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5章 去向,三國之夏侯棄子,黑千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可知道,你這般做法,可是謀反的人才會做的。”郭嘉聽完了這些,目光突然變得陰冷,如同一條毒蛇一般,死死地盯住了夏侯信。原本和諧的氛圍在一瞬間被陰冷和沉默取代,郭嘉整個人充滿了殺意。若是此刻門外埋伏了刀斧手,恐怕已經闖進來,刀劍也已經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我不會謀反,反了對我而言有何好處?人人都想當老大,卻不知道老大也不好當,萬一人心散了,這隊伍也就不好帶了,搞不好自己的小弟就是第一個拿刀捅自己的人。”

對於這點,夏侯信心中坦蕩,自己沒有那種想法。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甚至連世家都是流水,也許某一天,會出現天街踏盡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也說不定。”

這一點遲早會生,後來黃巢就是這麼幹的,也因為黃巢,延續了幾百年,甚至近千年的世家被徹底的洗了一遍,之後就再也難以對天下形成決定性的影響了。

郭嘉聽完之後,陷入了沉默,天街踏盡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若真的如此,那還真應了世家都是流水。

“這小子,是打定主意要和世家對抗到底了麼?”郭嘉在自己的院子裡面曬著太陽,躺椅在他到的第一天就已經支了起來。

前方戰事仍然焦灼,面對曹操強大的6戰能力,即便有張飛,趙雲,黃忠三員猛將,還有龐統,馬良等人隨軍參贊軍機,依舊是節節敗退。個人的武力,在嚴整的軍陣面前顯得那樣的無力。

劉備此番出征獲得的土地已經全部丟失,即便是秭歸和西陵,也馬上就要丟失。

“主公,此一戰,荊州人力物力已經疲乏,眼下還是放棄秭歸才是,當務之急,乃是取西川,若得了巴蜀之富庶,才能和曹賊一較高下,至於入川的道路,我等可以再選擇。”龐統看著眼前的戰局,之前和曹軍數戰,都是敗多勝少。

“撤軍吧。”劉備無奈又苦澀的下了撤軍令,臨走時,又遷走了秭歸、西陵等地的百姓。

至於這些百姓的生計,荊南之地還未得到大規模的開,有的是土地供給他們耕種。

見到劉備撤軍之後,曹操原本還想追擊,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北地士卒對江南這邊的水土不服問題又出現了,曹操想起之前的赤壁大戰,只能書率領兵馬後撤,但是依舊留下了李通等人加強荊州防禦。

“子義真的是這麼說的?”車仗內,曹操聽完了郭嘉的敘述。

“明公,在下之見,恐怕子義的目標是關中,關中久歷戰火,雖然明公遷移了不少人口充實,但整體來說,還是沒有恢復生機,關中破敗,既是問題,也是機會。”

“那你說,我要不要給他這個機會?”

“一切都由明公定奪,明公若是不想給,他即便是搶,也拿不到這個機會,若是明公不放心,不如就將子丹等人也充實到關中。”

“哈哈哈,奉孝知我。”曹操聽完,心中大喜,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

“那給子義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呢?”轉念之間,曹操又想到了,應該給夏侯信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才合適。

“太守?”郭嘉喝了一口蜜水。

“此戰的功績可夠?又該封到哪裡?”

“此戰子義設計斬殺了程普,俘虜近3ooo人,推了周瑜大軍,又氣死了周瑜,無論是名望還是功績應當足夠了,只是子義要去的地方還是有爭議的,畢竟是關中,不是冀州。”郭嘉雖然出身穎川,也會考慮穎川人的利益,但是郭嘉本身就是寒門出身,沒有那麼龐大的家族束縛,對他來說,眼下效忠曹操才是最重要的,曹操好了,他郭家才能更好。

無論荀彧還是荀攸,都不過是被荀家所累,更多時候,還要考慮荀家的利益得失,考慮同為穎川人的利益。

畢竟,只有背叛團體的個人,而沒有背叛團體的團體。

“此事問題不大。”曹操想要給夏侯信一個機會,也看看夏侯信是不是真的如同他自己所說的那般,而且也不過是一郡之地,即便有了反覆,也造不成太大的影響。

至於說均田,也不過是在原先屯田上面的升級版,最關鍵還是讓人有所耕,讓這些人能夠穩定在土地上,就是練兵和軍校讓曹操有些忌憚,當初的少年營8oo人,如今活著的,最高的如曹真等人,已經是統領一部兵馬,最低的,也做到了百人將。

“奉孝,他不是一心想要去打下漢中和巴蜀麼?就讓他去雍州那邊守門戶,如何?”曹操想了想,眼下馬的殘餘勢力還在涼州,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反攻關中,就讓夏侯信去那邊試試成色。

“明公英明。”郭嘉說了一句。

當自己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時,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夏侯信即便是再努力,也不過是別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劉備攻打荊州北部的戰爭,最後還是以劉備的失敗告終,曹操率軍回撤,回到了許昌之後,立刻就將此戰獲得軍功的名單上奏。朝堂之上,對於其他人的封賞都沒有問題,唯獨夏侯信的封賞產生了巨大的爭議。

由於之前的詔書存在,曹操將他徵辟為魏公府的屬下就已經讓許多人在私下裡不滿,這次夏侯信的封賞一呈上去,不少人都指責曹操任人唯親,而且用的是夏侯信這等有汙名的人。

“人,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當年之事不提,誰沒有個年少輕狂都時候,想我曹操當年在洛陽和袁紹等人為伍,任俠放蕩,後來任洛陽北部尉,置五色棒,仗殺蹇碩之叔,一時之間,京師斂跡,無敢犯者。如今夏侯信效命疆場,又屢出計謀,不但斬殺了賊將程普,更是氣死了周瑜,實乃天下英才,若僅僅是因為之前的作為就棄而不用,實在是朝廷的損失,另外,賞功罰過,乃是陛下示公正於天下,如今夏侯信立下大功,卻有功不賞,陛下又如何取信於天下,如何讓天下英才為陛下所用?”看著眾多反對的聲音,曹操在朝堂之上據理力爭,說來說去,就是要再給夏侯信一個機會,年輕人麼,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改了就好了。

“這等藐視皇權,肆意殺戮大臣,還當街屠戮了聖人之後,更是和生父多年未有往來,又怎會知曉忠義?大漢是沒人了麼?非要用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還虧得他表字子義,依我之見,該改為不義才是。”朝臣中,還是有心念漢室之人,在曹操決定稱公之後,支援漢室的人比之以往多了那麼一點,尤其是在潁川士族或明或暗的示意和支援下,這種會跳出來的人越的多了。

至於更多的人,則是出來搏一個名聲,但是這些人往往都選錯了目標和方向。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個帽子一旦扣下,夏侯信今後的展也就被鎖定了,甚至這一次的封賞都達不到預期,只是人家父子之間的家事,在這時候就是會成為士人的道德要求和標準。

道德上的完人,一定就有治國理政的能力麼?若真的是如此,那麼當初孔融也不至於被困北海,還要向劉備等人求救了。

但大漢此時的環境就是這樣,舉孝廉,舉孝廉,你對自己的父母不孝,又哪裡會對君父忠心?

一時之間,夏侯信的封賞也就擱置了下來,劉協自然知道曹操的想法,雖然自己不是曹操的對手,但是玉璽大印和詔書的權力還在自己的手中,自己不想給,曹操就沒辦法,誰叫現在還是大漢的天下。

“子義,你就這麼沉得住氣?”徐庶來到了夏侯信的府中,自從搬到了鄴城之後,徐庶就在夏侯信的邊上找了宅院,雖然依舊在鄴城書院邊上,可也沒有介入到書院的任何事情之中,靠著原本曬鹽所得的利益,日子還能過得下去。

“元直,該是我的,那就是我的,該來的,也早晚會來。”自從那一支長簫送給了周瑜,回到了鄴城的夏侯信又讓人找來了竹子,重新做一支長簫,此刻的夏侯信正在給長簫鑽孔。

“你倒是豁達,就不再努力爭取一把?”徐庶看著遠處還在不停練劍的曹叡,出征這段時間以來,徐庶每日裡都會過來教導曹叡,除了練劍以外,明面上就是教授曹叡道家典籍,至於私下裡沒有人的時候,則是傳授兵法,為政之要。

“我怎麼爭取?還覺得眼下的麻煩不夠多麼?多少人都恨不得拿我的人頭儆猴呢。”夏侯信用力的吹去簫洞上的屑末。

“再說了,那邊還靠近涼州,民風彪悍,更是多和羌胡往來,恐怕也沒有那麼好治理。”

之前多多少少的流露出了一些風聲,自己會去雍涼交接的地方任職。

“那還帶著叡兒過去麼?”

“帶,自然是要帶過去的,就連元直你也要一同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太子替身日常

雲閒風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