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拾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0章 可不能敗,威武不能娶,玖拾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皇太后此舉,全是在為蔣慕淵的取而代之鋪路。

香火傳承,往大了說是天家姓孫,往小了說,是普通老百姓都會面對的傳兒不傳女。

女兒是別人家的,外孫兒再好,也是別人家的。

太皇太后哭得情真意切,說的不是江山,而是她作為一個頭發花白、不知道還有幾年壽數的老太太對子孫不孝的控訴。

當日長子一意孤行,捨棄老母南下,還帶走了她的小兒子、孫子、曾孫子們。

這一走是母子永別,甭管兒子好不好,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偏她的送,只能心裡送,至今都沒有瞧見兒子歸靈。

太皇太后這個歲數,不可能往江南去了,孫祈不送順德帝回來,她這輩子都不可能摸一摸兒子的靈柩。

順德帝停靈江南,不知何時能落葉歸根。

孫祈不止自己不回,也不讓她的小兒子回,不讓孫子、曾孫子回。

她這個老太太,一輩子榮華享過了,也能算得上兒孫滿堂,結果到了一腳踩棺材的時候,膝下就只有孫恪和蔣慕淵兩個孫子輩的。

天下地下,老太太難受,太難受了!

既然因家業而鬧得母子失和、父子相殘,那這家業也別留著了,給外孫兒去。

如此一來,小兒子、孫子、曾孫子,總能回來了吧?

懿旨一出,滿天下嘆息。

三公的檄文罵得再精彩,那都是給讀書人看的,沒有念過書的老百姓根本看不懂,旁人幫著解釋了,也是囫圇吞棗,只知大概。

他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始終是皇帝怎麼能隨便換呢。

太皇太后的懿旨,就是寫給普通人看的。

他們不認字,靠天吃飯,但每一家都會遇上兒孫孝不孝順、父母偏不偏心、家產如何分配的問題。

尤其是戰火連年,順德帝丟下太皇太后南下,老百姓之中,丟下父母逃難的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就算沒有故意扔下,半道上走散沒了音訊,也是尋常,到最後是不是死了、能不能歸故土都不清楚。

將心比心,那一位就不是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了,就是個見不著兒子、孫子面的老太太。

她面臨的痛苦,與大夥兒的經歷都有相似之處,自然也能痛她之痛。

如此看來,似乎並不是蔣家要篡位奪權,而是當外祖母的,硬要把家產給外孫兒了。

總不能全叫不孝的長孫給敗光了吧?

尋常人家敗了,也就是些祖屋、細軟;城裡大戶敗了,家中奴僕、莊子農戶,都丟了活計,一家老小無依;這若是天家敗了,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真的就要餓死了……

可不能敗!

誰能養活全天下誰養活去,管他是孫兒還是外孫兒,老百姓總得吃飯不是。

有三公檄文在前,太皇太后的懿旨在後,不止是京畿一帶,其餘各州府,百姓對改朝換代的牴觸都小了許多。

當然也有激憤之人,罵就算被兒子敗光了也不便宜了外人,被街坊鄰居好一通笑話。

讀書人駁斥三公言論,拿著孫祈發的檄文罵蔣氏挾太皇太后,是篡漢的曹賊,是奪位的司馬氏。

老百姓笑他們讀書讀傻了,讀過書的大笑,這天下現在是姓劉,還是姓曹,亦或是姓司馬?

都不知道轉了幾道姓了,以前姓過,現在改姓了,很稀罕嗎?

孫家的天下也是從前朝昏庸的皇家手裡得來了,蔣家怎麼就不行了?

與其他各處相比,江南畢竟是在孫祈的眼皮子底下,官場上自是偏孫祈。

可孫祈還是糟心,他日日關心外頭狀況,叫三公和太皇太后的接連出招弄得心煩意亂,本就運轉不算順暢的南邊政務,更是因此耽擱了許多。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燕清真人站出來“胡言亂語”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罪惡王冠之血靈匙

青風

藝林舊事

鄭逸梅

魔法師的幸福時光4:古卷

可蕊

我成了大佬們的團寵

帶帶帶太監

完成地府kpi後我考上清華了

有庭樹

公平交易(快穿)

午後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