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不忘初心,浩蕩,何常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吧,反正你們是一家人,怎麼說都行。”江離哈哈一笑,“深圳從建市之初,就一切從商業為出發點,所以深圳人聰明、能幹、肯吃苦、頭腦靈活,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湧現出不少商業天才。但文化產業不同於商業,不,應該說既是商業又不是商業。既要有商業的思維,又要有更大的格局來看待文化的特殊性和長遠性,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深圳不缺一流的商人,也不缺文化產業的土壤,更不缺各種文化人,但缺少可以將商業和文化整合在一起的文化商人。”

“不就是你嗎?”何潮笑著拍了拍江離的肩膀,“當年不是早就說過,我從事快遞,江闊和安湧做電子製造,郭林選做房地產,你做文化。現在我們都沒有背離初衷,倒是劉以授和張辰卻轉行做了金融,好吧,他們是遊走在融資和非法集資的中間地帶。顧兩從事的姑且也可以叫房地產,當然,炒房團更準確。總

體來說,我們有人堅持了初心,有人遠離了信念。”

“從事文化行業,任重而道遠啊。”江離感慨一句,“不過我會堅持下來,我喜歡當開拓者而不是追隨者。說不定不用幾年,深圳也會陸續湧現出來一批優秀的文學和影視作品,向世人訴說深圳的故事。”

“深圳有太多故事了…”何潮回頭看了一眼江闊,“就是我和江闊的戀愛故事,就夠出一本書了。”

“一本不夠,得三本。”江闊淡然一笑,輕舒衣袖,泡了一壺茶,先給了熊公望一杯,“大師,怎麼看待現在的深圳和香港的關係?”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香港一地的GDP遠遠甩開廣東、江蘇、浙江和山東四省的總和,曾經是深圳GDP的11倍。而到了2017年的時候,不僅北京、上海的GDP已經實現了對香港的反超,曾經的小漁村深圳,也在高科技和網際網路領域全面壓制了它。不出意外,2018年深圳的GDP將會超過香港。

截至去年,香港的GDP佔比,已經由昔日全國的五分之一,變成了廣東一省的五分之一。

熊公望輕輕喝了一口茶:“越來越富有的內地,對於香港昔日的崇拜感在快速下降。而在1997年之前,很多內地人的心中,香港的武俠、動作大片、流行金曲和服飾髮型,都是世紀之末的潮流象徵。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內地人開始目睹一個呈兩極化走向的香港——貧富不均、思想落後、機制僵化,也開始鑄成了新一代國民對於香港的刻板印象。我接觸過一些90後的年輕人,他們對香港既沒有好感又沒有偏見…”

“這不好嗎?”江闊反問了一句,神情平靜。她由以前無法接受香港即將被深圳超越的事實,變成了坦然面對,她也知道,在歷史大勢面前,必須要承認別人的優秀和自己的落後。

而且落後還不是因為別人太優秀,卻是因為自己沒有跟上趨勢。

“當然不好了。對一個人最大的輕視不是鄙視,而是無視。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90後以及00後,他們對香港完全沒有70後和80後的崇拜和嚮往,在他們眼中,香港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地方,他們如果留在國內,會先去北上廣深,甚至是杭州、成都。如果出國,會去歐美、新加坡等地,最後才會想到香港,說明香港的影響力確實在新生一代的心目中,下降了許多。”

“確實是這樣…”江離自嘲地一笑,“我有一個侄子在上海上大學,我問他畢業後去哪裡,他說要麼留在上海要麼出國。上海大學生畢業後留在上海的比例最高。我問他為什麼不來深圳,深圳機會多,離香港也近。他說深圳沒文化而香港沒吸引力,他不喜歡香港的氛圍,而且香港也沒有什麼高科技,除了房地產就是金融…”

“你應該告訴他粵港澳大灣區推出之後,香港會重新煥發活力。有雄厚的大陸作為依託,香港不會沒落。”何潮一臉興奮,“粵港澳大灣區是一項世紀壯舉,以後肯定會推動廣東、香港和澳門實現經濟一體化。利道前些日子推出的粵港澳一日達業務,就非常火爆。”

“你相信香港會再次崛起?”江闊一臉淺淺笑意。

“香港從未沒落,何談崛起?香港只是重回昔日的輝煌罷了。”何潮擠擠眼睛,“再說香港有江闊這樣優秀的美女,說明香港依然有深厚的底蘊。”

近十年來,香港經濟結構出現“三化”趨勢,即房地產業泡沫化、實體經濟空心化和經濟增長方式單一化。香港近幾年的年經濟增長率低於過去十年平均增速,顯示香港經濟動力減弱是一個長期性問題。

儘管經濟面臨著諸多問題,香港還是保持著自身特有的優勢,這些優勢決定了香港在大灣區構建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香港作為國際自由港,在金融、商貿領域的競爭力仍未削弱,已連續第23年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領先排名第二的新加坡的幅度進一步拉大。

江離點了點頭:“GDP數字大過香港,並不意味深圳市民的生活質量好過香港,深圳在法治、公平、福利、醫療和環境等方面依然差距明顯。深圳依然要向香港學習,特別是要向香港學習如何全面走向國際一流城市,不但要在GDP層面超越香港,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文明層面超越香港。所以,深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隨後,關於大灣區的各種文章就多了起來,有看好的,有唱衰的,也有冷眼旁觀的。何潮身處其中,對大灣區的前景充滿信心。

“對了,現在利道上市的事情,進展怎麼樣了?”江離還是喜歡務實,儘管有時務虛的時候,他也會高談闊論,但他最終還是希望所有的規劃都成為現實,“收購一帆雖然也是一個選擇,但不是必須的選擇。趕緊上市,趁大灣區的東風,可以讓利道更快地走向國際市場。說實話,我不是很支援收購一帆,說不定會是拖累。”

“我支援對一帆的收購。”江闊站了起來,將泡茶的任務交給了風信子,“一帆可以彌補利道下沉的短板,利道優點很明顯,缺點也很明顯,就像何潮本人一樣,看上不看下,只在意中高階客戶,對中低端客戶的潛力估計不足。要知道,不管是大陸還是香港,還是普通人多。”

“我…”何潮沒想到江闊的槍口忽然對準了他,想解釋什麼,又笑著搖了搖頭,“算了,不和你理論了。不過利道也確實在中低端市場佈局不足,儘管現在有了利道快遞的品牌,但不管市佔率還是贏利能力,都不如利道速運。可能還是和基因有關吧。”

“收購一帆,除了讓利道的市場更下沉之外,對於利道國際化之路,也大有幫助。”江闊接著往下說,“江離,現在該你出場了,適當地放風一下,看看市場的反饋。”

“又拿我當槍使,你們兩口子也是夠了。”江離開了一句玩笑,“不過誰讓我就喜歡當槍了?畢竟儘管我是槍,但槍口對準哪裡射出的是什麼子彈,還可以由我做主。”

“想好策略了?”何潮拍了拍江離的肩膀,“很關鍵的一戰,一定要打贏。要是輸了,提頭來見。”

“是,主公。”江離嘻嘻一笑,“是要借我項上人頭一用?主公儘管拿去,用完還回來就是了。”

“你們兩個就別貧了。”江闊開心地笑了,“大師,從97年到18年,21年過去了。98年有金融風暴,08年有次信貸危機,18年會有事情發生?”

“歷史上逢8逢9九的年份,總有事情發生,似乎是定律,但也不是。事情要從兩方面看來。”熊公望端著一把紫砂壺喝茶,“98年金融危機,但中國從97開始,一直到99年,誕生了目前大部分知名網際網路公司。08年是有次信貸危機,但從08年北京奧運會,北京的經濟發展開始突飛猛進,帶動了新一輪的熱潮。今年是18年了,世界的經濟形勢不是很樂觀,中國的經濟已經成為了世界經濟的發動機之一,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些國家不希望中國強大,尤其是在5G的技術上…”

江闊對此深有感觸:“1G時代,中國錯過了。2G時代,中國在追隨。3G時代,中國在追趕。4G時代,中國後發制人,已經和世界最先進的技術並駕齊驅了。馬上要到5G時代了,中國的5G技術世界獨步,肯定會讓有些習慣了高高在上的國家覺得不舒服。”

“如果有些國家在源頭對中國出手,中國有多大的承受力?”風信子一直靜靜地聽幾人說話,雙手托腮,像是一個虛心好學的學生,忽然就問了一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世狂龍

江海湖

天庭淘寶店

我吃燒麥

都市之仙尊縱橫

月華淚

你與愛至上

蘇樓洛

血色浪漫

都梁

以武蓋世

白雨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