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藍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章 洗三禮,大興朝駙馬須知,宣藍田,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章剩餘內容在【作者有話說】部分。原創,謝絕盜文。

公主這兩日心情十分不錯,連著兩日晚上做夢都能笑醒。清晨覺更輕,聽到外間紅素起身的丁點動靜就睡不著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若是被人見著了一定會十分驚異。

她正躺在床上想事情,便聽有人推開內門輕悄悄地走到了床前,承熹拉開床帳去看,見紅素正要彎身喚她。

紅素微顰著眉面有思索,只見公主從床帳中探出頭,問她“可是有事?”

紅素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答“今日大清早的,司苑局的小太監送來一小車新鮮瓜果,奴婢恰巧路過小廚房,聽他們一群小太監在偷偷咬耳朵,說是太子殿下昨日喜得千金,今晨連朝會都未去。小廚房好幾個僕婦都在一旁說道,胡言亂語不成體統。奴婢上前訓斥了幾句,聽他們說這事整個宮裡都傳遍了。”

喜得千金?

承熹一怔,一時忘了自己雙手還抓著床帳,一鬆力差點栽下床來,紅素趕緊扶好了她。這才又道“方才鍾粹宮來人說,太子殿下明日要在鍾粹宮內辦洗三宴,以慶弄瓦之喜。”

洗三宴?承熹微張了唇,心中驚詫不已,眉尖微擰又陷入了沉思。

這內廷說小不小,說大卻也不大,承昭身為儲君,他的頭一個孩兒,愣是被瞞在鍾粹宮中沒傳出半點訊息!便是早早地備好了醫女和接生嬤嬤,這足足懷胎十月,居然連她都絲毫不知?

她又仔細回憶一番,承昭確實從未與她說過這事,心中更奇怪了。

第二日半下午,紅素在公主所佩的香囊中塞了一小段青蔥,為取個聰慧的諧音,參加洗三宴的賓客往往都如此佩戴,為給初來人世的孩子添個吉祥。

昨日乍一聽還沒想明白,承熹回神之後才意識到這是她的頭個侄女,準備了一份厚禮;皓兒也熬夜給這位妹妹寫了一副字。

已經二月中旬了,也不知怎的,今日竟下起了小雪。雪倒是不大,下了沒一會兒,苞出新綠嫩芽的枝頭都落了白。比起昨日也冷了不少,想來是一場倒春寒。

鍾粹宮已經到了不少人。男客都在前殿中坐等,這洗三宴選在這半下午的時候,也是為了避開朝中重臣上朝的時辰。

民間的洗三禮不會這般隆重,大多隻會請些血緣極近的親友。在這宮中到底不同,何況這還是太子殿下的頭個孩兒,是未來的大公主,自然不可小覷。

承熹直接從後殿入的鐘粹宮,進了暖閣掃了一圈,已經坐了十幾位夫人,皇貴妃和賢妃娘娘並幾位貴嬪昭儀容華都已經到了。德妃喜靜,不知會不會來;淑妃向來愛熱鬧,應是不會缺席。

還有幾位命婦攜了自家女兒一起進了宮來,見公主入得門來,紛紛起身見了禮。承熹微笑著各個回了,心中卻有些看不上——明明是承昭孩兒的洗三禮,這幾位夫人卻偏偏帶著還未許人的女兒一齊入宮。一邊是洗三禮的孩子,一邊是容色嬌妍的姑娘,著實有些荒唐。

她挑了角落一處不太顯眼的地方坐下,垂眸繼續思索——按理說,承昭頭個孩兒這般大的事,最耐不住的應該是父皇母后。她還記得當初自己臨產的前幾天,母后便私服出宮住在了公主府,生皓兒的當日連父皇都滿頭大汗地趕來了,連龍袍都沒顧上換。天子出宮城,八百儀衛隨行護衛,整條大街都守得嚴嚴實實。

雖前兒個誕下的那孩子不是承昭的嫡女,可父皇母后怎麼也該問上兩句。這都已經是第三日的洗三禮了,該賞下的禮卻還沒有下來,這般情狀倒是有些奇怪。

也不知怎的,承熹越想越覺得這事十分不對勁——如今承昭尚未及冠,鍾粹宮中只有一位良娣兩位孺子。在太子妃尚未定下人選、更未過府之時出了這種事,又是太子第一個子嗣,實在算不得美事。

無論將來的太子妃是哪家的閨秀,又有哪個姑娘願意忍這種事?剛一嫁人就得養別人的孩子,這不是往未來太子妃的心上捅刀子嗎?

照理說以承昭一向謹慎的性子,斷不會弄出這樣不妥的事。

承熹又記起方才路過之時遠遠看到了承昭,見他面上一派坦然,卻絲毫沒有初初為父的喜意,更覺事有蹊蹺。

此時坐得地方較偏,承熹伸手喚了個小丫鬟過來,叫她附耳過來悄聲問她“你們宮裡前日產下皇女孫的那位良娣呢?帶我去看看。”

小丫鬟聽了這話神色驚惶,撲通一聲給她跪下了,哆哆嗦嗦道“奴婢不敢說,求公主莫要問了。”

見周圍有人注意到了這裡,承熹喚她起來,輕聲道“莫要慌張,且跟我過來。”

去了外間找了個避人的地兒,又重新問了一遍,小丫鬟斗膽求了個“不會怪責”的保證,這才磕磕巴巴說了。

她緊張得厲害,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承熹聽了好一會兒才聽明白——那良娣前日才產子,當日便血崩不止,沒熬過夜便香消玉殞了。太子殿下大怒,賜死了一整屋的小太監。

只是這小丫鬟還提到,那良娣不受太子寵愛,好幾個月前便被太子落到西邊一處小院獨住,平日也從未與太子同席用膳。

零零碎碎說了一些,承熹自己理清楚後便吩咐她退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混在末唐當軍閥

水墨傾淺

大燕公子

山中老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