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獨坐高樓惹塵埃,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整個花滿樓到處都洋溢著一種熱鬧無比的氣氛,從開業至今,似是從未有過如此盛大的場面,來自江都郡的青年才俊,千戶大家,達官顯貴等等,他們都在這江都郡中聲名顯赫,想要親眼目睹這說書的現場。

當他們聽說說書之人是張勉之後,更是在江都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口口相傳下,這花滿樓一下子湧進了不少的人,是平日客流量的數倍還多。

看著這熙熙攘攘的人群,沉魚站在後臺中顯得有些膽怯,她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陣勢。

“我跟你說,你就把他們當作蘿蔔來看,臺下就是一塊地,他們什麼都不懂,哪怕你說錯了,他們也不知道,就按平時我們排練的那樣去說就行了。”張勉對沉魚安慰道。

“嗯。”沉魚照著張勉的話去做,目光朝臺下掃視了一圈,她忽然驚聲道:“少爺,他們真的好像一個個蘿蔔哦!”

張勉搖頭苦笑。

當他順著沉魚的目光也同樣朝臺下看了過去,忽見一人出現在他眼前,讓他不得不注意。

“戶部尚書李衡?”在張勉的記憶中,對這個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陰險狡詐,草菅人命的奸佞之人,他手握大權,背地裡做了不少傷天害理之事。

當張勉向左側視,另一人登時又出現在他眼簾,這人正是當初在清水江中,乘坐竹筏的那位白袍男子,其坐在花滿樓一偏僻之處,獨酌小酒,長飄逸,正對著張勉微微一笑。

張勉也朝他點了點頭。

在這花滿樓中,還有不少的熟人,金成、歐陽嶽、寧玉滿、李庸,以及吳永年都在現場。

張勉上臺之後,先是禮貌性地向他們表示了感謝,然後花滿樓中燈火全部熄滅,在眾人的一片譁然聲中,只有臺上的燭火被點燃,瞬間變得光亮閃爍,周圍全是黑的。

“這傢伙鬼主意就是多。”歐陽嶽見這一幕,哂笑道。

張勉就是想要這樣的效果,利用光影作用,將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臺上,這樣有利於大家聚精會神聽書,不容易被分散注意。

果不其然,這樣做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當全場變黑,只有臺上亮起來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集了過來,全場陡然也變得安靜了下來。

張勉往臺上一站,他先向所有人鞠了一躬,挺直了腰板,然後說:“歡迎各位蒞臨花滿樓,前來為我的話劇場捧場,感謝大家!”

臺下掌聲雷動,每個人面上都充滿了期待,想要一睹這話劇場的精彩。

“好了,話不多說,接下來各位就請欣賞,經典名著《水滸傳》的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張勉說完,馬上就開始進入正題。

“話說大宋仁宗天子在位,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

張勉在臺上聲情並茂地說書,而臺下的人也聽得如痴如醉,彷彿自己已經沉溺於小說世界當中。

當說得興起時,臺下甚至有人跳了起來,瘋魔一般地說:“快將此大蟲捉拿!”當說完之後,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尷尬,乾笑一聲後,這才又坐了下來。

引來全場鬨堂大笑的同時,也有人在思索,為何張勉的說書會如此精彩,竟讓人著了魔似的,不知不覺間說出了一些胡話。

他們恐怕還不知道一個詞叫做代入感,說書精彩的,就能將觀眾帶入到當時的情境中,讓他們一起感受其中的波瀾曲折。

“郎君真是腹中有才,口吐蓮花,竟將話說得如此惟妙惟肖,彷彿置身其中。”吳永年暗暗稱奇,在聽書的過程中,就像是一幅幅生動,清晰的畫面出現在自己眼前。

而跟吳永年有著同樣感受的其他人,跟隨著張勉說書的情境,聚精會神地聆聽著,幾乎連眨眼都沒眨一下。

“想不到二哥還有這一手呢,平時藏著掖著,太不夠意思了。”金成有些抱怨地說,但很快被歐陽嶽給斥責道:“你以為這隨便說呢,讓你上臺去說,你能憋出一個字兒來嗎?”

金成摸著腦袋,嘿嘿地笑了笑。

“大哥,你就別埋汰我了,你也知曉我這水平,連字兒都認不全呢,更不用說上臺去說書了。”

第一回的故事說完,張勉緊接讓沉魚上臺說第二回,他之所以沒有停下來,是因為他看到這些人仍舊意猶未盡的樣子,如果這時候停下來的話,會讓整場的氣氛陡然冷卻下來,他就是要這種熱度,讓他們深深地沉湎於此,只有現在抓住了時機,以後才能讓他們乖乖掏錢買票。

第二回讓沉魚來說,剛上臺,沉魚落落大方,完全看不出她有緊張的樣子,而在說書的過程中也是順手拈來,贏得臺下的陣陣掌聲。

沉魚的表現讓張勉很滿意,這丫頭第一次登臺就能有如此表現,看來她真的很適合做這一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抗日1936

青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