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樓看風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品孺人,鹹魚夫妻在逃荒,三十六樓看風景,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這些雞鴨鵝,臣的岳母已經孵化了數千只,吃蝗蟲長得可快了,兩月不到,都上了三斤重,地龍是最近一月,臣的岳丈養出來的。

臣的岳丈說,如若百姓能不費太多的糧食,都能養活這些家禽。那吃蛋肉就可以省下不少糧食了。

他們人微力弱,願意將此法子免費教予大夏朝所有的百姓,願我大夏朝百姓少挨饑荒!”

“好!好!好!愛卿不但每每朝廷有難都能想出妙計,家中女眷更是女中豪傑,能生養如此女中豪傑的父母也非同一般啊!”

這會,夏洪棣可不再吐槽忠勤伯夫人的妒婦品性了。

別以為他不知道,要說做吃食這些,肯定是人家袁夫人的主意,幾個男人懂這個?

等黑娃出宮的時候,夏洪棣讓太監去了大梨村。

給胡家頒獎賞賜御窯出品的粉彩瓷一套,黃金一百兩,並特敕了張氏七品孺人的封號。

胡家人雖然知道這法子上達天聽後,肯定給他們家或多或少一些獎勵。

可誰也沒想到,獎勵會這麼大。

“當家的,娃他爹!這,我這不是在做夢吧?我成了七品孺人了,還能領俸祿的那種?”宣旨太監都走好久了,張氏都還沒回過神來。

“沒做夢,這下好了,老太婆,你可是咱們胡家唯一一位吃皇糧的呀!”

“這陛下也太大方了,我,我也沒做啥啊,這孵小雞算啥大本事?”

張氏高興的快語無倫次了,她萬萬沒想到,活到這把年紀,還能遇上這等美事呢。

趙三娘和錢阿蘭也替婆母高興。

他們胡家也總算是區別於普通農戶了,家裡小子閨女以後說親,也更體面啊。

不提胡家人有多高興,翠花和黑娃都替他們樂了半天。

雖說點子是他們夫妻出的,但是辛辛苦苦執行的,還是老兩口啊。

隔日,朝廷典牧署的官員就來了大梨村。

他們不但要學習這提煉出來的養殖大法,還要從頭到尾跟著走一輪。

只有等他們學會了,才能做成標準流程告知天下百姓。

這等利民之事,典牧署官員也很上心,謙虛請教,都恨不得住在大梨村。

大梨村的村民很快就知曉了這訊息,大多人還是挺為張氏高興的。

他們不但是伯府的鄰居,也是敕命孺人的鄉親啊!

蜀地來的老村人,個個紅光滿面。

論親近,還得是他們呀!

現在大梨村的這些人,看著他們逃荒來的老村人都尊敬得很。

他們現在的日子,過得比在下游村那會兒強上多少倍了?

親近胡家的人,為張孺人高興。

京城捐了不少糧食的富商夫人們卻都酸了,雖然張氏不過是最末等的敕命孺人。

但是,誰會不稀罕這個?

除了官員們主動捐糧,皇宮內的娘娘們也不會落下。

高皇后看過《海洋食物的食用大法》後,直接讓沿海的蠔油坊停止做蠔油,改為海產品加工坊。

昆布、紫菜、海藻、海石花等海洋植物,只需要洗淨後反覆晾曬成幹即可。

海魚被抹上粗海鹽,做成鹹魚。

生蠔的蠔肉也被晾曬成幹,蝦,各種貝類,都被做成了乾貨,便於儲存和運輸。

幾十個蠔油坊,放開了的收,做好後,統一放入倉庫,等待被朝廷調配。

其餘妃嬪們沒有高皇后這麼財大氣粗,紛紛把自己的私房銀子或者沒有內務府標記的飾給捐了出來。

連選秀走到最後的一百多位秀女都不甘落後,紛紛表示,她們的家族願意盡一份力。

甚至為了爭奪太子妃之位,暗暗較勁,不斷提高她們想要捐獻的數額。

這屆的秀女們,從住進儲秀宮就沒少被為難。

她們不但要面臨宮裡嬤嬤們的挑剔選拔,還要時不時遭受來自太子的考核。

從“膽大心細”到“積極樂觀”“智慧通達”等等,層出不窮的題目。

如果這是大考場,真是把人考得糊得不能再糊了。

本以為上輪選秀後,加了膳食這個功課,貴女們應對皇家考試應該順遂了。

可今年,居然又有所不同。

三個月時日一過,剩下的,也不過才一百多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華娛之風起2005

樹下有隻貓

不怪他

睡芒

前男友哥哥是崽崽她爸

一籽亭

一代紅妝照汗青

惠太平

焰火之歡

韶添

娛樂圈天師+番外

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