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 怨偶 那人已如一灘爛泥般,躺在遍地的……,皇帝成了我外室,天行有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面相覷了一會兒, 楚珩嘆道:“自作孽,不可活。”

郭勝尋了抹布來,要為主子善後, 哪知楚珩卻拒絕他的幫忙, 兀自抱著孩子收拾起來——他是皇帝,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若連這麼點小事都應付不來, 那也太無用了。

所幸嬌嬌兒知曉自己闖了禍,乖乖地閉起兩隻眼睛裝睡, 未再添亂。

紀雨寧一直等裡頭整理好了才進來,中間並無施以援手, 侍人們知曉她的脾氣,也不敢相勸——縱使皇貴妃娘娘嚴厲了些,那又能如何?皇帝懼內的毛病明擺著,清官還難斷家務事呢,她們就更不好說嘴了。

楚珩當了半天的“乳孃”,也累出一身大汗, 讓郭勝尋了件新衫子換上, 仗著屋內生著地龍,乾脆打起了赤膊, 也不怕著涼。

紀雨寧隨手將帶來的披風為他繫上,又屏退從人。

楚珩笑道:“怎麼,看一眼怕少塊肉?”

這人的醋勁真是越發大了——不過, 他很喜歡。

紀雨寧無奈道:“哪兒的話?是有要緊事和您說。”

將嬌嬌兒接來懷中哄著,一面就把自己和拓跋燕商量之事娓娓告知。

楚珩這下可真對她刮目相看,沒想到還有這種操作。如此一來,不但免了和親的風波, 還給新王拓跋燾送去一塊難啃的骨頭——親妹妹率兵相侵,怕是這當哥哥的免不了焦頭爛額罷?

紀雨寧見他一臉喜色,說道:“你也別高興得太早,到底如何,還得看公主的意思。”

她估摸著拓跋燕應該會答應,從她到京城來的種種表現,足以看出個她是個“不安於室”的,能把命運捏在自己手裡,何必聽憑他人擺佈?何況,她鍾愛的男子是黝黑健壯那款,滿京城卻都是白面書生,也難怪她不想嫁人了。

並未用到三日,僅僅只過了一夜,拓跋燕就來向皇帝辭行了,她採納了紀雨寧的建議,決定借兵。

楚珩慷慨地將虎符與她,至於能不能用好這些兵馬,就得看拓跋燕個人的能力與手腕。自然,皇帝是穩賺不虧的——北戎這場干戈無論鹿死誰手,最終都將元氣大傷,勢必無力進犯,今後,邊疆最少也有幾十年的太平。

比起一紙契約,還是敵弱我強更叫人放心。

得知拓跋燕已經離開,楚珏方才蠍蠍螫螫地露面,這段時間他一直稱病躲在府裡,就怕那位公主色-欲燻心搶他去做新郎,如今危機已經解除,他也是時候考慮一下終身大事了。

皇帝恨他沒擔當,說什麼都不肯便宜這小子,只讓人將他打發回去。

楚珏急了,只得求到紀雨寧門前,紀雨寧方緩緩勸解皇帝,“願得一人之心,永結兩姓之好。難得郡王殿下對石姑娘一往情深,石姑娘亦芳心有託,陛下總不忍讓明月照溝渠吧?”

夫婦倆你唱紅臉我唱白臉演了出戏,換來楚珏一句誓將忠心報大周,楚珩這才面容稍霽,開口允准兩人親事——不怪他給楚珏下套,先帝兒子雖多,真心敬重他這位兄長的卻沒幾個,若不趁早將楚珏拉攏過來,讓旁人佔據先機就不妙了。楚珩還有一樁計劃,得裡應外合才能完成,這個,就連紀雨寧都是不知的。

兩邊說好,先換了庚帖,至於正式成婚得等一年之後。因石景秀年紀尚小,加之先前落水染了些毛病,得好好將養陣子才行,若男子太過猴急,怕對女方身子不利——楚珩說得隱晦,估摸著楚珏也是聽不懂的,這小子比他年輕時候還純潔多了。

訊息下來,石家自是歡歡喜喜,獨石太后有些不愉,她並不知那北戎公主為何忽然改變主意,放棄在京城尋位佳婿,只當紀雨寧妒火中燒才排除異己,如今又攛掇著皇帝給石家賜婚,不就是怕景秀步景蘭後塵,進宮來搶她風頭麼?

偏偏皇帝樁樁都聽她的,也不先來慈安宮商量,如今詔書已下,連石太后都回天乏術。

石景煜來宮中謝恩時,石太后便留了個心眼,藉口喝茶的工夫,問他能否請皇帝收回成命。

石景煜不懂,“姑母莫非不贊成這樁婚事?”

石太后嘆道:“哀家還不是為了國公府的前程,郡王妃也就聽著好,那楚珏至今連塊封地都沒掙上,他也老大不小的了,至今渾渾噩噩,一事無成,他娘也是個不中用的,位份又低,出身又弱,憑景秀的資質,本可以覓著更好的,何必辱沒。”

石景煜笑道:“侄兒在民間倒是聽過一句俗話,有情飲水飽,無情金屋寒。郡王殿下是二妹自己挑中的人,無論貧富榮辱,總是她心甘情願的;您這會子要把您的意志強加給她,二妹忤逆不說,這婚事必然不會愉快,結婚倒成了結仇了,太后您細想想,如此真的好嗎?”

石太后本來準備了十來個年輕有為的勳貴人選,卻被侄兒一句話給堵了回去,不免有些憋屈,“哀家的眼光豈會有錯?縱使景秀開始有些牴觸,日子久了總會漸漸磨合,也免得她將來失悔。”

當然最好還是嫁給皇帝,既是親姑母,又是婆婆,石太后自認為沒有比這更合適的,換誰她都不放心。

石景煜眸光黯了黯,輕聲道:“當初大姐進宮時,姑母您也是這麼說的,可如今呢?您真的沒有一點後悔嗎?”

旁觀者清,他眼看著石家因為太后娘娘一步步壯大,可也因此變得驕傲自滿,再無謹小慎微可言。母親忘了她只是一個臣子的夫人,妄圖對皇嗣下手,就連大姐也受到池魚之殃;至於父親雖不會這樣糊塗,可這些年結下的仇家也不少,他自請辭官,又跟隨大姐去往封地,焉知沒有避禍的意思?

脫離了石家的光環,石景煜反而多了些清醒與理智,原來他們與尋常人家的子弟並無不同,甚至因為站得太高,跌下來的時候也會更重些。

吸取了這些教訓,難道還要如飛蛾撲火般一味追逐榮華富貴嗎?石景煜不是不敢,是覺得不智。

石太后沒想到才說了兩句就引來侄兒一篇宏論,以前景煜在她面前乖得像只綿羊般,從未有過頂嘴的時候,石太后不禁冷笑道:“這些話都是誰教你的,難不成又是皇貴妃?”

石景煜平靜道:“話無好歹,有理則聽。姑母大約有所不知,前陣子若非皇貴妃幫忙,侄兒恐怕性命難保,早折在那拓跋燕手裡了。這一年來,皇貴妃待石家之心如何,姑母難道還看不出嗎?她若私心報復,老早就可以動手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咱們解圍?自然,您一定覺得她私心藏奸,那也沒奈何,但無論皇貴妃是否另有所圖,我與景秀都是受過她恩惠之人,不說投桃報李,好歹不能再難為人家罷?姑母您細想想,是否這個道理。”

說完便屈身告退——他此番進宮,本來也只為打個招呼,至於嫁妝的事他自己會想辦法,石家雖不及從前,東拼西湊總能挪出來些,總不至於非得靠人賙濟便是。

石太后不禁失笑,“這孩子,如今竟學得這樣好強!”難道她當姑媽的還能不為侄女添妝?想得也忒小氣了些。

語畢卻又悵然,往常她百般疼愛幾個小輩,結果卻一個比一個更不成才,如今離開她的照拂,倒漸漸有了些氣象,連一向吊兒郎當的景煜都知道自立了——難道真是紀雨寧的功勞?

石太后唯有嗟嘆。

*

紀雨寧忙著宮裡宮外的事,自然忘了回覆李肅那些信箋,她以為此人得不到訊息就該另謀出路,哪曉得李肅把那些狐朋狗黨能問的都問了,無一例外都吃了閉門羹,半分銀子都拿不出來——往常他可沒少幫他們週轉,如今自己遇著麻煩,卻一個個唯恐避之不及,世態炎涼,竟至於此!

李肅只能將希望放在紀雨寧頭上,指望她念在那點夫妻之情,好歹能施以援手,何況,這點銀子對她算不了什麼不是麼?

眼看催債的越追越急,李肅連家都不敢回,索性日日在客棧裡躲著,並時刻注意紀家那間商鋪的動靜。他知曉紀雨寧極為看重這項生意,隔三差五總要遣人過來看看,自個兒守株待兔,總能等到機會。

好容易這日趕上玉珠兒出來點貨,李肅忙抽空迎上前來,陪笑道:“姑娘。”

玉珠兒早忘了那些信長什麼模樣,見到他才模模糊糊想起,“若是為借錢的事,大人您請回吧,娘娘手裡也沒銀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罪惡王冠之血靈匙

青風

藝林舊事

鄭逸梅

魔法師的幸福時光4:古卷

可蕊

我成了大佬們的團寵

帶帶帶太監

完成地府kpi後我考上清華了

有庭樹

公平交易(快穿)

午後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