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飛鷹穿雲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下鄉採風,混出一片天地,又見飛鷹穿雲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縣文化局下鄉採風,找到楊柳坪鎮辦公室,溫文林忙著鎮裡的民主評議會,答應晚上會親自作陪,白天參觀的專案就由龔偉民安排。文化局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探訪古村落,而古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楊村、下楊村,因為這裡交通不便,還保留不少古風。

文化局的幾人,沿途拍了不少照片,在大樟樹底下聽村民們講了三八水庫、太子嶺的故事。有人對村民家的一些老物件挺感興趣,也當做照片的素材。村裡還有個禮堂,禮堂已經倒塌得不成樣子,可是累成石墩形狀的石鼓,被青苔覆蓋後,倒顯得古意斑斕。

這石墩形的石鼓挺有意思的,一共有五層,每一層都是分別雕刻出來的,每層的動物和花卉都不同。因為禮堂的破敗,禮堂的大門都讓村民取回自家當案板用,只是這石鼓太過笨重,才能一直保留在這裡。

從禮堂正面殘留的正門框看去,能猜想出這禮堂的規模有夠大的,禮堂正門框上的石額還保留著,上書四個大字‘出將入相’已不甚清晰,兩邊的山牆上還保留著六扇鏤空的石窗戶。

“禮堂是用山石壘起來的,年久失修後,村裡的豬圈、羊圈,有些村民家裡的房子都用的是禮堂的石料。”楊有才向大家解釋道。

“楊村長,看這禮堂制式,不像是我們現在村裡建的禮堂呀!是民居改的嘛?”文化局一箇中年婦女主動問道。

“是民居改的,主廂房已經被燒了,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這所房子當年的戲臺。”

“光戲臺就這麼大?”中年婦女不由得驚歎道,這個戲臺所在的面積不下兩百個平方,裡面堆積著村民們存放在這裡的木料、稻草,角落裡還有不少的牛羊糞,應該有村民把家裡的牛羊也拴在這裡。“能建這所房子的應該是個大官吧?”

楊有才點點頭,“據說是清朝的一個運糧使,老一輩的人都這麼說,幾品官就不知道了,他的墳還在三界嶺靠近太子嶺那邊。”

“一個運糧使建了這麼大的房子?”

“也不是運糧使建的,是他的遺孀建的,他寡居的夫人在他死後回鄉,在村裡建了這棟房子。”

聽著楊有才的講解,文化局的幾人仔細觀察著屋內的陳設,那在夯土上建造的歇山頂山牆剝落下不少泥沙,露出裡面黑灰色的條石,一些木製的門窗已經不見蹤影,門額上的石門槽子還保留在那裡。

“楊村長,這戲臺當年唱的是採茶戲嘛?”

“應該是吧!我也不知道。”楊有才模稜兩可地答道,當年唱的是什麼戲他咋知道,他又沒出生在清朝,“以前老一輩人做大壽的時候,還會請採茶戲班子到村裡來唱戲,有錢沒錢都會請,區別在於請的時間長短,短的一天,長的三天三夜。”

“這房子是在什麼時候燒掉的?”

“破四舊的時候,那個時候搞運動搞得厲害,這房子主廂房裡那片帶花的吊頂全敲下來燒掉了。”楊有才不知道那屋頂上的刻劃花叫什麼?想著村裡好多人在城裡工地上搞裝修,管這個叫吊頂,也就叫了吊頂。

“你說的是藻井吧?”

“你說的什麼井我不知道,反正是木頭上刻的花,掛在屋頂上,屋頂下面還有個天井,天井暗溝四通八達,十幾年前,我們村還有人在天井裡抓到過甲魚。”楊有才帶著幾人走出禮堂,到了他說的大概天井的地方。

這曾經屬於老房子一部分的地方,已經是一片瓦礫,楊有才所說的天井已經被泥土給掩埋了,只露出天井中巨大條石的一角。有個文化局的工作人員就用手去撥開條石上的泥土,可以看出這條石也有勾勒線條,束腰處還有一些花紋。其他幾個工作人員則在邊上拍照。

大禮堂剩下的東西不多,顯然這點東西滿足不了他們的好奇心,“楊村長,你說的那個運糧使的墳在哪裡?我們可以去看看嘛?”中年婦女是這次文化局採風活動的領隊。

楊有才給中年婦女指了一個方向,“看到那個村莊沒有,那個是劉家村,劉家村上去就是太子嶺,他就葬在那裡。要看肯定看不了,我們每年清明掃墓的時候都找不到他的墳,只在山腳下給他燒紙就完事了。”

“難道沒有墓碑什麼的?”

“破四舊的時候,砸掉了,用來修路、修橋,那個時候他的墳塋還在,後來讓盜墓賊挖了一遍又一遍,只剩下個小土堆,趕上開春季節,雜草叢生,這墓的具體方位就不知道了。”

“楊村長,你這年紀應該趕上了破四舊的時候吧?應該知道那打破的石碑扛到哪去了吧?”中年婦女還是不死心道。

“那個時候我十來歲,我記得那墓碑是……”楊有才說完,努力地想著,“應該是放在三八水庫邊上,當作洗衣服的條石用。”

“能帶我們去看看嘛?”聽到楊有才說還在,這讓中年婦女相當興奮。

“可以。”

跟著文化局的幾人瞎轉,龔偉民腿都酸了,這破地方有什麼好看的?個個像撿到寶似地,他吩咐楊有才好好帶文化局的幾個同志看看,他想找個地方方便、方便,有什麼事情打他電話。

三八水庫現在是枯水期,露出了上楊村村民建的八級臺階。

楊有才說的墓碑還在,只是整塊墓碑太大應該是敲碎了從山上搬下來的,墓碑的一些地方因為村民們磨過刀斧之類的東西,而顯得字跡斑駁,只依稀看清楚‘道光年間’幾個字,墓碑是道光年間的,那村裡這座禮堂應該也是那個時候留下來的。

八級臺階中其中三級有字,零零散散的,讀不出連貫的意思,其他五級只是光條石。“楊村長,你們上楊村風水挺好的,前有水,後有靠,會不會有更大的官葬在這裡?”上楊村風水好是好,只是風中一股股的豬屎味讓李紅英不住地皺眉。

“這就不知道了。”李紅英再問些什麼東西,楊有才就不知道了,窮鄉僻壤的哪來那麼多好東西。

“破四舊的時候,就沒再留下其他好東西嘛?”

“能有什麼?我們村裡窮,就算是有,也讓村民們偷偷給賣了。”楊有才吧嗒吧嗒抽著煙,“我家那個涼床也是破四舊的時候留下的,不知道你們看不看?”

喜歡混出一片天地請大家收藏混出一片天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2002我的大學時代

秋收十月

超級英雄元真

海濱墓園

女神的貼身醫王

方千金

重生之都市第一劍仙

一條鹹魚

鏡·朱顏(玉骨遙原著小說)

滄月

三個平凡的少年

雨樓昕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