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文化的力量,浩蕩,何常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離和武陵春一見如故,二人認識之後,私下來往密切。二人觀念相近理念相同,經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從政治風向聊到經濟形勢,再到個人的理想和志向,幾乎無話不談。

當然,也談到了何潮和周安湧。

武陵春和大多數人一樣,對周安湧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錯,對何潮並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他很是驚訝江離對何潮的推崇。在江離細說了何潮的事蹟和為人之後,他理解了江離對何潮的認可是源自何潮的理論高度和實踐相結合的高明。在江離眼中,周安湧雖然現在比何潮走得更遠也更容易得到別人認可,但人生是一條長河,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何潮是屬於可以久經考驗的朋友。

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現在做生意也好交朋友也好,要的是長久合作看的是長遠發展。

經過江離不懈的努力,再有何潮越來越深得餘知海認可,武陵春對何潮的印象越來越好,大有超越周安湧之勢。不過慣性的力量依然強大,但在武陵春的內心深處,還是更傾向周安湧多一些。

江離沒有和何潮說到他的遠大志向,不是不相信何潮,而是他怕何潮的問題太多而他一時無法回答。因為何潮是理論聯絡實踐的實幹派,只要有想法就會考慮到落地的問題。他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想法,怎麼執行以及如何落地,完全沒有概念。他怕被何潮問得啞口無言,回答不上來就尷尬了。

武陵春也是比較務虛,並不擅長落地的實際操作,所以他和江離才聊得十分投機。他很支援江離的做法,也贊同江離的蓄勢待發,就連江離想要和何遇分手徵求他的意見時,他也支援江離和何遇分手。

合作生意,如果理念不同,但有共同利益,也可以勉強合作。但如果是戀愛結婚,三觀不一致,會是巨大隱患,在以後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會有無數的衝突和爭吵。何遇和江離在許多事情的根本看法上並不一致,不是一路人,不必非要強求在一起。

江離本來只是有一個想要和何遇分手的意向,經武陵春一說,堅定了要和何遇分手的決心。不料不等他先提出分手,何遇卻主動提了出來,而且連一個解釋都沒有,轉身走了,走得無比決絕,走得義無反顧。

江離愣在當場半天沒有緩過神兒來,他想追出去,卻邁不開腳步,直到聽到樓下傳來汽車的轟鳴聲,他朝下面一看,何遇上了一輛皇冠絕塵而去。他愣了半天才想起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何遇經常接到神秘電話,要麼結束通話說是廣告,要麼就到一旁悄悄接聽。江離曾經有過懷疑,卻沒有深思,現在想來,她是外面早就有人了。

一想也是,以何遇的性格,如果不是已經找好了下家,怎麼會走得如此義無反顧?他還記得隱隱約約聽到何遇稱呼對方為李哥,他忙翻開抽屜,找到了何遇忘記拿走的通訊錄,翻到了李姓的頁面,果然有一個叫李超的人,上面還有備註是:“公子哥、未婚,多次光顧,對我真心喜歡,可以考慮……”

再聯想起何遇當年當過陪酒小妹的經歷,江離恍然大悟的同時,又不免嘲笑自己的愚蠢,女人的兩大愛好,和窮人談錢和有錢人談感情。男人的兩大愛好,勸風塵小姐從良,拉良家婦女下水。

人總是喜歡做一些擰巴的事情來證明自己,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江離的失戀只悲傷了一天就過去了,不是他對何遇沒有感情,而是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就像是吃了一盤過了保質期的菜,雖然沒有壞了腸胃,卻很倒胃口。

和何遇分手的事情,江離沒有告訴何潮、夏正等人,他想隱瞞一段時間,等有了新的戀情後再公佈。都說治療失戀最好的方法是再開始一場新的戀愛,然後他才發現,愛情不像深圳的雨說來就來,愛情是深圳的雪,稀少到了百年難遇。

如果僅僅是失戀就好了,失戀不久,江離又失業了。

不過和失戀是被動失戀不同的是,失業他是主動失業。

江離選擇主動失業是因為郭林選。

郭林選不只一次勸說江離辭職,專職來善來集團,以善來集團的實力,養活100個江離都不成問題。江離卻遲遲不肯,總是覺得時機還不夠成熟。但何遇甩了他之後,他忽然覺得時機成熟了。

因為來自北京的一則關於房地產的新聞讓江離眼前一亮,讓他意識到房地產的春天真正來臨了。

1999年8月,潘石屹和一個來自香港的姓鄧的傳奇操盤手結下了樑子,二人開始了公開打擂。鄧傳奇採用高佣金高回報等手段,挖走了潘的SOHO現代城幾十個主力銷售人員,還專門召開新聞釋出會宣稱SOHO現代城已經垮掉,讓客戶趕緊去退房。驚濤拍岸,亂石穿空,捲起千層浪,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潘石屹沒有自亂陣腳,反而借力反擊。

隨後,一封《現代城的四個銷售副總監被高薪挖跑了!》的信以廣告形式登上北京各大主流媒體,事件迅速發酵,成為年度地產最大新聞。

由於被推上輿論風口,SOHO現代城反而因禍得福,名聲大振,成為年度最熱樓盤,銷售異常火爆,到1999年底銷售額達到18.9億,超過大多數房企全年的銷售額。潘石屹笑著說,在地產界摸爬滾打了六七年,沒想到會因為一起人事糾紛而紅遍全中國。

別人看的是人事糾紛,是商業較量,江離看到的卻是房地產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以及文化在房地產行業之中的推動和加磅作用。

是的,江離從一封信中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鄧傳奇對潘的出手,是純商業手段,是常見的挖人牆角抹黑對手的傳統套路,而潘打敗鄧傳奇的卻是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用的是軟實力,是從文化的角度以溫情感性打敗冰冷純理性商業的經典範例。許多人都固執地認為商業是純理性的行為,冰冷而無情,只有規則沒有溫情,其實大錯特錯。商業歸根到底還是要落到每一個人身上,每一個人都是消費者,每一個人都是商業的承載者。

而每一個人所有的消費動機、理念以及價值觀,都不是純理性的,有許多感性的以及受到各種習慣影響的行為支配著最終決定。

不只是房地產行業,任何一種消費行為,都會受到文化力量的影響。就像歐洲的許多奢侈品品牌,品牌附加值極高,但就是有人願意付款,願意付出和其他同樣產品高出數倍十幾倍的價格,願意和認可,就是文化的力量。

品牌,其實也是文化的一種。

同樣,每一個被認可的經濟學家,本身就是一種品牌,是一種文化的軟實力。推而廣之,不論是個人品牌、房地產品牌還是電子產品品牌,等等,都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江離從中悟到了一個道理,初級做產品,中級做專利,高階做品牌。

郭林選也看到了京城潘和鄧傳奇的較量,他興奮之下找到江離,聲稱他也要打造一個深圳的SOHO,希望江離幫他完成整體規劃。雖然江離不懂設計也不會銷售,但江離可以打造一個房地產品牌出來。

江離頓時怦然心動,他對經商興趣不大,對房地產也沒有多少想法,他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郭統用父子數次讓他辭職下海,他都沒有心動,是因為沒有切中他的癢點。現在郭林選的話,終於打動了他內心沉寂已久的激情,他當即同意了。

從學校辭職後,江離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指山文化,取指點江山之意,由郭林選投資500萬,持股49%,江離以個人品牌無形資產入股,持股51%。原本江離想讓郭林選控股,郭林選不同意,說他又不懂文化,如果他控股就成了他的公司,會限制江離的手腳。他就是要讓指山文化成為江離的公司,他只負責出錢以及運營,發展方向和規劃,都由江離說了算。

江離很感謝郭林選的信任,立刻著手為郭林選策劃專案案。原以為一切會很容易,可以依照北京、上海以及廣州的模式,但很快他就發現他太樂觀了,深圳和北上廣不同的是,深圳人口組成十分複雜,而且偏年輕,不具備北上廣的文化底蘊,還停留在初級消費階段,也就是說是剛性需求,還遠遠達不到上升到品牌認知和消費升級的階段。

不過也可以理解,20多年前還是一片荒地的深圳,怎麼也沒有辦法和有著幾百上千年曆史的北上廣相提並論。但深圳自有深圳的魅力,年輕、包容、朝氣,沒有歷史包袱,崇尚自由自在放飛自我的精神……

江離決定幫郭林選打造一個專門針對25到35歲年輕人市場的朝陽公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老衲要還俗第二部

一夢黃粱

仙魔第一偽裝大師

胖哈

我是超級富二代

楓葉夜

都市:規則程式設計師,利用萬物漏洞

賺錢真的好難啊

都市之終極主宰

紅酒一杯

女友穿婚紗追星,我反手娶青梅

愛吃杏乾肉的藍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