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河源郡的賑災之舉,未明宗在此待了數日,也因此造成了宮中積壓了很多奏摺,文武百官頗有微詞,未明宗收到不下三次的加急書信,其內容皆是催促未明宗返回朝堂言語,剛開始未明宗還是有些不情願,畢竟他難得出宮一次,這才幾日時間,還未待夠,又得回去面對那幫老傢伙。

當第三封加急書信送達時,未明宗就趕緊命人收拾東西,顯得很著急,次日便是乘上馬車,匆匆離開了河源郡,直到後來張勉才知道原來那封書信是歐陽皇后所寫,這其中的道理方才明白過來。

張勉暫時是不會離開河源郡的,因為他在這裡還有事情需要去完成,賑災撥款,放物資,這些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張勉查過河源郡的稅收情況,每年的稅收微薄,幾乎是年年赤字,有時就連官員的薪水都不能如期放,可想而知,如此一窮二白,在面對稍微大一點的災害時,根本沒有絲毫的抵禦之力。

這次的雪災縱然已經熬過去了,若是以後呢,再生諸如洪災,饑荒,蝗災這些常見的災害時,最終受傷害的還是黎明百姓,打鐵還需自身硬,不能在每次遇到災害時,都只想著從朝廷那裡獲得支援,我們自己也要奮圖強,自力更生。

當王漢坐在下面,聽著張勉說著這些話時,只見他兩眼瞪直,一臉的茫然,張勉看他這個反應也可以理解,畢竟他文化水平不高,更談不上什麼領導力,有事找朝廷,沒事就待著,哪裡想到什麼自力更生,奮圖強諸如此類,在這個時代,能吃個飽飯,餓不著,那便是最大的福氣了。

張勉說的這些話是有些太前了,王漢聽不懂啊,聽不懂,就無法理解,無法理解,就不能下達民意,不能下達民意,這工作就開展不起來,所以說,王漢才是最重要的突破口,讓他聽得懂,就是張勉現在需要做的事。

“王郡守,這麼說吧,我說的自力更生,意思就是說,咱們不依靠朝廷,然後帶動咱們河源郡的百姓,一起勞動致富,提高咱們河源郡的人均收入狀況,摘掉貧困的帽子。”張勉已經把話說得簡潔明瞭,如果這樣再不懂的話,他也是沒辦法了。

“張大人,您說的意思我懂,可是該怎麼做呢?”看來這王漢還不算傻,也沒枉費張勉這幾天加班加點給他做的思想工作。

“以工代賑!”張勉微微一笑,說道。

這個概念,別說王漢這個文盲聽不懂,就連很多人可能都不懂,解釋一下吧,所謂的以工代賑,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受災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人,參加工作,獲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朝廷對他們的救濟。

這就厲害了,如果此舉得以實現的話,既能減輕朝廷的負擔,提高當地的收入,還能讓這些百姓有事可做,不至於做一名亂民,懶民,可謂是“一石三鳥”,能將勞動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想法是好的,可已經習慣於朝廷接濟的這些百姓,讓他們重返勞工,必然會遭受許多人的反對,會成為推行這項制度的最大的阻礙,這也是張勉最大的擔憂。

人總是有惰性的,在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未國這操蛋的福利制度,對,你沒看錯,未朝建國百餘年來,除了最初十年外,之後就沒有再實行勞役,抓壯丁,修工程,這是不可能看到的事,未國國君覺得這是暴君才會做的事,他可是一代明君,不僅不能抓壯丁,而且還要給他們好吃好喝,求著你去,給你錢。

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這麼一大批的懶民,什麼都不做,光坐在家裡就有錢拿,只要生活過得去,誰還會費那個力去種田,織布,這就是如今弊端多多的福利制度,所以張勉所提出的以工代賑,想要全面推行開來,簡直就是難於上青天。

“張大人,依微臣之見,此舉恐怕難以推行,不如再想其他辦法吧。”王漢聽了張勉的解釋後,當時就面露難色,他深知河源郡這些人的想法,不會有人聽他的。

“要想改變河源郡的現狀,只能下這一劑猛藥,不然河源郡還是這樣貧窮下去,稻田荒蕪,無人耕種,路面坑窪,行車困難,水利失修,洪澇頻繁,就說這次的雪災,為何如此嚴重,還不就是因為民不作為,方才造成積雪不散,雪崩隨處可見,讓那一千多人命葬其中,難道這個教訓還不夠嗎?!”

張勉的這一番話,說得王漢無力反駁,啞口無言,愕然地怔在那兒。

“該說的話我也都說了,若是你理解的話,便聽我的去做,若是不理解的話,此事與你無關,我自己來。”張勉的話說得很明白,王漢只剩下抉擇,總之,不管他贊不贊成,張勉都會做這事。

沉吟片刻後,王漢抬看向張勉,認真道:“張大人,小的悉聽尊便,一切遵照大人的話去做。”

……………………

次日清晨,河源郡如往常一樣,靜謐的街道,行人寥寥無幾,大多數的人都還沉睡在夢中,而張勉則已經洗漱完畢,捧著書唸誦數遍,這是為了保持未國語言的語感,這很重要。

不一會兒,沉魚將做好的早餐端了出來,白麵饅頭,稀粥,再加上些辣椒醬,這是張勉教會沉魚做的,是用他親自種的辣椒製成,這是剁椒辣醬,因為張勉是無辣不歡,而這種辣醬能將辣味保持得很好,可以說是很純正了。

張勉吃著白麵饅頭就蘸一點辣醬,喝粥時每吃一口,也要舀一點辣醬,吃得別提有多香了。

金成和沉魚兩人吃不了辣醬,所以在張勉每次吃的時候,他倆總會盯著張勉看,見張勉吃得如此香甜,就無比地羨慕。

金成抿了抿嘴唇,看著張勉,好奇問道:“二哥,這辣醬真的這麼好吃嗎?”

“嗯啊,你吃吃看不就知道了?”張勉吃了一大口蘸有辣醬的饅頭,一臉滿足地說,這他孃的才是真的美味,想起之前吃的那些淡出鳥的東西,他就覺得人生白活了,身為一個無辣不歡的人,沒有辣椒的日子那簡直就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摺磨。

如今有了這些辣醬,他別無所求了,哪怕只給他一碗白飯,幾個饅頭,只要有辣醬佐餐,他就能吃得不亦樂乎。

金成笑了笑,想了一下,最終還是退縮地搖了搖頭,他之前是嘗過的,當時辣得他滿臉通紅,口乾舌燥,火急火燎的樣子,這輩子估計都不會忘記,他生於北方,本就吃不慣辣椒,一點辣椒都能讓他辣得鬼哭狼嚎。

“少爺,我想吃一點。”沉魚鼓起勇氣,還是忍不住想要嘗一下,她比金成的情況要好一點,金成是一點辣味都碰不得,沉魚雖然吃得不多,但也能承受一些量的。

“來,想吃就吃一點吧!”張勉把筷子遞給她,“謝少爺。”沉魚對張勉抿嘴一笑,接過筷子,然後夾了一點辣醬塞進饅頭中,粉唇輕啟,露出那潔白皓齒,輕咬一口,只見她面上浮出淺淺一道腮紅,看來這姑娘也被辣到了,不過看起來情況還算不錯,能承受得住。

嚼動幾下後,沉魚喉嚨滾動,便是輕咽而下,臉上的腮紅方才漸漸散去。

“怎麼樣,沒事吧?”張勉關切問道。

“少爺,若是沉魚在這辣醬中加些肉末是不是口感會更好一些呢?”沉魚笑著說。

一秒記住域名m.3qd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