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民生艱辛須勤苦 二,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雨停之時,已經是兩日過後,河源郡幾乎成了一座荒城,那稻田的秧苗被洪水沖刷得一乾二淨,房屋倒塌不計其數,化為一片廢墟,挺拔的大樹也都被連根拔起,傾覆在旁,街道上全是洪水退了之後留下的斑駁黃泥,粘著腳底,寸步難行。

雪災沒過多久,洪災又接踵而來,這一次就算是朝廷也無能為力,之前為了賑濟雪災,花去了數萬銀兩,若干的物資,相當於未國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未國數十郡縣,疆土遼遼,連續為同一郡縣數次撥款賑災,就算未明宗想要答應,文武百官恐怕都不答應。

金鑾殿。

未明宗坐於龍椅,朝堂上,文武百官皆緘口不言,保持著沉默,個個都低著頭,一聲不吭。

未明宗目光掃視眾臣,沉吟片刻後,說:“眾位愛卿,怎麼就不說話了,對於河源郡洪災一事,諸位如何看待?”

文武百官皆為低不語,未明宗有些不耐,於是直接看向侍中司馬德,說:“司馬愛卿,你來說說看,河源郡一事,朕該如何做才是?”

司馬德身為朝廷侍中,是未朝兩世朝臣,位高權重,但卻為人低調,向來謹言慎行,話語不多,但卻字字珠璣,深受未明宗的器重。

當未明宗出言問詢司馬德時,眾臣皆朝他望去,司馬德手持著笏板,從官列中向左跨出一步,微微作揖後,正言道:“回稟陛下,依微臣之見,此事應當從長計議,洪澇之災,是為天災,河源郡短時間裡,兩次天災降臨,說明氣運不佳,聖人道,氣運者,國運也,河源郡之氣運不佳,則關係到未國江山之氣運。”

“依司馬愛卿的意思,這是在說未國氣運不佳?”未明宗忽然站起身來,急聲道。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私底下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陛下,微臣有話要說。”戶部尚書李衡出言道。

“李愛卿請講!”

李衡手持著笏板,從官列中走出,朝未明宗作揖後,說:“依微臣之見,河源郡洪災一事,是為巧合而已,與氣運者並無關聯,先前雪災一事,已撥付白銀數萬兩,物資若干,此次洪災,微臣已是無能為力,再不能撥付庫銀分毫。”

“依李大人所言,這是置河源郡萬千百姓生死於不顧?”司馬德轉看向李衡,冷聲道。

“司馬大人,此事並非在下妄言,而是依國庫狀況,實話實說,若是不信,你大可去問問!”李衡與司馬德兩人忽然就這件事吵了起來。

“行了,別吵了,讓朕靜一靜!”未明宗實在聽不下去,大聲喝止道。

兩人方才停下,雙雙對未明宗作揖。

“退朝吧!”未明宗袖袍一甩,站起身來離去。

……………………

對於朝廷是否撥款賑災,在上疏之後一直杳無音訊,張勉也沒想著就這樣等下去,撥款賑災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實行以工代賑,自力更生,這才是河源郡的展長久之計。

為了讓這些百姓瞭解和懂得什麼是以工代賑,張勉特地花了一天的時間,專門給他們講解什麼叫做以工代賑,然後又用幾天的時間,讓他們理解這個概念。

一開始他們是拒絕的,當他們已經習慣了不用勞動,就能獲得錢財時,想要再接受這種方式就變得很困難,不過這些情況都已經在張勉的意料之中,所以他也對此做好了應對之策。

某日,張勉將河源郡所有的青壯年男子全都集結起來,也不告訴他們集結的目的,讓他們全都站在郡守府外,整個河源郡,所有的青壯年男子加起來有近五千人,剩下的就都是孩子,婦女和老人。

這五千人的青壯年,大多數都是散漫慣了,平日更是好吃懶做,讓他們站著時候,一個個都是東倒西歪,沒個正形,有些本來站得好好的,但一看到其他人站成那樣子,也就跟著學了起來。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就在這時,一道厲喝聲陡然傳出,讓這些人都不禁為之一動,朝著那道厲喝聲傳來之處看了過去。

張勉隨之走出,只見他面色肅然,與平日的他似乎有些不太一樣,除了他之外,跟在他後面的還有三人,分別是歐陽嶽,金成以及寧玉滿,他們也都一臉的嚴肅,揹負著雙手,在張勉停下時,他們也跟著停下,然後跟張勉站成了一排。

“你們看看自己都像什麼樣子!一個個懶懶散散,鬆鬆垮垮,一點男人的樣子都沒有!”張勉指著面前的這些青壯年男子,帶著訓斥的語氣說。

“張大人,我們平日不都是這樣的嗎,你叫我們來這裡究竟有何吩咐,快說完我們好走。”一名年紀約摸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歪著腦袋,抱著雙手,樣子有些不耐地說。

這些人平日對他們沒有任何的約束,所以說起話和做起事來,根本沒有一點敬畏之心,別說對張勉,就連王漢身為河源郡守,他們說話的語氣都是這樣的。

“你叫什麼名字?”張勉指著那名年輕男子問。

“我叫什麼名字與你有何關係?”男子不耐地說,話音剛落,他忽然感覺腹部一痛,然後面色痛苦地捂住肚子,冷汗連連,“我二哥問你話呢,你小子還敢反問回來?”金成揪著他的衣領,對他冷聲說道,很顯然,剛才那一下是金成所為。

被金成這麼一弄,其他人當時一怔,有些呆住了,他們何曾見過身手如此敏捷的人,連這個被稱作河源郡刺兒頭的男子,都毫無反抗之力,其他人更是面色大變。

“三弟,不得無禮!”張勉朝金成瞪了一眼,金成才鬆開了手,張勉說:“我只是想知道你叫什麼名字,何必大動干戈,傷到自己就不好了。”

“小,小的叫羅義。”男子神色慌張,都不敢直面張勉,那種不怒自威的感覺,讓他驚慌失措,說話都變得不利索起來。

“羅義是吧?”張勉跟他握了握手,羅義被握著的手感覺就像是鉗子一般夾住,當時臉色大變,卻不敢吭一聲,那膽怯的樣子別提有多滑稽。

其他人見狀,都心知肚明生了什麼,一下子地,這些原本懶懶散散的人,忽然挺直了腰板,站直了身子,不再鬆鬆垮垮,面上的嬉笑也是戛然而止,轉而變得嚴肅起來。

張勉目光掃視眾人,心中頗感滿意,然後朗聲說道:“今日召集大家來,是有重要事情交代,而這件事情關係到河源郡的興衰,成與敗,就在各位的一念之間。”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便是小聲議論了起來,他們都不知道張勉究竟是要做什麼。

“前幾日,我跟各位說過的,在不久之後,我會在河源郡實行以工代賑之策,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

“如若不記得也沒關係,今日我就是來對此事做好安排,安排如下……”

之後,張勉按照人數來進行分配,歐陽嶽,金成,寧玉滿分別負責水利,農田,房屋各項工程的建設,然後按照每人負責管轄一千五百人來算,將這三項工程分配到每人的手裡,並且從中獲得工錢。

而張勉則是這幾項工程的總督,若是哪項工程出現了困難或是需要調整的,他就負責協調,這就是他的初步想法。

以工代賑,是振興河源郡的唯一方法,若是這個方法得以做好的話,那對整個河源郡的百姓和子孫都是一件大事。

一秒記住域名m.3qdu.co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金枝

吃吃湯圓呀