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有一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風波,穿成女主的早逝未婚夫,或許有一天,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聞斐的提前透露, 褚家很快意識到了事情的不一般,因此開始管束族人乃至自查。但其他世家卻在安逸中失去了應有的警惕,直到第二個、第三個“楊氏”出現, 才讓他們意識到這事並不是一家一族的私怨, 而是針對的整個世家。

也是在這時, 聞斐請舅舅代為呈遞的那封奏疏終於被皇帝拿到了朝堂上。

奏疏的署名自然不是聞斐, 而是朝中某個一文不名的小官——皇帝還不想毀了聞斐, 自然不會再次將她推到風口浪尖與世家對立,而她也不需要這份虛名。

果不其然, 那封奏疏一出,頓時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群臣反對激烈不說,甚至還有些脾氣暴烈的,當下便要撞柱死諫。

皇帝的臉色很是難看,但對如今的局面也是意料之中,當下拂袖而去。

但皇帝走了, 卻不代表事情就此結束,相反宮外的登聞鼓日日都有人敲響。而每一回登聞鼓敲響,都有一個世家的罪證被擺到了明面上, 上到欺君罔上, 下到收受賄賂……那一堆堆的罪證擺在宮門前, 最後都是用牛車拉走的, 說一句罄竹難書也不為過。

漸漸地,皇宮門口的鬧劇傳遍了整個長安城。一開始還有百姓單純的看熱鬧,順便口頭罵上兩句便了事, 可後來日日都能見到那用牛車拉的罪證,也足夠讓人膽寒。

七天的時間,皇帝便一口氣羈押了七個家族, 廷尉寺的牢房都不夠用了。然而此舉卻並未震懾到世家,相反他們被皇帝不留情面的舉動激怒了。

又一日朝會,明明是五品以上官員都該參加的大朝,往日裡人多得都得排到殿外去,這日卻只來了一半都不到。再看站位,以祁太尉為首的武官佇列還好,對面的文官佇列卻只剩下了小貓三兩隻。而就是這三兩隻小貓,還有些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今日來錯了。

祁太尉看到這幅場景,唇角略動了動,扯出一抹譏誚來,旋即閉目不語。

不多時,皇帝便到了,看到這幅場景腳步一頓。旁邊的內侍戰戰兢兢,卻不得不開口解釋道:“陛下,這些,這些大人全都告病……沒來。”

皇帝聞言卻勾起嘴角笑了下:“沒來啊,那也挺好。”

眾人聽了不明所以,心中卻都生出了些不詳的預感——果不其然,趁著那些盡會唱反調的世家文臣們不在,皇帝一口氣下了許多道政令。

與己無關,眾武官抬頭看看站在最前列的祁太尉,見他脊背挺直不為所動,於是也一個個淡定下來。可就苦了對面那僅剩的幾個文臣,他們或許訊息不通,也或許是特地被派來打探訊息的,見皇帝如此任性妄為,心中直呼荒唐的同時,還是忍不住冷汗直流。

沒有文臣們的嘴仗,這場朝會很快就結束了,訊息也傳到了世家們耳中。

彼時世家官員正齊聚一堂,喝茶談天肆意極了,絲毫不擔心皇帝發怒。待到朝會上的訊息傳回來,大多數人聽了也不為所動,反而覺得皇帝可笑。

有人直接嗤之以鼻:“政令這種東西,陛下愛下多少就下多少。沒人去聽,沒人去做,也不過一張廢紙罷了。我倒要看看,沒有我們這些臣子聽命,陛下的政令能不能傳出皇宮?!”

這話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附和,世家數代積累也正在於此——皇帝固然高高在上,可他只管下令,做事的卻還是下面這些官員。他們罷工可不只是朝會上少了些人那麼簡單,而是長安所有的衙門都會停擺,到時政令不達,事務堆積,著急的也只會是皇帝自己。

就憑著這份共同進退的“團結”,世家屹立數百年,一個個想向世家下手的英主最後都不得不選擇了妥協。他們相信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然而他們忽略了一點,今上並不是個會按常理出牌的人。

**********************************************************************

聞斐回長安,名義上是回來養傷的,但從她決定呈上那封奏疏後,便註定她無法再獨善其身。因此在皇帝決定動手之後,她自然也就得出來發光發熱了。

堂堂武威侯,一品大將軍,聞斐幹起了傳旨官的活。

前腳皇帝在朝中下了一系列政令,世家們躲在背後看好戲,後腳聞斐便拿著聖旨帶著羽林,出現在了相應的衙署——這些衙署的主官都是世家出身,此時全借病告假在家,但這不代表衙署裡就沒人了。至少下層的小官小吏們沒這個膽子,敢借機不來上值。

聞斐帶著人,頭一個去的就是大司農寺。大司農掌錢穀,與後世的戶部職能差不多,皇帝要丈量土地,要登記人口,甚至耗費錢財在州府建設書樓,都少不得大司農相助。

這樣要緊的官職,自然是由皇帝信任之人擔任。否則早些年戰事頻繁,若有人從中作梗,只怕軍隊都會斷了糧餉。不過信任歸信任,皇帝這些年選才的範圍有限,左右都是世家出身。至多是在他的有意控制之下,選些小士族出身的良才,與朝中那些大世家的牽扯或許少些。

可以說滿殿重臣,祁太尉一家是出身最低的,也是如今皇帝最能倚重的。到如今這種時候,能義無反顧站在皇帝身後的,也只有一個祁家!

大司農算是皇帝一手扶持起來的,可他也是世家出身。今日之前他對皇帝可以稱得上忠心耿耿,做大司農也絕對能說一句恪盡職守,但今日他也不曾出現在朝堂之上。

聞斐不去考慮皇帝今後會如何看待這位老臣,她領著羽林來到衙署,沒見到對方也毫不在意。當下只等官吏齊聚,便展開聖旨便宣讀起來——丈量土地、統計人口,分撥錢款建立書樓,皇帝一樣也沒漏。雷厲風行的做派,分明就是在與世家打擂臺。

皇帝一步不讓,可聖旨宣讀完,大司農並不在場,其下屬官面面相覷之餘,也並不敢接這份聖旨。片刻後太倉令上前兩步,猶猶豫豫對聞斐道:“大將軍有所不知,今日大司農告病在家,衙署中無人主事。這等大事,我等恐怕難以做主……”

聞斐一手舉著聖旨,一手搭在腰間佩劍上,聞言不等他說完便抬手打斷道:“本將知道,但大司農寺難道就只有大司農一人做事,你等都是吃閒飯的嗎?!”

太倉令聞言噎了一下,忙否認:“自然不是,只是……”

聞斐不等他說完,又將話打斷,直接將手中的聖旨塞進了對方懷中:“陛下聖旨在此,本將只問你,你是想抗旨不遵嗎?還是說你想大司農病好之後,回來幫你做事?!”

她說話犀利,又不聽人言,太倉令為難得眉頭都要夾死蒼蠅了,也有些後悔貿然出頭。

然而太倉令這邊還沒來得及第三次開口,那邊與他關係不錯的都內令就先忍不住了,跟著上前兩步說道:“大將軍何必咄咄逼人?即便如今大司農告病不在,可我衙署之內的事,也還輪不到大將軍來做主。”

頭一個衙署,聞斐也不介意費些唇舌,她又將手搭在了劍柄上:“我是不管衙署之事,我只問一句,陛下的旨意,何時能夠完成?”

都內令大抵也是世家出身,自帶股傲氣:“這得等大司農回來再說。”

聞斐聽罷便笑了,笑了兩聲後倏然變臉,衝著手下羽林一揮手便道:“都內令抗旨不遵,翫忽職守,即刻拿下送去廷尉問罪!”

廷尉大概是九卿中唯一一個還沒罷工的,因廷尉掌管刑獄,皇帝特地選的鐵面無私之人。即便他身後也有家族牽絆,但在這種時候竟也鐵石心腸,沒被影響。唯一遺憾的是廷尉寺的大牢修得不夠大,之前那七日就已塞得滿滿當當,再塞一個都內令下去都得靠擠的。

羽林得令,當即一擁而上,還沒等都內令反應過來就被拿下了。而大司農寺的人也沒想到聞斐一言不合就直接抓人,後知後覺鬧將起來,結果自然是被無情鎮壓了。

只片刻功夫,衙署內包括都內令在內的刺頭就都被抓了。

太倉令看出不是玩笑,登時嚇得冷汗淋漓。

聞斐仗著身份震住了場子,末了拍了拍太倉令的肩膀:“諸位皆是陛下之臣,陛下也對諸位報以重望。如今大司農不在,太倉令可別再辜負了陛下。”

太倉令訥訥,正要答話,卻見聞斐目光一轉望向旁邊年輕的平淮令。

平淮令之前一直未曾開口,這時反倒站出來,大大方方接下了聖旨,也接下了一應政令——這是個官職不高不低,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的人。但此時他卻表現得平靜而從容,與聞斐目光相對的一瞬間,聞斐便知他是皇帝早就安插在大司農寺內的心腹。

多年的蟄伏與準備並不是白費,早在今日動手之前,皇帝便已經佈下了後手。在世家洋洋得意之時,卻不知他們自以為掌控的權柄之下,其實早就有接手之人在等待。

而聞斐如今要做的,便是出面鎮壓,然後讓這些“後手”順理成章的接替職位。

少傾,大司農寺的官署內再沒人敢多言,乖乖接旨做事去了。聞斐又留了兩個羽林監督,這才帶著人離開了,去往下一個衙署繼續傳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神域:成神的代價

不羨紅塵仙

重生1988,開局救下未婚妻

上玄月下

快穿甜寵:傲嬌男神你好甜

此木非

重活一世,快意人生

我默默地看著你

喬家的兒女

未夕

電梯求生,我能預知樓層資訊!

北城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