也是俠義團體的特點。

孫文字人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主動同洪門的人交往,建立了聯絡。

為我們的組織參加過的太平天國復仇而籌集軍費——在道理上,對洪門的人們是說得通的。

回到廣州後不久,孫文又搭上輪船去夏威夷。這時,李鴻章的軍隊在朝鮮連吃敗仗的訊息也傳到了廣東。

孫文心裡滿滿裝著未來的計劃,對李鴻章的同情一絲一毫也不存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校草必須每天吸我才能活命[穿書]

蘇半盞

管家總被人覬覦[快穿]

豆腐軍團

愛情,誰先耍流氓

秋香她哥

萬火歸一

胡利奧·科塔薩爾

我可以和你一起住嗎[娛樂圈]

五仁湯圓

白話史記

楊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