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我的兄長是先帝,薄荷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柳太傅斷言不是池中物的兩人,現在正一臉生無可戀地被迫看著柳子驥蹲在地上打珠子。

原本顧清寧是想回院子裡去的,畢竟當初他們出來,也只是為了個陶氏一個獨處的環境,如今陶氏看著已經從傷心中緩過神了,他們回去也無礙了。

只是顧澤慕不知道為什麼不願意離開,顧清寧想著兩人聯手對“敵”的默契,勉強決定留下來陪他一起。然後,她就被柳子驥抓了壯丁,讓她給他和顧澤浩做裁判。

柳子驥不頑皮搗蛋的時候,看著還像模像樣的,畢竟柳家人皮相好,從柳太傅開始,那張臉就讓不少宮女春心萌動。

顧清寧突然就想起了她初見到柳太傅時的場景,那時候的柳太傅還不是太傅,只是一個名叫柳栩的翰林院小官。他少年中舉,隔年便中了探花,進了翰林院,然後便在翰林院待了整整六年,縱然有學識,但他寒門出身沒有背景,只能在翰林院苦熬日子。

恰好當時蕭胤在替太子選擇老師,他告訴奉皇后,滿朝大儒論學識,誰都可以教太子,但他們想要替太子找的老師,卻並不僅僅限於學識。

於是蕭胤當時給翰林院了一道題,論何為師?——以此作為第一道考核。

當時眾人都知道這是為了給太子選老師,對於這些在翰林院苦熬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一步登天的捷徑,他們一個個都卯足了勁,文章恨不得做的花團錦簇,更有引聖人之言隱晦表忠心的,或者另闢蹊徑分析要如何教導太子的,無一而足。

可蕭胤一個都不滿意,直到他看到了柳栩的文章。

那篇文章奉皇后也看過,說起來那篇文章十分樸實,似乎只講了一個“因材施教”的道理,文辭也是偏簡潔平實,並不晦澀,唯有那一筆漂亮飄逸的字,讓人隱約窺得當年探花郎的真容。

後來,帝后二人在御花園召見他的時候,奉皇后見到那張過於年輕的面孔,還擔心不已,只是柳栩進退得當寵辱不驚,才讓她又對這個人有了些許信心。

只是即便如此,在他給太子上第一堂課的時候,奉皇后還是不放心地坐在屏風後頭,聽他究竟會教太子什麼。

當時的太子蕭湛才八歲,大約是因為父母都太過強勢的緣故,他自小就脾氣極好,便是跟自己宮裡的宮女太監都很少火。他很乖巧也很孝順,又溫厚有禮,滿朝文武都對他讚譽有加。

但奉皇后卻一直很擔心,畢竟若他不是太子,這樣的性格再好不過,他這一輩子都能過得很好。

可他偏偏是太子,是這個國家未來的主人。而作為帝王,他缺少了最重要的,就是魄力。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柳栩第一堂課既沒有講四書五經,也沒有大談人品道德,他只是問了太子一個問題。

“殿下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蕭湛想了許久,才道“我想成為父皇那樣的人。”

“那殿下覺得自己能成為陛下那樣的人嗎?”

這一次蕭湛想了更久,似乎有一些不太肯定“我有時候會聽母后說起父皇以前的事蹟,父皇八歲就已經學完了四書五經,才思敏捷,讓滿朝文武都為之讚揚,可我現在還差得遠呢,更別說旁的了。我有時候會很沮喪,為何自己不夠聰明,沒法做到父皇母后心目中的兒子……”

柳栩靜靜地聽著,直到蕭湛自己停下來,可憐巴巴地看著他“先生,我是不是挺笨,挺沒用的?”

柳栩卻只是微微一笑“在臣看來,殿下比那些自詡聰明人的人要通透得多,如陛下那般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人,滿天下都找不出幾個,然而人各自有各自的活法,做一件事,或許用更笨的辦法,花上更久的時間,但只要事情做到了,又何必在意過程呢?”

“先生的意思是,只要在乎結果,不需要在意過程嗎?”

“臣的意思是,當殿下決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那您所想的便是要如何做好這一件事情,不需要太在意旁人的評價,只要殿下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那就行。”

奉皇后聽到這裡,便沒有再聽下去,她有點兒明白蕭胤為什麼會選擇柳栩作為太子的老師,因為他並未將自己當成帝師,而只是將自己當成是一個孩子的老師,他的這番話不僅是說給太子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奉皇后一生好強,對於長子柔和的性子頗有那麼一點恨鐵不成鋼,滿心想要改變兒子的性格,卻不知秉性天定,她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奉皇后離開的有些早,所以她並沒有聽見之後蕭湛說的那句話。

年幼的太子臉上已經透出一抹與他秉性不符的堅定“但是先生,我還是想要成為父皇那樣的人。”

柳栩一愣。

“在我看來,這便是一條正確的路。”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蝕骨噬心:夫人說死後不復相見

風華盡失

快穿:宿主她總想渣了病嬌主神

糖糖糖真好吃

穿成落魄貴女,我靠文采帶飛全家

織夏X

重生後,攝政王被她撩瘋了

一碟開口笑

哥譚之灰色秩序

次飯君

(歷史同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墨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