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來自拋屍現場的腳印 金傳統的秘密,侯大利刑偵筆記2:辨骨尋兇,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議結束,大隊長陳陽守在技術室,等著老譚拿出分析結果。老譚對現代科技不太熟悉,卻是足跡和手印方面的專家。拿到足跡以後,他很快就勾勒出足跡主人的年齡及體形。

根據推算,足跡主人身高在一米七五左右。

陳陽道:“這人有負重,會不會對身高有影響?”

老譚對自己的技術很有把握,道:“估算時,我已經充分考慮到負重影響,做了處理。此人力量不算好,應該不是體力勞動者,更像是坐辦公室的人。”

在桌上放著四個腳印模型,老譚輕輕拿起模型,用看情人的眼光打量模型,道:“我們古代有立七坐五盤三的說法。以頭長為單位,身高與頭長的比例是七比一,人類學、醫學、體育、藝術等學科的研究和實踐都證明了這一規律,只要是正常人,都逃不脫這個規律,頂多是做加權處理。”

陳陽看著結論表,道:“25到30歲,這個年齡準確嗎?”

老譚繼續舉起腳印,道:“這個腳印已經告訴了我們年齡,一般來說,年齡越小,足跡前掌重壓面越小,且靠前靠內側;隨著年齡增大,壓力面則向後、向外轉移,且面積增大;過了五十歲,壓力面還會由外後向內前轉移,我們用乘五法就可以判斷出基本年齡。”

陳陽道:“這應該是指的赤腳情況吧。”

“穿鞋形成的足跡的原動力來自足底,力的效應透過鞋底轉移到地面,原理是一樣的。留跡人就是25歲左右,一米七三到一米七五,體形中等。”老譚用手指探著鞋子印跡,道,“這款鞋很少見,與市面上的鞋印都不一樣,應該是進口名牌鞋,非常貴。具體叫什麼名字,鞋底沒有標誌,我也不知道。”

老譚對足跡的解讀,為重案大隊偵辦此案提供了重要線索。

重案大隊確定了以鞋找人的方案。簡短案情分析會結束,偵查員們沒有在辦公室停留,分成幾個小組在江州各大商場尋找相同款型,誰知整個江州都沒有類似鞋底的戶外鞋。

接到幾個小組反饋之後,陳陽正在為難,宮建民道:“你傻呀,侯大利就是富二代,還是頂級富二代,多半認識這種鞋。”

陳陽如夢初醒,趕緊給侯大利打電話,讓他到重案大隊。十分鐘後,一臉嚴肅的侯大利出現在重案大隊。

陳陽拿出鞋印模型,道:“你知道這是什麼鞋嗎?”

“我研究了鞋印。這款鞋叫阿尼,是進口鞋,以前在省城圈子裡,富二代有人專門穿這款鞋。”

在發現水泥道腳印後,侯大利在心中認定李武林就是腳印主人,而腳印主人是兇手的可能性很大。發現鞋印是阿尼鞋所留之後,他便意識到自己可能錯了,李武林跟著金傳統是賺了些錢,但基本不可能買阿尼鞋這種奢侈品。

陳陽道:“這鞋多貴?”

侯大利道:“不算太貴,兩萬五左右。”

陳陽拍著額頭,嘆道:“這雙鞋兩萬五,叫作‘不算太貴’?”

侯大利臉上沒有任何笑意,道:“陳大不來找我,我都會過來。阿尼只有省城才有專賣店,實行的是會員制,應該很好查。”

陳陽道:“我、邵勇和你,一起到省城。”

案情如火,容不得遲疑,警車直奔陽州。

侯大利在車上提議道:“阿尼是外資企業,平時有點拽,經常鬧店大欺客的新聞。我們是江州警方,他們不一定配合,建議與陽州市局聯絡,他們出面,更容易拿到阿尼的顧客資料。”

“就算是外資企業,到了山南來,就得依規守法,難道還要翻天?”牢騷歸牢騷,陳陽還是與陽州刑警支隊重案大隊聯絡。

打通電話後,陽州刑警支隊重案大隊大隊長鬍陽春笑道:“你這個電話打對了,去年我也找過這家店。這家店最初還以商業秘密為由,不讓我們查顧客資料,後來被我們合理合法收拾兩次,才開始依法配合我們的工作。”

一個小時後,三人出現在阿尼專賣店,胡陽春已經在經理辦公室等著來人。

胡陽春得知侯大利名字以後,豎起大拇指,道:“久仰久仰。”

侯大利有些糊塗,道:“胡大,別逗我了。我工作一年時間不到,就是一個菜鳥。”

胡陽春道:“我還真不是亂說這個‘久仰’,老樸在我面前提起你至少十次,我耳朵都聽起繭子,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不服不行。”

胡陽春出面,阿尼專賣店還算配合,調出了客戶資料,江州到阿尼專賣店來買鞋的只有一人,名叫金傳統。

侯大利找重案大隊陳陽談阿尼鞋的時候已經猜到十有八九是金傳統的鞋,此刻得到證實,心情變得很是糟糕。他在高中階段遭遇了楊帆之死後,便把自己封閉起來,除了與金傳統有接觸之處,基本上不與其他同學來往;楊紅等人都是在大學畢業後才重新交往,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友誼,而是為了查詢楊帆案線索。此刻金傳統殺人嫌疑驟然增大,這讓侯大利很難過。

中午由陽州刑警支隊重案大隊請客,席間,胡陽春得知侯大利是侯國龍的兒子之時,肅然起敬的同時,又對其當刑警的行為迷惑不解。

案情重大,陳陽在陽州滴酒未沾,在回程的路上就給宮建民彙報了省城之行得到的線索。陳陽回到江州,隨即和宮建民一起來到劉戰剛辦公室。

“金傳統的鞋印?沒搞錯吧。”劉戰剛一陣牙疼。金傳統的父親是江州著名企業家,還是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其兒子有可能涉案,事情就變得麻煩起來。

陳陽道:“我們核對了阿尼鞋同一批鞋的鞋印,能夠斷定在師範工地的鞋印就是阿尼鞋留下的鞋印,很獨特。”

劉戰剛道:“有沒有仿製鞋?”

陳陽道:“我向阿尼專賣店提出過相同問題。阿尼專賣店的技術人員仔細看了我們提取的鞋印,指出鞋底的幾個暗紋全部都在。市面上有仿製的阿尼鞋,可是要把暗紋全部仿製則成本太高,所以仿製鞋都無法制出暗紋。這雙鞋就是正品留下的鞋印。”

劉戰剛又道:“在水泥地上留下了鞋印,也並不意味著就是金傳統那雙鞋留下的。誰規定穿阿尼鞋的只能是金傳統?工地上進出的老闆多,完全有可能是其他老闆留下的。”

從邏輯上,劉戰剛的觀點確實無懈可擊。可是現實生活中,整個江州只有一人購買了阿尼鞋,其他人在金傳統管理的工地上留下同碼阿尼鞋的可能性不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寵清入懷之以心相許

雨辰震震

你有你的男閨蜜,我有我青梅竹馬

懶惰的鬼鬼

重生後嫁給廢太子

青山問我

這個酒館不正經

艾葭0526

重返快穿世界

鑰匙扣丟了

我本將心向明月

流年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