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湘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頁,穿越做回單親媽媽,楚湘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程啟有些意外,卻也不是太意外。種事不是第次遇上,知道留也無用,瞧瞧張歆對此無所謂的態度,更是心定,道聲“知道”,就讓他去找程六結算工錢。老趙來時帶兩個幫手,還讓他帶走。

想著他因為個酒樓,兩次被親戚用種手段坑,張歆還有些不落忍,出言安慰:“別擔心。酒樓生意不會受影響。”

程啟當然信得過,猶豫不決,不過在想怎麼把懷裡那張銀票掏出來。

一波平

“這是怎麼回事?”張歆一頭霧水地看著手裡的銀票。

程啟嚥了口口水,小心翼翼地解釋:“餘老夫人壽筵前,你畫了樣子拿去訂製的瓷器,我瞧著好,讓人多做了一些,拿到南洋去買,果然賣了好價錢。我們不是說好了生意獲利益人一半?這是你那一半。”

頓了一下,又忙忙補充:“以後,還要請你按那個路子,再畫些瓷器樣子。”

這事程啟預先沒有告訴張歆。若在當時被張歆察知,她雖不會抗議,心裡必有看法。時過境遷,如今將程啟真正看作夥伴朋友,又是這麼被告知這回事,滿心就只有感動和感慨了。這人還真是實心眼!給人送錢,都送得這麼笨笨的。

張歆愛錢,取之有道,望著銀票上的數字,難以置信地笑:“賣瓷器獲利的一半就有這麼多?你到底帶了幾船瓷器去?這些錢不單是賣瓷器所得吧?”

程啟巴不得能多同她說會兒話,老老實實地解說:“瓷器重,又不怕水,最適合壓艙底。兩艘船,都是半船瓷器。到那邊都是以貨易貨,換黃金寶石,還有珍貴的木料香料。那些貨物拿回大明脫手,再換成金銀或者銀票。”

“那個半船裝的都是新樣子的瓷器?也太冒險了些!投石問路,第一次換個一半都太多。”

程啟雖然憨厚,也是要面子的大男人,不願意被心上人看扁,加之張歆說得有見地,應該附和一下:“這回沒把握,備的貨也不夠多,新樣子只裝了不到半船。”

說完瞧見張歆似笑非笑的樣子,恍然明白自己被套話了,只得嘿嘿憨笑。

張歆又問了幾個問題。今年購入此其花費多少,換了多少黃金寶石,最終得了多少銀子?往年購入瓷器一般花費多少,最終能得多少銀子?跑一趟南洋,直到貨物全部出手,包括人工和船隻,需要花費多少?

程啟約摸明白她的用意了,卻是不敢謊報一個數目。

“你一番好意,我領了。這些錢,不是我該得的,我不能收。”

程啟有些著急,結結巴巴地找話想要說服她。

張歆看得好笑,想了想,計算一番,報出一個少得多的數目:“你非要說今年瓷器上獲利比往年多,有我的功勞,該分我一份。我只能拿是我畫的樣子那部分,比其他瓷器多獲利的一半。你說對不對?”

程啟哪敢說她不對?

張歆將銀票遞迴:“這一張數額太大,我找不開,你先拿回去。換成一張小額的,再給我。”

馬屁拍得不大成功,好歹沒拍在馬腿上,想到下回送銀票,還能見次面說次話,程啟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程啟是個寬心的。董氏心思卻重,得知程三老爺和朱老二又來挖牆腳,定要生一場氣。雖然說不上多融洽,張歆對董氏也有幾分敬重,知道她這個娘當得挺不容易,就對程啟說:“請老夫人放寬心,老趙去留,對酒樓生意毫無影響。老趙是個本分人,很知道規矩。他那兩個徒弟,倒是有心偷師,可也沒偷到什麼。”

董氏果然很生氣,發了一通脾氣,罵完那些沒良心沒人性的親戚,又罵程啟。都怪程啟心軟性子黏糊,人家說什麼都好,吃虧也不吭聲,弄得一個兩個都想佔他便宜,一次兩次不夠,恨不得一輩子佔下去,得了便宜還要編排程啟的不是。害她操那麼多心,受這麼多氣,都是程啟這個不孝子的錯。

程啟不敢頂嘴,垂著頭老老實實等著老媽發完飈,出夠氣,心裡卻不大服氣。這世間,除了利益,還有情理呢。利益上吃點虧,只要情理上站住了,不虧欠什麼人,心中無愧,日子過得踏實,就當花錢買安心,也沒什麼不好。再說,張歆都說了,這回是不會吃虧的。呃,這是張歆有能耐,好像不能算他的長進。可,當機立斷,抓住有本事的張歆,難道不是他的能耐?

兩三天後,老趙帶著兩個徒弟就到客如歸上班了。董氏聽說,馬上往宗族裡告了一狀,就告程三老爺欺負晚輩,挖侄兒牆腳,搶侄兒生意。

程啟勸不住,藉著送銀票的機會,向張歆傾訴:“這種事,宗族長老哪裡會管!家主在,可能還會主持一下公道。如今家主常駐臺灣,家主夫人一向與我娘不合,只會幸災樂禍,說不定還要藉機給我娘臉色看。我娘真是氣糊塗了,非要找上門去尋不痛快。”

涉及玩心眼的方面,程啟對自家母親的瞭解,可比張歆差得遠。

張歆微微一笑,安慰說:“老夫人行事自有道理。”

聽她這麼說,程啟突然就覺得安心了,回到家看見原以為會氣急敗壞的娘一臉平靜地分派事務,好像壓根忘了有過那回事,不由暗暗納罕。

董氏心平氣和地問酒樓要不要再找一個廚子。

這個問題,張歆和程啟討論過。本地人家,男子多是不進廚房的。阿松在家也沒做過飯菜,做了木匠學徒,除了學木工手藝,也是師傅家的廉價勞動力。師傅自家和近親家裡紅白喜事,大辦流水席。阿松做事用心,派給酒席師傅打過幾次下手,雖然沒有親自操作,卻明白了那些例菜是怎麼回事。例菜,個個師傅做來不同,基礎卻是一樣。正式開始學廚,又在老趙指點下,實際操作了兩回。勉勉強強可以對付了。

比起另外找個外來廚子,張歆更願意推阿松上去。不過阿松的手藝,還需要磨練。張歆一面讓阿松得閒去本地出名的大小菜館品嚐體會,另一方面希望能找一兩個過硬的老師傅指導鑑定一下。

董氏孃家用著一個極好的廚子,不可能挖過來放到酒樓,抽空指點一下阿松卻是不難。只是——這樣一來,廚房就完全是張歆的人馬。萬一哪一天,張歆要散夥,福壽閣就完蛋。而張歆拉著原班人馬,換個地方,又是一攤。

程啟認為老媽的擔心毫無道理:“阿歆不是那種人!她為這個酒樓付出多少心血,娘這麼想她,她是否也該擔心我們過河抽板,見酒樓打出名氣了,就起意甩開她?她若也像娘這般疑心,不說別的,那麼些獨家菜餚和點心就不會用福字壽字命名。”

董氏啞然。是的,張歆扣著“福壽”字樣開發了不少新鮮菜式和點心,是為了取悅客人討口彩,又何嘗不是為了打響福壽閣?更把她自己獨創的一款點心命名“福壽酥”,先對客人贈送,待有了名氣,又將做法公開,隨人模仿製作。那款點心又香又酥又軟,老少都喜歡,現已傳到福州和潮州。藉著福壽酥,福壽閣的名氣也已傳到外地。已有外地商人來詢問合作開分號的可能。即使張歆離開,福壽閣仍在,她付出那麼多努力的結果,最後都是他們母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僅用三句話,讓狗王爺為我死心塌地

芝士呆桃

神棍棄妃

抹茶mm

[希伯來]撒旦婚戀指南+番外

胡椒圖圖

鹹魚貴妃每天只想種田

幻沐兒

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

錢萊萊

嬌軟外室成了將軍,王爺陪著造反

荷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