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春聯,大興朝駙馬須知,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日文宣帝在坤寧宮裡寫了半天的對子,皇后念一句,他就照著寫一句。文宣帝小時候不愛學那些咬文嚼字的文章,更愛看那些民間百姓對朝政的時事雜評。

前朝時候平頭百姓討論國事,這本是朝例所不許的,偏偏總是有人頂風作案。後來大興立國後,便取了那言論禁制,無論朝政社稷,還是邦交國策,凡大興子民都有建言獻策的權利。但凡於國於民有益的通通可以諫言上策直言不諱,朝廷自會給些嘉獎。

初時只有文人中的清談一派慣愛空談哲理,擅長娓娓清談,講些不切實際的大道理;後來有些技巧匠人大公無私,主動貢獻了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又有朝廷推廣,所以大興朝的農田水利冶鐵技術很是先進。

不過那時讀書人所佔的比例不足十之一二,真正於治國有益與朝政相關的建議卻不夠多。而讀書人,其中讀死書的又居多數,空談治國能誇誇其談,紙上談兵卻不能實幹興邦。

這大興朝數百年的傳統使得民間百姓言論極為自由。那些走南闖北的生意人,或是見多識廣的說書人寫的一些個民俗話本,裡頭三教九流士農工商販夫走卒什麼都有。文宣帝小時候常常看這些,耳邊聽著帝師的治國理政之道,眼中看著老百姓眼中的人生百態。雖有不務正業之嫌,卻頗有些新鮮體悟。

文宣帝文采一般,平時公文詔書都有人照著他的意思草擬。故而這寫對子當真不是文宣帝的強項,哪像皇后這樣想都不用想、隨口拈來的輕鬆?

皇后隨口唸一句,他就照著寫一句。

剛開始寫的行書,跌撲縱躍枯潤有度。後來漸漸成了草字,筆走龍蛇,最後變成了龍飛鳳舞的狂草。估計文宣帝寫完,自己都認不得寫的是什麼。

皇后瞥他一眼,見他眼神根本不在紙上,而是朝著自己這裡看。她沿著文宣帝視線的方向低頭瞅了瞅,見自己擱在桌案上的手腕處衣袖被蹭上去了一些,露出一小截細白的腕子。

手腕內側的細嫩手膚上有幾條極淺極淺的割痕,條條傷口被新肉覆蓋,看上去有點醜陋。

皇后輕輕吸口氣,這腕上淺淺的痕跡牽扯出記憶深處一些不堪的舊事,這都這許多年過去了,用了宮中最好的雪肌膏也未能消得乾淨。

文宣帝就盯著那一小塊雪白肌膚上的淺淺刻痕眼也不眨地看,連筆上的墨汁滴到了春聯上都不自知。

皇后拉下衣袖,把那一小塊肌膚遮好。見皇后現了自己的視線,文宣帝轉開了眼似無異樣,心中的滋味卻也只有自己知道。

書案上的這副春聯寫得龍飛鳳舞不說,還被滴落的墨汁染黑了一小團,皇后走過來低頭看了一眼,輕扯嘴角違心地誇道“寫得不錯。”

文宣帝心中陰翳頓時一掃而空,開開心心伸手喚來一個小太監“掛起來掛起來!就掛主殿大門上。”小太監應喏去掛對子了。

見文宣帝興致勃勃叫人掛對子,皇后也不制止,這坤寧宮的主殿是她日常起居的地方,一般人進不來。再者說,就算這對子被些沒眼色的人看到了,陛下親手寫的春聯有誰敢說句字醜?有誰敢嫌棄那被墨染黑的一小塊?

紅紙黑字的春聯分好類,積攢了厚厚一沓,寫好後就由執禮太監捧著,送到朝中重臣的府邸上以彰顯皇恩浩蕩。

這是歷朝歷代的習俗,皇帝作為九五之尊,身有龍氣招迎福聚,他過年時候寫下的春聯自然也就是福氣的象徵。不過只有朝中近臣、宗室才能得到這份天大的尊榮,旁的人只能趕在過年送年禮的時候上門飽個眼福。

以往歷代皇帝過年寫對子也就是意思意思,腦子裡想起了誰就給他寫一幅,寫累了的時候也可以找人代筆,自然不會把這真當回事。

不過文宣帝卻不一樣,他小時候還是皇子的那時候,因為年紀最小、讀書最差、勢力也最弱,再加上他母妃並不得寵,常常被父皇和幾位兄長忽視。

平日裡不受重視還不算難過,可到過年時候處處張燈結綵的,幾個兄長的府邸門前車水馬龍,他的府門前卻門可羅雀的,這就有點心酸了。

文宣帝深知被人忽視的心酸,所以自即位後就有個習慣,凡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員他一視同仁,全送一幅親筆寫的對子。八個秉筆太監也跟著一塊寫,三品以下的京官就送他們寫的對子了。

所以當今官場極為湧動,低位的官員都兢兢業業做好業績等升官——大過年的大門上貼著太監寫的春聯也太寒磣了,自然要努力升官升到三品以上啊!

文宣帝又寫了大半個時辰,墨都研了好幾回,總算寫完了。他揉了揉酸澀的手腕子,一旁的太監極有眼力見地備好水,跪在地上端著金盆請陛下淨手。

這太監正要叫人呈膳,卻聽文宣帝問道“各宮的宮訓圖可下去了?”

這宮訓圖的習俗是大盛朝時候興起的,傳到如今不知過了多少年。是一些上頭繪有後妃美德美行的圖畫,於每年宮中年節時候,會分別給東西六宮各宮主子,規誡后妃知節明禮。

在文宣帝以前的歷朝歷代,東西各六宮所掛的宮訓圖往往都是史書中所記載的前人故事。

皇帝哪能把如今自己的妃子繪成宮訓圖呢?若是說自己的妃子德行如何美好值得眾妃嬪學習,叫人嫉恨惹得后妃爭鬥不說,也有過譽之嫌。

偏偏文宣帝反其道而行,東西六宮共十二幅宮訓圖上頭全畫的是皇后的美行——比如文宣帝辦公,皇后站在後頭用小金錘給他錘肩的;皇后親自下廚給陛下煲粥的……

其實皇后極少做這些事,偶有一兩次罷了。畢竟是中宮之主,需得統率後宮,內廷事物本就繁雜,京中有品銜的皓命夫人也要應時聯絡;兒女大了,可也不能放心得下;再加上春季親桑、四月浴佛等等諸事,比文宣帝也輕鬆不了多少。

雖說並不經常做,但這不妨礙文宣帝每次都喜滋滋地喚來擅畫的翰林學士,口頭把那場景再現,讓學士僅憑著想象把他口中所述畫下來。

畫的不夠美的重畫,站錯了位置的重畫,光線不夠亮的重畫,不夠溫馨的重畫……直到那學士耗盡心力畫出一幅完美無缺的,讓文宣帝看得十足滿意了,才能交了這差事。

所以每年臘月二十六到次年二月初三,東西六宮的宮妃並上公主和承昭太子,每天進進出出,看到的都是陛下和皇后秀恩愛的日常,心中無奈可想而知。

皇后的德行確實萬里挑一,德容言功、賢良淑德在她身上都有充分體現,便是當朝御史也無人敢說陛下此舉乃溢美行徑。

至於春聯,文宣帝自然不會忘了自己女兒兒子的一份,長樂宮也得了文宣帝賜下的春聯,和往年一樣氣派凜然,彰顯天家氣象,公主當天就讓人貼上了。

文宣帝還專門為皓兒寫了一幅對子,皓兒想自己貼上去。可惜秉謹樓的大門太高,下人又不敢讓小世子爬丈餘高的梯子,千般勸阻才讓小世子打消了這念頭。

給皓兒的春聯想來是花了大心思的——“感事為文,載道須讀書萬卷;逢時立志,達峰總有路千條。”

容婉玗於心中默唸了兩遍,這對子是教誨皓兒好好讀書的,可她唸到最後半句的時候,總覺得那半句意味深長。

——達峰總有路千條。

她與父皇母后相處多年,父皇心性不夠穩妥,這話更像是母后想要說的。

她仔細想了想,似乎自己回宮後的這快一個月,反而比在公主府的那五年更深居簡出了。除了去淑妃娘娘那裡打了葉子牌,隔兩日會帶皓兒去坤寧宮給母后請安。

除了這兩個地方,好像天天窩在寢宮裡,連寢宮的門都極少出去?

父皇和母后會不會擔心她因徐家的事而想不開,所以才深居簡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林幻傳

刁十八

都喜歡投奔曹操?我選擇輔佐劉備

楓霜流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