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成長的代價,浩蕩,何常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老人因為當年所受的環境以及學識、見識所限,對飛速發展的社會有許多理解上的偏差,還往往喜歡固執地用老一套的理論和方法來約束下一代,卻不知道,時代已經滾滾向前,不再是以前了。

但江闊卻推崇孝順,不贊成何潮的孝道以敬為本,而是認為以順為本。何潮在鄭小溪的陪同下,飛回了石家莊,要帶江闊回去。江闊不肯,說她已經和何父初步緩和了關係,現在回去,等於是前功盡棄了。何潮向江闊解釋,他比她更瞭解父親,父親是一個得寸進尺的人,這一次遷就他,讓他得逞了,下一次他會變本加厲。

江闊卻覺得何潮不近人情,對自己的父親如此,以後對她說不定也會沒有耐心。何潮哭笑不得,最後只好想了一個辦法…

何父不想江闊離開,要求江闊必須住到孩子生了之後,並且孩子生下來後,還要由他們來帶,並讓孩子在石家莊上學。江闊不幹了,深圳的教育水平雖然比不上北上廣,但也比石家莊要更先進更創新,何況她不捨得扔下孩子一個人離她千里之遙。

何父見江闊不同意,就又開始生悶氣。江闊才知道只要不由著他,何父就會無理取鬧。她才知道何潮為什麼非要和何父較真,就像她和何潮婚後的磨合一樣,兩個人相處,確實需要一個相互妥協的過程。但問題是,何父從來不願意妥協,只想別人對他百依百順。

無奈之下,江闊只好和何潮返回了深圳。臨走時,何父沒有露面,放話說,以後何潮和江闊別再回來,孩子他們也不帶。

何母送別時,抹著眼淚說委屈了江闊,並說何流還是不安分,不願意呆在石家莊,去了北京。

去了北京也好,畢竟離家近,何潮也沒說什麼,只是希望妹妹可以儘快長大,不再出傻氣辦傻事。

回到深圳,江闊和何潮就吵了一架。何潮埋怨江闊不該不經他同意就私自回家,江闊怪罪何潮不會處理和父親的關係,弄得她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流水。何潮沒有退讓,堅持這一次是江闊的錯,以後他家的事情,由他來處理,江闊不要插手。

江闊生氣了,回香港住了幾天。三天後,何潮在衛力丹等人的勸說,去香港請江闊。

卻遇到了江安的刁難。

江安一直反對江闊和何潮的婚事,儘管現在的何潮已經壯大起來,但在他眼裡,還是當年的窮小子不說,他還是堅信何潮永遠沒有趕上江家的一天,就永遠在他面前抬不起頭來。

江安不讓何潮見江闊,還指責何潮當初費盡心機將江闊騙到手,就是貪圖江家的勢力和影響力,如果沒有江闊,何潮就不會有今天。

若是以前,何潮也不會和江安理論什麼,利道和三成能有今天的規模,不敢說全是他一人的功勞,至少他的因素佔了七成以上,尤其是利道,得有九成。但今天他氣不順,當即反駁江安,從利道的創立到三成的成立,一一細數了歷程。利道是他赤手空拳打下的江山,在江闊加入時,利道已經初具規模。固然江闊在關鍵時候的投資為利道輸血,也很重要,但在當時他之所以選擇江闊的資金,是因為江闊是他的戀人,有很大程度上的感情因素在內,並非是因為非江闊的資金不可。

他當時已經可以有許多選擇了,不管是郭林選、曹啟倫還是趙動中,甚至是周安湧。

當然,何潮也不否認江闊在三成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江闊的啟動資金,是三成走到今天的關鍵第一步。

但問題在於,在後來的發展方向和運營管理上,他和莊能飛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有許多關鍵之戰以及技術突破,都是他和莊能飛一手推動,江闊只是起到了統領全域性的作用。

何潮並沒有否認江闊的重要性,也不是非要彰顯自己的勞苦功高,而是想讓江安知道,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一方面是看準了方向抓住了時代機遇,另一方面是用對了人結交了人脈,並非是藉助了江家的力量。他希望江安明白一點,江家能夠度過1997年的金融危機,到現在還屹立不倒,發展勢頭良好,是因為香港迴歸的緣故。如果沒有中國政府在背後力挺香港,江家現在早就隨著一江江水向東流了。

何潮的一番慷慨陳辭並沒有打動江安,卻被江安特意安排躲在背後的江闊聽得清楚。江闊十分不滿,憤怒於何潮將她的功勞全部抹殺。何潮才知道上了江安的當,江安故意引誘他說出上面的話,卻只讓江闊聽到其中的一部分,讓江闊誤會他的本意。

何潮向江闊解釋,江闊不聽,聲稱要從三成和利道撤資,成全何潮一個人單槍匹馬打下天下的威名。何潮哭笑不得,只好向江闊認錯,江闊卻轉身而去。

後來何潮又請了江闊多次,江闊才消了氣,回到了深圳。儘管二人也知道是受到了江安的挑撥離間,但此事還是在二人的關係之間蒙上了一層陰影。

最讓二人關係進一步擴大矛盾的是利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利道最初的成立是建立在一幫人義氣相投兄弟情深的人情之上,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利道已經膨脹成為擁有數千家直營網點、數萬名員工的龐然大物,此時再依靠情義維繫和義氣管理,就不切實際了。

實際上,何潮也在成長,他很清楚他經歷了先人情後商業、半人情半商業再到現在先商業後人情的三個階段,也就是說,利道初期,以義來維繫關係;利道壯大之後,以人情加規範管理來整合利道;現在利道規模日漸龐大,江闊對何潮的管理方法一再提出了不同看法。

在江闊看來,何潮對利道的一眾創始人,包括衛力丹、和仔、鄭小溪、高英俊等人過於包容了,幾人不管是在業務上犯錯還是在管理上出現紕漏,何潮從來不批評幾人不說,還不點出幾人的錯誤在哪裡,好讓幾人下一次改正。

江闊並不認可何潮的做法,儘管何潮現在已經上升到了先商業後人情的管理模式,她還是覺得何潮對下屬們太好了,該罰的時候沒有重罰,該開除的時候卻總是網開一面。最主要的是,江闊覺得利道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度過了初期草莽英雄的階段,一切要正規化制度化,為了早日上市做好準備,在管理層中,除了衛力丹之外,和仔、鄭小溪和高英俊不管是學歷還是見識,都會拖累利道的後腿,她希望幾人在機會合適時,可以退出利道的管理層,只當股東即可。

利道需要招聘更專業更有水平的管理人員進來補充新鮮血液,並且嚴格按照制度來管理公司。

何潮堅決不同意江闊完全制度化而沒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他一再強調大陸是大陸,香港是香港,大陸和香港不同的地方在於大陸是一個人情社會,不要說人情社會就落後就不規範,存在即合理,要在存在的前提之下,如何合理地適應才是正道,而不是用拿來主義,一刀切,認為香港的管理模式就比大陸先進,就必須全盤照收。

許多跨國公司來到中國之後,有多少因為用自己國家的高層管理人員而導致水土不服,最終功敗垂成的?很多。就像易趣一樣,比淘寶早了許多年,但淘寶在2003年問世之後,毫不畏懼龐大的易趣,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打得易趣落花流水,最終只能乖乖認輸,讓淘寶一統了電子商務市場的天下。

還有摩托羅拉。

摩托羅拉從BP時代就稱雄中國,到了手機時代,也曾經一度無比輝煌。而到了今天,為什麼市場份額逐年下降,被諾基亞、愛立信甚至是國產手機打得七零八落?因為摩托羅拉太傲慢太自以為是了,在1G時代獲得了巨大成功的摩托羅拉,並不想從模擬到數字的轉型,就像許多被數碼相機幹掉的膠捲廠家和膠捲相機一樣,是因為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而被淘汰了。

而最早做出智慧手機的摩托羅拉,卻沒有在智慧手機的研發上大下力氣,最終導致了在智慧手機時代來臨之時,被後來者追上了。

何潮的例子沒能說服江闊,江闊堅持認為利道如果不規範化管理,早晚會因為人浮於事而倒閉。何潮卻不認可江闊的推測,他堅信利道會繼續飛速發展,並且他還認為利道沒有必要上市。

此事一度讓何潮和江闊關係緊張,二人經常因此發生爭執。好在江闊生了何瀚之後,心思用在了兒子身上,有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沒有再和何潮就此事討論。

2003年時,非典出現,餐飲行業一片蕭條,許多人認為非典會重創中國經濟,但誰能料到,2003年時,淘寶成立,京東網上商城成立,中國的電子商務進入了新的時代。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快遞行業在2003年呈現翻倍增長的趨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菟絲花男配我不當了

顧三躍

鄉下男人稱霸荒島

JKLOVE

超級醫霸

忘情書

蒸發

夏樹靜子

道門棄徒

單走一張K

彼岸織夢人

點墨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