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3章 擔得起和擔不擔,三國之夏侯棄子,黑千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便是糧草豐厚,兵源充足,可是若要恢復到原先的軍容,沒有個三五年的時光,怕也是困難。”魏延說了這話,並沒有要去打擊誰,也沒有要去誇獎誰,只是實事求是的說出了袁紹眼下冀州軍的情況,這些話在認為袁紹會勝的人聽來,卻是有人在沉思,之前那位學子的迅出兵,恢復舊有版圖是否可靠,二十萬大軍看起來很多,可若是不能有效的組織起來,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所以,魏延的那句兵貴精不貴多還是說到了點子上。

“即使如此,那如果袁紹依仗大軍堅守呢?我有一計,若是袁紹依據冀州嚴防死守,然後派遣使者遊說四方,第一路勸說西面遊說馬騰韓遂起兵,攻打函谷關,或者是借道南匈奴進攻上黨;第二路勸說荊州劉表出兵,攻打宛城,直逼許昌;第三路到江東勸說孫權起兵攻打合肥和徐州;第四路勸說益州劉璋,出穀道進軍關中,如此一來,曹操本就兵力稀少,面對四方來襲,又如何能夠抵擋?”這時候,又有支援袁紹的人提出了四方圍堵曹操的計策,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那曹操自然會是頭疼不已,一個不慎,恐怕就是兵敗身死。所有認為曹操會勝的人也是陷入了沉默。

“此事也容易,若我是曹操,江東孫權一路,眼下因為孫策身死,世家大族也多有不服,而且還有山越襲擾,直消派遣一使者前往即可退兵,許孫權吳侯之位,助他穩定江東,然後又派遣人挑動山越作亂,孫權一路不足為慮。”這時候,張恭也是出來反駁。

“第二路荊州劉表,若是劉表再年輕個十年,恐怕還是能夠說動,眼下劉表年紀越大了,又受到了荊州世家的掣肘,有如何能夠全力出兵攻打宛城和許昌?如此一路,倒不如選擇說動劉備,眼下雖然兵微將寡,可以我觀之,此人還是會全力出兵的。所以如果選擇劉表,並不為上策。”

“至於說是益州劉璋,眼下和漢中張魯正打的不可開交,又哪裡會出兵?何況蜀道艱難,恐怕等到劉璋出兵了,戰事也已經結束了。”

“就是第四路馬騰韓遂,恐怕還有點麻煩,不過要解決也容易,只要想辦法挑撥兩人關係,這一路自然也就不足為慮。”

“其實,以在下看來,眼下袁紹最重要的,並不是出兵和曹操對陣,而是防禦為上,然後整頓內部,選拔將領,編練軍隊,若是能夠忍住三五年,等到大軍等齊備了,再南下和曹操一戰,方為上策。”張恭將自己的說法也說了出來,這論戰本就是分析雙方戰略的優劣,所以,雖然也會有一些爭論,可是真的說到點子上的時候,還是能夠得到對方的認可的。

當,當,當。

鐘聲傳來,這三聲的鐘聲代表了胡昭對於張恭的這番對策的認可,這可比自己小圈子裡面自己相互自嗨的含金量可高多了。

“可還有人有其他的不同意見?若是有良策,都可以拿出來說。”胡昭也是繼續開口,等著其他人提出更好的對策。

“若是曹操,該當如何進攻,或者是防守?”

“學生有一想法,袁紹兵力多,若我是曹操,自當是憑藉廣平郡等地,嚴防死守,寸土必爭。”

“如此和當初袁紹起大軍攻打曹操又有什麼區別?廣平三郡方才經歷大戰,如何能夠支撐的起長年累月的大戰,而且也只會拉長自己的糧道,一個不慎,就會被袁紹斷了糧道,曹操乃是知兵之人,當不會如此。”

“那也不能立刻就退回去吧?好不容易奪取的土地,怎能拱手相讓?”

“怎麼不能?豈不聞失地存人,人地兩得,存地失人,人地兩失?若我是曹公,就開始撤退,引誘袁紹孤軍深入,然後圍而殲之。”

“子義,你以為呢?”胡昭也是看向了夏侯信,在自己將他劃入到了袁紹的旗下之後,夏侯信就基本上沒怎麼說話,只是任由身邊的那些學子拼命的表言論。

“算了,袁紹不會聽的。”夏侯信被胡昭點名了,也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如何?

這個答案說出來,所有人都愣住了?好好的在分析戰略,怎麼就只給了我們這一句。

“試言之,試言之。”胡昭倒也是不以為意,只是鼓勵夏侯信說出自己的想法。

“其實,剛才這位學兄說的還是有道理的,就是緩戰,一是憑藉城池堅壁清野,讓,曹公只能靠著人命去填,畢竟眼下四世三公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袁紹經此大敗,河北四州都還沒有亂就是明證。”

“這第二,便是選擇繼承人。”夏侯信也是斟酌著自己的建議,將這個提議放在了第二位,“眼下袁紹纏綿病榻,能不能恢復還是兩說,所以就要選擇立嗣來穩定人心,平抑內部的派系爭鬥,使河北四州人心再次聚攏,可是無論是袁潭還是袁尚都不會輕易放棄這個位置,可是袁紹偏愛袁尚,廢長立幼又是取禍之道,所以如果不能選擇繼承人,並且將兄弟的另一方徹底的解決,恐怕兄弟之間就會第一個起爭端。”

“第三,編練士卒,囤積糧草。”

“第四,招募人才,無論是謀士,還是將領。”

“第五,奪回上黨,自古以來,上黨就是要地,秦趙長平之戰就在此處,若是取了上黨,便可以上黨為根據,一路偏師無論是騷擾關中和還是進軍兗州,都是好選擇;一路出兵青州,說服泰山臧霸,一同進攻徐州,冀州只需要嚴防死守便是,長久下去,曹公也是堅持不住。”

“第六,聯合劉備,說服劉表給劉備兵員支援,給與劉備錢糧等支援,鼓動他威逼許昌,如此一來,曹公也必然會是尾難顧。”

“只是,這些事情,袁紹是不會聽的,眼下田豐沮授已死,審配有良謀,可是又陷入了袁紹的立嗣之爭。”

“更何況,袁紹能否看開?自從會盟討董,甚至更早的時候,曹公一直都跟隨在袁紹的身後,如今官渡一敗,倉亭再敗,袁紹的內心能不能承受的的住?一直以來,袁紹都是天之驕子,卻被一個自己看不起的人打敗。唉。”

“此刻的袁紹,必然是想要尋求勝的,必然會盡起大軍攻打曹操,即便自己不能親自領兵,也會讓人領軍,以此來挽回自己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地位,只是越是如此,可能越容易失敗。”

夏侯信也是說完了自己的想法和策略,有些是其他人已經提過了的,有些則是自己加進去的,其實最大的難點還是在於立嗣之爭。

當,當,當。

鐘聲再次響起,胡昭看著其他人似乎也是說不出其他的來了,也就宣佈散了,只是將夏侯信給留了下來,其他人走過夏侯信的身邊時,有的充滿了敬佩,有的則是嫉妒,只是這一切在夏侯信自己看來,都和自己毫無關係。

“此戰?袁氏真的會敗?”等著人全部走了之後,胡昭也是招呼夏侯信坐下,身邊也就只剩下了周生烈。

“會,無論是袁紹自己領兵,還是袁紹選出來的繼承人領兵,都不會選擇穩紮穩打的方式,而是會想要憑藉自己的兵力優勢直接和叔父開戰,因為袁紹丟不起這個人,而他的繼承人則更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此心態之下,必然會急功冒進,也更容易被叔父看破,抓住機會。”夏侯信則是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其實這一戰,不在乎兵力多少,花多少的計策和心思,就只要防守就行了。

“更何況,一方出兵,另一方若是.....恐怕還會在後勤糧草上掣肘,讓前方大軍無法取得大勝。”

“唉,想不到袁本初英雄一世,居然還會屢屢犯下大錯。子義,聽聞你當初反對曹公在鴻溝河畔殺那七萬俘虜,可是為何?”胡昭聽完了之後,也只是一聲嘆息,雖然自己也早就覺得袁本初不行,可是卻沒想到在和曹操的戰事上屢次犯錯。

“只是希望能夠少殺人而已,中原大戰,胡人萬一崛起,也不是漢人之福。”對於那段漢人的黑暗歷史,夏侯信始終耿耿於懷。

“如此,子義當以天下為己任,以天下漢人為己任,平定亂世,驅逐北胡。”胡昭也是捋了捋鬍子,端起了眼前的茶碗喝了一口。

“我?我擔得起麼?”面對著胡昭的話,夏侯信也是愣住了。讓自己擔負起這樣的重任?自己有這份能力麼?

“哈哈哈哈,這也不是擔得起,擔不起,而是看你願不願意去做。”

“先生此話太過震撼,我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還請先生容我緩緩。”夏侯信也是被震驚到了,自己去擔負起這樣的重任麼?自己如今也不過是想要活得好一點罷了,前世自己沒有想過,這一世自己也沒有想過,可是當這個問題真正的擺在自己的面前的時候,就好似有人給你開啟了一扇不一樣的門。

可是這件事如此大,自己真能做到麼?

“哈哈哈,子義也不過驚慌,飯要一口口吃,路也要一點點走,凡事也只是求心,只要有心,必然有所得。”胡昭說著,便起身朝著後面走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狙殺

寒冬三月

白月光外室她又嬌又釣

th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