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 迷妹 紀夫人不但很會對付男人,連女人……,皇帝成了我外室,天行有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紀雨寧並不知道自己在石家變成了風雲人物, 最近因為生意的事,她跟石家打了不少交道,對蔡國公府的印象也好了不少——原來這家人並不像傳言那樣跋扈, 對外倒還是彬彬有禮的。

之所以名聲不顯, 大概是石景煜的關係, 俗稱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玉珠兒道:“我瞧著二公子還是挺討人喜歡的,在咱們跟前更是畢恭畢敬, 小姐您還是對他好點罷。”

郭勝混跡在暗衛堆裡,心想你怎不對我好點?石景煜才認識幾天啊, 這麼快就打成一片了。

那小子不就生得白點、模樣俊俏點麼?郭勝摸了摸略顯滄桑的臉皮,覺得自己實在不是年輕小夥子的對手。

要不是皇帝吩咐, 他還真不想來,可誰叫陛下放心不下紀夫人,他又仗著有點武功,只好來當個盯梢的,免得那群呆頭呆腦的暗衛保護不力。

前兒剛下了一場小雨,今日天才放晴, 紀雨寧便讓店中的夥計們將綢緞搬出來晾曬, 免得生黴生蟲。

這麼早自然沒什麼生意,可凡事總有例外。

紀雨寧看著那個遠道而來的胖乎乎身影, 心想有些人就是記吃不記打,臉都腫了還要出門呢。

杜夫人頭上仍戴著一朵大白花,不過顏色略淡了些, 大約再過不久就能脫孝了。

紀雨寧含笑道:“夫人別來無恙?”

從氣色也知杜夫人過得不好,丈夫死了沒多久,不知從哪兒冒出些打秋風的親戚,個個嚷著要分家產, 她怎不知死老頭子還欠下風流債?

偏偏兒子軟弱,連露面都不敢,杜夫人獨木難支,只得舍財免災,前後費了一個多月的工夫,唾沫都快乾了,總算把這群妖魔鬼怪打發走。

愈想愈覺得慪氣,自從李肅回京之後,自己就沒一日順心的,這兩口子生生是喪門星!

望見紀雨寧更是百般不痛快,她又是個欺軟怕硬的個性,不敢上李家門檻,只好來尋紀雨寧的麻煩,聊以出氣。

當然此女並非善茬,上回還騙她白白損失了五百兩銀子,杜夫人一想起就氣不打一處來。

當然這次她學乖了,無論紀雨寧說什麼,她都不會上當,更不能由著她拱火便買東西——她是來找茬的,不是來送錢的。

望著眼前煥然一新的牌匾,杜夫人慨嘆道:“聽說紀夫人盤下了石家鋪子,我便想來看看新鮮,不想傳言果真。”

一雙牛眼斜睨著對面,“這麼好的地段,怕是得千兩銀子不止吧?不知紀夫人哪來的銀子,難道是賣身錢?”

那次在公主府就看她跟個男子過從親密,也是,像她這麼不挑的人,當然不介意半點朱唇萬人嘗。

玉珠兒變了臉色,待要出去和她理論,紀雨寧卻抬手攔著,淡淡道:“勞夫人恭維,我想夫人您這種資質,怕是連賣身錢都難賺。”

“你!”杜夫人氣得臉都青了,這個紀氏可真粗俗,這種話她也說得出口?

實在紀雨寧並不像她們這些貴婦愛面子,若罵人都還淨顧著文雅,那就太沒殺傷力了。

何況似杜夫人這般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跟她談面子才是白費勁。

屢戰屢敗,杜夫人只能把火氣吞進肚裡,冷冷地走進店中。

其實這間店她之前也來過,當時是看在石家面子,倒沒認真想買裡頭東西——石家那個親戚也頗憊懶,不看國公爺面子,早一掌給他打出去了。

如今經紀雨寧接手整飭之後,看著倒乾淨整潔了許多,杜夫人暗暗驚訝紀雨寧的本事,但這並不表示她就會輕易放過。

信手拾起一塊布料,杜夫人眉頭皺得比天高,“這種花色早就過時的了,怕是城隍廟的乞丐都不要穿!”

紀雨寧淡淡道:“是麼?我怎麼聽說是江寧織造進的新品,還被太后娘娘賞臉要去了,看來太后都不及乞丐識貨。”

杜夫人:……

這個紀氏,行動就會給人下套!

未免那番話傳到宮裡,杜夫人忙緊緊闔上嘴,再不敢拿花色說事,只順手牽起另一塊布,眼裡的鄙薄能漫出來,“這是最劣等的蠶絲罷,織成的布比窗紙還薄,又不能抵抗寒氣,大冷天的誰肯穿它?”

紀雨寧道:“那本來就是窗紗。”

杜夫人:……

雖然幾次三番出醜,她卻愣是賴著不肯走,非要把店裡逛個遍,非但如此,簡直每樣東西都能挑出毛病來——即使根本說不到點上。

紀雨寧算是瞧出來了,這人根本是來滋事的,由她這尊門神坐鎮,還有哪位顧客敢上門?

紀雨寧卻也不惱,只讓玉珠兒沖泡了一壺熱茶來,當然是自斟自飲——杜夫人這種連水都不配喝。

杜夫人瞧著卻有些眼饞,那水裡不知加了些什麼,甜滋滋冒著香氣,她遠道而來正覺得口渴,於是頤指氣使道:“來了半天,連口水都不叫人喝,你們店裡就是這般待客的嗎?”

紀雨寧笑吟吟地將茶杯遞過去。

杜夫人正要一飲而盡,哪知茶水剛一入口便燙出了燎泡,慌得她失腳墜地,只覺喉嚨都快被燙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他的軟糖又乖又甜

夜晨曦兒

東宮福妾(清穿)

南風不盡

你如烈酒配奶糖

銀燭鳶尾

NPC發了百張好人卡後

山萘

面具舞會:你我本是陌路

舞淺墨

海賊:從艾爾巴夫開始複製天賦

君願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