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往事(上),大興朝駙馬須知,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容婉玗如今二十二歲,這話卻要從五年前說起。

她是大興朝今上唯一的嫡公主,五歲後就被封為安國承熹公主,也是大興開國以來第一個以“安國”為封號的公主,可見文宣帝的重視。她的母后是母儀天下的中宮之主,她的弟弟是自打出生就被文宣帝封為太子。

作為帝王的掌上明珠,封地襄州離京城極近,受有六千戶的嫡公主封邑,享著天下人的尊崇。

容婉玗模樣打眼不說,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樣樣都懂。作為最受寵的皇嗣,身上還找不出半點皇室子弟的陋習。她打小就是宗室命婦頂頂誇讚的好公主,也是京城世家貴女想要看齊的榜樣。即使在民間,也是平民百姓交口稱讚的好公主。

可她之所以能修煉成皇家公主的典範,也是有原因的。

五歲後就被封為安國承熹公主,可五歲前的艱辛,即使過了這麼多年,記著的人卻不在少數。

她是皇后的第一個孩子,可皇后懷著她的那時候卻中了毒,差點帶著腹中女兒去了。後來又因為一些說不得的原因,皇后被得寵的宮妃誣陷跟文宣帝生了嫌隙,連帶著小公主也過得極差,這事過了兩年才得以沉冤。

後宮陰私竟敢把手伸到皇嗣頭上,盛怒的文宣帝把牽涉到此事的人都重重罰過。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皇后虧損的身子,還有自打孃胎起就身體虛弱的女兒,那兩年沒有好好調理,又沒有精心照料,早早顯出了心衰之象。

容婉玗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身體就差得厲害,三天兩頭地生病,為她治病的兩位老太醫和數位醫女甚至破例住在了她的寢宮。刨去心衰,還氣血兩虛,脾胃弱,頭疼腦熱更是常事。這樣的病症放在好些大人頭上都難受得厲害,更別說那麼小的幼童了。就連太醫給這麼小的公主診治下藥也很是為難。

生病的時候,她就只能呆在宮裡,大部分時間只能臥床休息,吹不得半點風。她病一次,皇后就要難過好幾天。懂事早的容婉玗雖然年齡小,可也會像模像樣地安慰母后,更是讓文宣帝和皇后心疼不已。

看著像個小瓷人一樣單薄的公主,喝那麼苦的中藥都不皺眉頭,太醫每半月一次的針灸她也不苦惱抗拒,乖巧懂事得讓人心疼,貼身照顧她的嬤嬤丫鬟都偷偷地抹了好幾回眼淚。

不能盡情奔跑嬉戲,不能吃辛辣寒涼的食物,要規律作息和三餐,要修身養性,不能大喜大怒,不能勞累,不能使力,遇到後宮嬪妃爭執也不要參與……實在閒得無聊的時候,也只能學學琴棋書畫這些打時間的玩意兒。

文宣帝和皇后自覺愧對這個女兒,召了食醫用心給她調養了好幾年。幾年下來,容婉玗的身體倒是好多了,不過這涼薄淡漠的性格是改不了了,性格平和的都不像是個公主,更沒有前朝公主盛氣凌人張揚跋扈的模樣。

這樣一個樣樣都出色的公主,自然在宗室命婦和世家貴女中留下了好口碑。哪怕在京城的民間,她的聲譽也很不錯。

而五年前,即大興一百八十九年,容婉玗年方十七。文宣帝和皇后千挑萬選,想要為女兒挑個最稱心如意的駙馬。

無論是前途光明的年輕朝臣,還是光風霽月的世家嫡長,或者淑質英才的文武新科……京城所有適齡未婚的優秀兒郎都一一列出了名目。

為此還出動了專為帝王服務的暗衛數十個,挨個把這些適婚兒郎的情況調查得清清楚楚。別說是待選駙馬的容貌品性學識了,就連祖上三代、交友範圍都調查得明明白白。

修煉成一雙火眼金睛的朝臣們看懂了——哦,陛下這是在給承熹公主挑駙馬呢!

於是有心的老臣紛紛把自家優秀的兒子、侄兒□□好,趁著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宮宴,帶入宮中,就等公主青眼。

可是從小感情涼薄淡薄的容婉玗卻沒什麼想要嫁人的心思,父皇母后挑中的這些人對她來說,根本就是陌生人。一個鼻子兩隻眼,走馬觀花看過一遍,連長什麼樣都記不清楚。

被問得煩了,索性隨手點了一個自己看得順眼的青年。

這隨手一點,就點中了徐肅的畫像。

文宣帝一瞅,覺得不太好。

若說徐肅此人,身世其實有點悽慘。

前朝昏庸*,這大興朝的先祖並不是什麼貴族,而是揭竿而起在馬上奪的天下。徐家先祖曾跟隨大興朝開國帝王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

徐家先代在這京城中確實是權威很大的世家大族。可近來幾代這徐家的子嗣越單薄,除了徐肅這一脈,別的偏支都不成器,光陰荏苒,血脈與親緣也愈稀薄。徐氏一族就逐漸衰敗了。

到了徐肅這一代。徐肅父親早亡,他的母親傷心了幾年,也跟著去了。於是徐肅自小就是被他的祖母——徐陳氏老夫人教養大的。

雖說徐家還頂著個百年世家的名頭,卻只剩了個空殼子,這樣的家世配公主卻是有些不夠看。

文宣帝轉念一想,這家世差一些似乎也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缺點,反正女兒嫁誰都是下嫁,嫁個鐘鳴鼎食的簪纓世家夫妻兩人相敬如賓,還不是得跟家中烏泱泱一大堆親眷處關係?女兒如何能真正隨心所欲?

倒不如嫁個徐肅這般家世再差一些的人家,女兒稍稍提攜兩分於他們來說便是天大的恩惠,何況徐家家中人際還簡單,除了那老夫人算個地道長輩,再沒別人需要女兒敬著一二。

再加上徐肅剛剛弱冠之年就中了武舉探花,還是個相貌堂堂的大好青年。這麼個幼年坎坷的小可憐居然沒有長歪,也是極其難得。文宣帝暗自唏噓了一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情國師之溺寵羅剎女

盛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