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印出來了,三國之夏侯棄子,黑千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狼山一戰之後,公孫度因為堅持要和曹操開戰,被自己的兒子公孫康殺了,同樣殺了的還有高幹。公孫康拿著自己父親和高幹的人頭朝著曹操獻降,曹操只是接受了公孫康的投降,並且拜公孫康為左將軍,封襄平侯。

張遼即刻就被曹操委以重任,作為主將出鎮合肥,副將李典和樂進。見到了張遼成了自己名義上的頂頭上司,李典的心頭一直都不是很爽。當年和呂布之間數次大戰,張遼作為呂布麾下大將,雙方之間沒有少了廝殺,無論是張遼手下計程車卒還是李家的族人門客,甚至是李進都是死在了張遼這些人的手中,雙方血仇不斷,也是讓李典對於張遼頗有敵意,可是為了大局,李典也只是忍耐,但是還是會時不時的找找張遼極其手下人的麻煩,張遼對此也是多有忍讓。

回到了許昌的夏侯信先回了趟家裡,然後又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先到了丞相府,然後又去了一趟小丁夫人那邊一趟,也總算是將該盡到的禮數全部盡到了,夏侯信就開始找到夏侯智,看看印墨的研進度。由於有之前的製作印泥的基礎,印墨的研倒也是又了一個方向,只是在具體的印刷中,卻是出現了不沾墨,或者印刷出來的字型模糊的情況,而且夏侯信要求的銅活字製造的價格太高,製作工藝也是極為的複雜,這就直接導致了印刷這事很難開展。

難道還是要使用泥活字麼?

看著眼前圍著自己的一堆工匠,夏侯信最後也是放棄了使用金屬製作活字的想法,而是讓人開始燒紙泥活字。這倒是讓進度快了不少,才半個多月時間,在一眾工匠的努力下,一些基本的文字也在不斷的燒製著,為了確保工作進度,夏侯信在飲食上也不克扣,這也是讓這些工匠心中感激。

“唉,你這麼壓是要壓壞的,這泥活字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力氣。”一個年老的工匠看著身邊的人在拿著一塊平整的木板,用力的壓著已經排版排好的印板上面。

“哎,不壓平,這凹凸不平的怎麼印刷?”手中拿著木板還在用力的壓著。

“說起來,這字一個個刻倒也是挺好的,用完了之後,還可以脫下來,若是壞了,隨時刻一個就成。”年老的工匠看著一個個的泥活字被壓實了。然後就拿著這塊印板來到了夏侯信和曹昂的面前。

曹昂此時的身體已經是越的差了,整個人的臉上也不似往日的紅光,更多的是青白之色,聽得呂玲綺唸叨,曹昂這些時日以來,也沒有了太多的胃口,所以整個人也是越的瘦弱。夏侯信將曹昂扶起來的時候,雙手觸及到了曹昂的軀體,裡面卻已經是空蕩蕩的了。

“大哥,只要這第一版能夠印出來,那麼接下來的四書五經等等,都可以印出來。”夏侯信小心的扶著曹昂,此時的曹昂,臉上也是泛起了一些紅光,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印板上的文字,心中也是極為的高興。

“快,快印出來我看看。”此刻的曹昂心中也是有些焦急。

“快,拿墨來。還有紙,把紙也拿來。”夏侯信看著曹昂的樣子,心中也是激動萬分,這個小院子裡面頓時就開始熱鬧了起來,一陣雞飛狗跳之後,所有人將這些東西都準備齊全了。

小心的刷上墨,然後就見到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舉起了這塊印板,朝著桌上的紙張扣去。夏侯信看到了這一幕也是呆住了。

“慢,不是這樣的。”

只是這一聲慢,卻是讓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也停住了手。

“這不是就如同大人之前所說的那般,蓋個印子麼?”年輕的漢子這下也是停了手,撓了撓頭,這之前夏侯信就是按照蓋大印的方式給自己這些人解釋的。

“來,把東西放好,然後再來兩個人幫下忙。”夏侯信招呼著人將印板放下,然後讓人將紙張平鋪在印板上,自己則是用著一個柔軟的布錘輕輕的捶著,颳著。然後又小心的將這一頁紙拿了起來,一張白紙上就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型。

“如何?大哥?”曹昂接過了這一頁紙,在看到了上面工工整整的字型和清晰的字跡之後,心中也是難以掩飾的激動。

“好,好,子義,沒想到,沒想到你真的做到了。”曹昂此刻內心也是極為的高興,這紙張和印刷一出,天下將不知道有多少有志求學的人大開方便之門,也不知道會有多少新的學子出現,知識的傳承也不會再被世家大族壟斷。

這時代的書基本都是沉重的竹簡,本身就是造價不菲,而且還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去刻印或者抄寫,有些人為了圖省事和方便,在抄錄的時候,也會出現省略一些字型的情況,結果就是我抄來的省了一部分,你來抄我的又省了一部分,一來二去的,許多文章也因為這些抄寫的原因而導致後人繼續學習時,出現了偏差,甚至和原文的意思都大相徑庭了,可是這一切在印刷術出來之後就徹底的改變了,士子們不再需要去抄書,而且字型也是清晰,不會因為時日長久之後,竹簡上的字型也分辨不出來,而重新再刻寫一份則又極為的困難。

“子義,你可知道,僅憑這點,你大漢所有的世家都要承你的情?”曹昂拿著這一頁薄薄的紙張,心情也是極為激動的說著。“可惜了,你的永不敘用,不然就憑這點,即便是入朝做個九卿又有何妨。”

“大哥,這些已經不重要了。”這永不敘用,也不過是大漢的天子詔,若是有一天沒有了這大漢呢?那這天子詔還有用麼?

“這些年一直跟隨著岳丈和大哥,東征西討,也沒個時間讀書,沒個時間好好的做點事情,這些年來,屯田已經徹底的鋪開,深耕細作之法也已經得到了推廣,這近十年來,比我當初那時候做的還要好。至於少年營,則是因為常年征戰,也基本上就是形同虛設了。”

“這平天下,恐怕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平定的,即便這天下平定了,也總不能任由這些人子弟們荒廢下去。大哥,我打算開個書院,將曹氏、夏侯氏,還有那些武將子弟也都重新收拾起來,無論是學文,還是習武,免得他們成為不學無術之輩,另外,對於百姓、屯民中的那些天資聰穎之輩,也是納入學院,免費教學,這樣一來,這些子弟得了進身之階,也會對曹家更加的忠心。”

21歲的夏侯信說著自己要開書院,只會是讓這些士族豪強們笑掉大牙,2o歲出頭,對於聖人的微言大義又能有多少的理解?可是他們卻沒有想過,夏侯信壓根就不想去揣摩那些微言大義,壓根就不想讓少年人不斷的去揣摩這些微言大義,擁有著後世知識體系的夏侯信會直接拿出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讓這些少年人直接跳過揣摩領悟的環節,掌握基本的知識體系,而至於思想改造,也是極為的簡單。

“子義,你這才是做到了為往聖繼絕學啊。只此一步,就足夠讓許多人汗顏了。”曹昂看著書頁一頁一頁的被印刷出來,心中也是極為的激動。

“若是如此,我還想為天地立心呢?大哥,這天下很大,大漢在這真正的天下面前,也不過是一隅罷了。”說完,夏侯信就隨手摺了一根樹枝,在地上大致的畫了起來,一幅簡陋的世界地圖就出現在了兩人面前,然後夏侯信又憑著記憶,大致的畫出了大漢所佔據的版圖。

“看看,只要我們能翻過高山,越過大海,這天下又是何等的遼闊。”畫完之後的夏侯信隨意的將地上的地圖給抹去了,可是這幅地圖卻早就已經印刻在了曹昂的腦海中。

“子義,我怕是看不到了。只能是希望叡兒,叡兒的兒子,他的子子孫孫去看看了。”曹昂臉上的嫣紅也是更重了。

一提起這個,夏侯信的心中就極為難受,這個關愛兄弟、英武仁厚的兄長命不久矣了。

“子義,足夠了,能看到紙張改進,能夠看到印刷術,足夠了。我還知道了就連父親他們都不知道的很多事情。”

“等過幾天,這書印出來了,記得送一套到我家中,也給我父親送一套去。”

曹昂的精力似乎是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此刻的精神在激動過後也不是太好,夏侯信也是一一應下,然後繼續督促工匠們將書籍先印刷一套出來,哪怕只是為了完成曹昂的心願。

一月之後,夏侯信拿著裝訂好的《公羊》、《穀梁》二傳的書,雖然也是緊趕慢趕的,還有許多的生僻字還需要現刻燒製,可終於卻是趕了出來。

當這兩本書真正的擺放到了曹操和曹昂的面前時,曹操拿起來反覆翻看之後也是極為的激動,更是敏銳的感覺到了其中的巨大利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