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卷 一統南北 第18章 渡江戰役,武林帝國,驍騎校,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轟隆”又是一聲炮響,這回大家聽清楚了,炮聲來自長江方向,難道北漢軍開始攻城了?

炮聲漸漸密集起來,而且越來越近,甚至連奉天殿上都感到輕微的震動,雕樑畫棟的大殿上方,似乎有些灰塵落下。

所有人都驚恐萬狀,有些膽小之人竟然鑽到了桌子下面,皇帝微微皺眉,楊峰立刻挺身而出大聲喊道:“長江防線固若金湯,區區炮擊能奈我何,本官提議,吾等為陛下舉杯同賀,祝大周國運昌隆,萬世永……”

後面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一聲劇烈的爆炸所打斷,這回爆炸可不是來自於遙遠的江邊,而是近在皇宮之內!

劇烈的爆炸撼動了奉天殿內的桌椅板凳,琉璃屏風和酒杯酒壺也倒的七零八落,滿地狼藉,宮女太監手裡捧著漆盤躲在角落瑟瑟發抖,大梁上的塵土嘩嘩的往下掉,就連剛才還鎮定自若的楊峰也面色灰白,蹲到了地上。

整個奉天殿上,只有皇帝一個人面不改色,依然冷靜的坐在寶座上,其餘人等皆是一片譁然,曹少欽和文海飛身竄到御座前,亮出暗藏的兵刃大呼道:“保護皇上!”

宮外廊下奔出一隊大內侍衛,將奉天殿團團圍住,兵器鏗鏘,盔甲摩擦之聲不絕於耳,那些大臣們更是嚇得鬼哭狼嚎,哪還有半點氣度風骨。

不多時,一名侍衛急奔入宮,低聲向曹少欽稟報了幾句,然後曹少欽又向皇帝低語了兩聲,這才宣佈:“適才是位於皇宮內的御林軍火藥庫不慎發生爆炸,並無大礙,至於江邊炮響,那是朝廷水師在試炮,無須擔憂,宴飲繼續。”

大殿外裡三層外三層的大內侍衛,炮聲不絕於耳,誰也不能沉下心來喝酒,但是攝於皇帝的龍威,眾官員還是戰戰兢兢坐在案子後面。強作笑顏,推杯換盞,可是一個個笑的比哭還難看。

勉強喝了一陣子之後,皇帝悄然退席,擺在大殿外面的御林軍也撤走了,文武官員們竟然找不到管事的人,只好退席還家,等來到午門外才大吃一驚,街道上早已亂作一團,車馬轎子飛快的跑著,商鋪關門閉戶,行人如同喪家之犬,到處都在流傳著一句話:漢軍渡江了!

此時的江防要塞,早已淹沒在一片血與火的海洋中,長江上密密麻麻全是戰船,大大小小的戰船如同過江之鯽一般乘風破浪向南岸駛來,一邊走一邊開炮,有些巨大的艨艟戰艦直接停在江心向江防要塞開炮,一次齊射就如同天崩地裂一般,工程質量低劣的江防要塞經不住如此打擊,到處土崩瓦解。

起初周軍還能還擊一下,江防炮臺上的千斤青銅巨炮朝著江面上的戰船射擊,但無奈對方戰船太多,速度又快,笨重的大炮只能徒勞的在水面上打出一股股高大的水柱,偶爾有炮彈擊中戰船,那就是一場慘劇,船上計程車兵非死即傷,沒死的也被迅速湧入的江水淹死。

整條江面都沸騰了,到處是火紅色的光芒和高高的水柱,望著鋪天蓋地而來的漢軍,驚恐萬分的周軍士兵匆忙換上早已準備好的百姓衣服,丟下炮臺和成箱的火藥,成堆的炮彈,溜之大吉了。

唯有江防總兵麾下的一支人馬還在苦苦頑抗,鄧雲峰赤膊上陣,親自操炮,他的技術極高,百發百中,半個時辰就擊沉擊傷漢軍船隻十餘艘,無奈堅持抵抗的炮臺太少,敵人又太多,鄧雲峰就算三頭六臂也是枉然。

天知道漢軍怎麼突然之間就有了這麼多的戰船,而且肯定不是南漢支援的,因為這些船是順流而下,而非逆流而上。

漸漸地,周圍的炮臺都啞巴了,只剩下鄧雲峰所在的炮臺還在堅持射擊,所以這裡吸引了大量的漢軍炮火,暴雨一般的炮彈襲來,將炮臺砸的千瘡百孔,大批士兵被炸死炸傷,但鄧總兵依然苦苦堅持,死戰不退。

衛隊長撲上來死死抱住鄧雲峰的大腿道:“軍門,降了吧,大勢已去啊!”

鄧雲峰憤怒的將這位追隨自己多年的隨從踢開,拔出佩刀喝道:“只有戰死的江防總兵,沒有投降的鄧雲峰!誰敢勸降,和我佩刀說話!”

衛隊長哭道:“軍門,您看看左右,弟兄們都不想打了,您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夫人,少爺著想啊。”

鄧雲峰看看四周,一臉漆黑,滿身硝煙計程車兵們正滿懷期待的望著自己,看樣子是都不想打了,遠處的友鄰炮臺更是早早的豎起了白旗,早就不開跑了。

鄧雲峰哀嘆一聲道:“罷了,我也不難為你們,都散了吧,不過臨走之前,先幫我披掛起來。”

衛士們取出鄧雲峰的全套總兵鎧甲,幫他披掛起來,赭紅色的戰袍,熟銅盔甲,高高的盔櫻頂在頭上,宛如一團火。

鄧雲峰將這套嶄新的袍服鎧甲穿上之後,靜靜地站在炮位上,此時江面上已經搭起了浮橋,隱隱約約能看見漢軍的大隊人馬踩著浮橋衝殺過來,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一團團火光此起彼伏,嘯叫轟炸不絕於耳,所謂的南岸江防要塞已成一片廢墟。

“歷朝歷代,總有義烈之士盡忠殉國,大週一朝,就由我來吧,你們散了吧,各回各鄉,記得以後別再吃糧當兵,幹這賣命的營生了。”

數百名士兵飽含熱淚看著他們的總兵穿著最顯眼,最隆重的盔甲準備殉國,誰也不肯離去,衛士長一咬牙,抱起一枚炮彈衝了上去,幫鄧雲峰裝彈,漸漸地,更多計程車兵衝了上去,沉寂了片刻的江防一號炮臺繼續轟鳴起來。

……

元封坐在江中最大一艘戰艦上,這艘龐大的艨艟裝備了大大小小三百門火炮,威力驚人,一次齊射下去,能轟平一座小城,指揮行船的水師官兵和操炮的炮手都是熟練手,壓制起對岸的炮臺綽綽有餘。

江面如同餃子鍋,到處開花,本來以為至少要一天時間才能擺平對岸的炮臺,哪知道只用了兩個時辰就搞定了,不是周軍的炮臺不夠堅固,大炮威力不夠強大,炮火密度不夠密集,彈藥儲存不夠充足,而是操炮的人太不爭氣。

這也難怪,本來朝廷一直向士兵們宣揚,北軍不習水戰,又沒有戰船支援,只能拉著馬尾巴渡江,稱為大家的活靶子,誰知道人家一夜之間弄了幾千艘戰船,這種心理打擊之下,本來就惶惶不可終日的周軍江防兵們不崩潰才怪。

勝利在即,元封臉上浮起了久違的笑意,將千里鏡拿開,旁邊立刻有人殷勤的接過,畢恭畢敬道:“大王,要不要小的們將戰船往前湊湊,也好看的清楚。”

元封道:“可以,有勞了,李將軍。”

這位李將軍正是早年曾經和漢軍大戰數月的湖廣官軍提督李伯升。

河南會戰失利之後,李伯升帶領本部人馬逃回武昌,左思右想之後,認為天下即將大亂,何不趁此機會渾水摸魚,另起爐灶,湖廣之地兵精糧足,又有楚王大旗號召,不愁沒有人追隨。

於是,李伯升擁立已故楚王的幼子為王,自封為丞相兼大元帥,不再遵從朝廷號令,從此割據一方。

皇帝聞報之後大怒,發大兵來攻,李伯升節節敗退,走投無路之際只好投降了漢軍,漢軍出兵解了他的圍,順便取了武昌。

武昌是長江中游第一重鎮,水師戰艦數目可觀,民間商船貨船更是不可計數,漢軍在李伯升的協助下,將所有資源整合起來,一股腦順流而下,出人意料的出現在京師江面上。

……

幾輪炮戰之後,對岸炮臺就徹底歇菜,連一座開火的都沒了,漢軍趁此機會搭建浮橋,無數船隻連成一線,用早已準備好的鐵索麻繩連線起來,形成一道水上通道,早已按捺不住的漢軍將士蜂擁而至,沿著浮橋向南岸推進。

浮橋船隻高低長短不同,加上江流衝擊,難免起起落落,搖搖晃晃,幸虧士兵們早就練習過走跳板,在浮橋之上如履平地,大批士兵陸續透過浮橋抵達南岸,接著是騎兵和炮兵也開始渡江。

突然,已經沉寂的對岸炮臺再次怒吼起來,準確的炮彈擊中了浮橋中部,船隻被炸得支離破碎,士兵馬匹的殘肢斷體漫天飛舞,斷了繩索又沒有下錨的船在江水中打著旋,順流漂下。

浮橋中斷,損失慘重,元封大為震驚,拿起千里鏡望去,指著那座最後頑抗的炮臺道:“擊中火力轟它!”

水兵用旗語發出號令,十幾艘炮艦掉轉炮口打過去,江防一號炮臺頓時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

漢軍過江了,千古天塹在他們面前如同平底坦途,花費巨資修建的江防要塞如同紙糊的一般不堪一擊,江防一失,京師的城牆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漢軍不是蒙古韃子,也不是突厥蠻夷,本來人家就是替父報仇,奪回自己失去的皇位,這場仗打得天經地義,所以上到朝廷高官,下到平頭百姓,對這場改朝換代都早有心理準備。

換誰當皇帝還不是一樣,該吃肉的還吃肉,該吃饃的還吃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只想安靜地打遊戲

十二翼黑暗熾天使

霸道校草獨寵乖丫頭+番外

揚揚

我在修羅場裡乘風破浪

青析

都市獨狼

作者無為智者

重生之懵逼人生

虛度光陰的石頭

我在哥譚過暑假

一隻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