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言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0章 本雅失裡和阿魯臺的交鋒,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何不言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所周知,兵種之間是存在一定剋制關係的。

手持長槍盾牌,配備強弓強弩的步兵,剋制以度靈活著稱的輕騎,而輕騎剋制相對笨拙的重騎,重騎反過頭來則又往往能夠在穿插之間大破步兵方陣。

中原大地多年的戰爭史,應運而生的一個個兵種之間的剋制關係,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張雙方都知曉的明牌。

但韃靼因為資源和人數的關係,做不到配備齊整各個兵種,不過也因禍得福,他們生存在草原上的緣故,讓他們整個民族只要翻身上馬便會變為一個個輕騎的好戰士。

蒙古輕騎盛名已久。

朱棣在面對這種情況下,自然把笨拙的重騎丟擲這次戰鬥的序列,以輕騎加步兵組成了整個大軍。

然而,這其中還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韃靼輕騎如果不想打,以大明人數較少的輕騎加步兵,也不容易攔截,這也是中原面對草原遊牧民族自古以來的弊端,除非有足夠海量的步兵,進行靈活的包抄堵截。

可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之處,海量的兵員大明不缺,可海量合格的,能夠剋制輕騎的精銳步兵卻並沒有那麼多。

步兵在面對來去如風的韃靼輕騎時,能夠剋制且逼退輕騎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除了長槍盾牌外,最重要的便是所配備的弓弩。

韃靼輕騎因為是在馬上的緣故,他們的射程往往只有五十步至八十步,而大明如今精銳步卒的弓箭考核標準便是一百二十步,就連其他各式弩箭,蹶張弩,劃車弩等,最低的要求都是八十步。

如此情況下,當不動如山的步卒方陣,對上韃靼輕騎後,雙方箭失如雨,韃靼輕騎佔不到一點便宜,只能被打的掉頭逃竄。

但是弓弩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用的,尤其是準頭,這需要進行長期訓練才行,可大明哪裡有那麼多各項考核都標準的精銳士卒?

本來是真沒有。

但擋不住中原民族會展創新啊!

一個新的遠端兵種應運而生,那就是神機營。

這種管式火器對比弓弩有著兩個非常明顯的優勢,第一點訓練簡單,只需要簡單的訓練就能夠讓士卒掌握,第二點就是節省氣力。

這麼一來,朱棣的想要集結五十萬大軍,擁有大量的可以剋制韃靼騎兵的步卒便再也不是奢望。

而且火器在這幾年的展中,已經有了良好的改善,其中最為出色的忠武銃射程可達二百多步,遠軍中的二角意弓,劃車弩等,漸漸的已經有了替代弓弩地位的趨勢。

至於火器的缺點…

彈慢暫時還沒得到很好的提升,但是填裝複雜,卻又在三段擊上進行了使用方式上的革新。

軍卒們依舊分為三排,第一排只需要射擊,然後把空槍遞給第二排,第二排則把空槍傳給第三排,同時把第三排填充好的火器交給第一排射擊。

這樣朱棣只需要把第一排軍卒的射擊準頭練出來就可以,而且還能達到不間斷射擊的效果。

有時候甄武甚至在懷疑朱棣是一個穿越者。

因為朱棣眼光太準確了,不管是對海洋的重視,還是大力的展火器,在後世看來都是非常正確的國策,而且還是必定能夠讓後世都受益無窮的國策。

只要這兩條持之以恆的展下去。

未來中原大地不管面對世界上什麼樣的變化,都能傲立峰頂。

可…

總有後人不爭氣啊。

甄武想到這點忍不住的嘆息,畢竟大明神機營的建立,清一色的火器裝備,加上士卒的熟練應用,要比西班牙的火槍兵早一百年左右啊。

作為世界上最先使用火器的國度。

在未來竟然被人用火器欺負的喪權辱國,何等的可笑。

……

二月初十。

風清日和,塵埃不興,朱棣自德勝門出,率軍北上伐虜,兵甲車馬之盛,極盡強盛之威,軍鼓之聲,響徹天地之間。

一路上大軍過懷來,宣府,再至興和。

路上朱棣的心情逐漸的好轉,有時還給隨軍文員介紹當初元順帝是從何處北遁,哪處驛站或石碑是為故元或遼金所造,亦或者興致勃勃介紹萬全城為他當年督築而成,得意下還環顧文武豪氣高問“如此險關,何人和破。”

甄武聽到這話,都懶得再想一下堡宗了。

而隨軍文員感受到朱棣此戰自信的心情,一個個哪怕是第一次隨軍北征,一時間也都放下了忐忑的心境。

甚至被朱棣特意叫來記錄此戰詳細的金幼孜等人,還有心情遊山玩水了起來,不是騎馬逐兔,便是觀山看景,沒有一點大戰當前的緊張。

這搞得甄武都有點嫉妒了,於是有一日在金幼孜好不容易獵了條兔子後,甄武沒好氣的直接給他搶了。

搶完後,甄武還恬不知恥的說道“記得把我搶你兔子的事,記錄下來。”

金幼孜連忙搖了搖頭道“不會不會,這兔子就當孝敬國公的。”

可誰知道這讓甄武更不高興了。

“你費什麼話。”甄武瞪眼道“讓你記錄,你就記錄,別讓我再打你一頓。”

額。

金幼孜有點懵。

甄武想了想,解釋了一句道“青史留名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女場長

洛水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