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千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2章 窩冬準備,三國之夏侯棄子,黑千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年多冬天,夏侯信並沒有如同去年那般任由那些民夫自生自滅,在自己手裡有了充足的糧草之後,夏侯信又讓手底下的學生組織他們看法樹木,堆積柴火和碳。

這些人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子,可總體來說還是集中供暖更加划算,這些民夫因為還沒有各自成家,這一年來的勞作相互之間變得熟悉,對冬季的集中在一起取暖更加能夠接受。

這樣的方法能夠減少整個冬季的柴火消耗,但這個小範圍的社會制度又走向了倒退,更加接近於原始的部落社會制度。

沒辦法,誰讓這些人都是光棍呢?

“今年的冬天,看來不會死那麼多人了。”在巡視完一個營地後,夏侯信說著。

這是一個五百多人的營地,地段位置不是太好,距離水渠有些遠,取水不是很方便。不過冬季的到來,遍地的雪白讓取水變得不是那麼困難,只消出門稍微摟幾把,就能夠取得足夠的積雪。回到了屋中,放到鍋中一煮就是一鍋水。

“李大哥,明年開春後,咱們分出一部分人先挖口井吧,這水渠已經通了,咱們想辦法將水引過來,這今後取用水也方便。”

屯區裡面,一個少年人對青年說著。

“嗯,但從水渠那邊引水不能直接喝,這技術咱們不會,還是要多請教請教那些先生。”

“嗯,最好還是找人看看,這邊是否有地下水,直接挖一口地下水的井,你說呢?阿忽爾。”

這個小隊的人居然是當初逃走的那些人中的一部分,在屯民之亂徹底被平息,官府放出要聚攏流民的訊息後。觀察了天水郡的作為,聽了對於夏侯信和曹叡的傳言,才組織了人前來投靠。

當初一同逃散的人不少,可最終活下來的人不多,許多年老、體弱的在那個冬季死了,活下來的那些人身體更加的強健。

“挖井可以,但咱們這些人裡面沒有懂這個的,要請人來,花費的錢糧不少。還是引渠水過來更方便。”阿忽爾說著自己的想法,這個草原的胡人到現在還不太適應農耕民族的生產方式,更習慣於策馬放牧。但是他回不去草原了,聽說右將軍對草原胡人的打壓極為的頻繁,許多的胡人聽到了夏侯淵來了,無不是瑟瑟抖,那些大人總是用“夏侯淵來了”嚇唬那些孩子。

“不,我還是堅持挖井,從水渠引導水過來不穩定,有地下水的水井,咱們在乾旱時節還能撐一撐。”李姓的男子繼續說著自己的想法。

“可是花費?”其他人也提出這個問題。

百十人的屯區裡面,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這些經歷過了饑荒和戰爭的人對於糧食更加的珍惜,不願意浪費一絲一毫,也捨不得將這些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給別人。

“這點花費不算什麼,最主要的是看到長遠,而且我還覺得,一口井遠遠不夠,咱們以後有機會,還能找個婆娘,到時候再生一堆小崽子,一口水井遠遠不夠的,要挖,就把這水井挖大一點,深一點。”李姓的男子說著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你說我們真的能娶上婆娘麼?”

“就是,婆娘?想的是不是太多了?咱們今年的這些糧食,也僅僅是夠自己吃的。”

“對,官府雖然了土地給我們,可是這田賦卻還是太高了。”

雖然夏侯信分了土地給他們,但抽成很高,官府和屯區四六開,官府四,屯區六。至於那些犯了事接受改造的人?夏侯信將所有的糧食都收了上去,只按照每個人的口糧給這些人分糧食,一月一領取。

如此苛刻的條件,居然也沒有人提出反對。

“此事就這麼定了,聽聞天水郡明年還要招兵,如果參軍的人數達到3o人以上,就可以減少屯裡的一成田賦,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我打算去試試,不知道誰願意跟我一起?”李姓男子說著自己的想法。

讓自己就這麼一直種地,當然不樂意。一輩子種地能有什麼出息?還不如直接參軍,上陣殺敵拿軍功來的實在。

富貴當然是要在險中求的。

“算上我阿忽爾一個,我隨你一起走,也好有個照應。”胡人阿忽爾第一個跳出來,對於老死於田壟之間,自然不樂意。他也不相信,憑藉著自己原本的射術,還不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一上了戰場,又怎麼能輕易的回來?那些軍官將校手拿著刀子在我們的身後逼迫,若是不敢上前,恐怕就會被他們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日狂想者

瘋狂的板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